中国作家库 >> 小说   

石碾的叙说

作者:赵福海 阅读:4 次更新:2025-09-23 举报

【短篇小说】

 

石碾的叙说

/赵福海

 

三十年前那场家访一直像刀子一样割着我的心,不经意之间想起时,就会流血,就会疼痛……现在退休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再看看。就向朋友借了一辆路虎越野车,找有车龄二十年的同学建新与我一起同行。

临行前,我把家里人穿了两三水的衣服整理了一大包,又在超市里购买了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这才匆匆上路。

我们的目的地是孤山崖村。

我是二十八年前离开那里的乡政府到市里市改办工作的,很少下乡,后来在市里又安了家,把父母也接了过去,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过。

这次回老家,去孤山崖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既沉重又有种莫名的期盼。

二十五年前,我曾与小刘联系过,知道他辞职回村了。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的形势这么好,总不能让村子老是那样吧。

一路上,建新一边开着车,一边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可我的心事儿没在聊天上,眼前时不时浮现出三十年前的情景……

 

当年我刚从部队上回来,被分配到乡政府武装部工作。冬季征兵的时候,退伍军人出身的矿管站管理员刘建业很不好意思地找到了我的办公室。

刘建业原名刘碾子,建业这个名字是一个也是农村出身,在部队上干了首长的一个长辈给起的。

他怵立在我的办公桌前,低着头,红着脸,手在口袋里摸了好一阵子,才拿出一包红梅烟,嘘嘘嗦嗦又一阵子,才又把烟拆开,抽出一支,双手递给我。

“小刘,你有事儿?快坐下,咱们是同事,别那么拘谨。”

我见他那样,迅速接了那支烟,立即站起来,走过去,拉他坐在单人沙发上,从茶台上给他倒了杯水。

“俺……我……俺……俺想请您帮忙,让俺弟……去当兵!”他急忙站起双手接过茶杯,放在前面的茶几上。他像扛了一座大山被压得喘不过气似的,最后搓了搓手,咬了下牙,下定了决心,给我说出了这句话。

“嗷,你不是刚当兵回来吗?为啥又让你弟也去当兵?”

“嚯”地笔直站起,双手紧贴两腿军裤裤缝,大声道:“报告赵部长,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

我吓了一跳,瞪了他一眼道:“去,少来!咱们是同事,说实话!”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

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一直红到脖子下边,像大姑娘出嫁时的红盖头。嗫嗫嚅嚅地坐下,犹犹豫豫地说道:“俺,俺村您去过吗?”

“你是……?”

“孤山崖村的。”

我愣了一下神,道:“我听说过,但还没来得及去。”那是乡政府最偏远的一个村子,也是一个最贫困的村子。

他低着头,拿起茶几上的水,喝了一口,脸上和脖子上的红光渐渐消去。他语气严肃而沉重,慢慢地说道:“俺们全村五十七户人家,一百九十一口人,单单二十岁到四十岁的光棍男人就有五十四个,能成家的也基本都是换亲。”

我听了十分震惊,在他身边的另一个单人沙发上坐下,没有打断他的话,听他继续说道:“俺们村距乡镇三十多里地,一条在大山里沿明白河而上的进村蚰蜒小路,把镇子与村子相连。来街上赶集,早上四五点天还漆黑一片就得在家匆匆忙忙地走,半晌午才能来到街上,匆急慌忙办完事儿,又得急匆匆地往家赶,到了家里已经是月上高山后半夜的时候了。俺们村的人,没啥关紧事儿,年儿半载也不下山。俺村的关大娘,九十多岁了,解放初期迎接解放军进镇来镇子上一回,改革开放初期镇子上唱大戏来镇子上一回,前几天没了。

他的叙述,语音很低,很沉重,并且是越来越低,就像装满了千斤铅块一样,字字句句砸在我的心上:“那年,俺姐嫁给了本村的孟石头。说好了,要他妹子菜花长成大人嫁给俺。后来俺俩都是初中毕业,她有了思想,说啥不同意。俺爹俺娘和她爹她娘就逼她,不料想……她想不开跳崖了……”

我的脸早已经变得沉重无比,心也像被碾压成了铅饼。我把刘建业给的那只烟点燃,深深地抽了口,吐出浓浓的烟雾。继续听他说:“那年冬季征兵,俺积极报了名。俺村就俺是最高学历,俺就被批准入伍了。正是因为俺当兵了,才在外边找了个媳妇,也有了在乡政府当临时工的机会。所以,俺想要俺弟也去当兵,起码他也能说个媳妇吧。”

听完他的叙述,我再次深深抽两口烟,把烟雾吐出长长一条粗细不一的线,郑重对他说道:“行,只要他身体合格、文化合格、政治合格,没问题!”

刘建业一听,激动地“嚯”地又笔直站了起来,双手紧贴军裤裤缝大声道:“报告赵部长,俺弟身体很棒,秋收往家挑玉米穗,一百五十斤的担子,二里地不歇歇儿。俺弟高中毕业考上了重点大学,因俺那里的情况那样没能去,他是俺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政治表现,他在学校时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干部,高中期间还是团支部书记。报告完毕!”

我伸出双手,拉住刘建业的双手,感动地说:“好,好,好!要他报名吧,体检、政审、家访之后,若无问题,我第一个要他去当兵!”

 

刘建业的兄弟刘伟业,原名刘碾盘,上初中时,他自己又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刘伟业不负众望,征兵报名后,体检和政审都合格。可他们村长家的孩子初中毕业,也报了名,体检和政审合格,村里就一个参军指标,两家因此事争了起来,还差点打起来。

正好,接兵的两位同志来了,要家访,我又没去过孤山崖村,就决定亲自带接兵的两位同志一起去孤山崖村家访。

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住、穿、行、用,天差地别。就说市里到县里这条一百八十多公里的路吧,改革开放初期是一条两车宽的沙石土路,或在山谷河边穿行,或在山腰上穿来绕去,事故多发,行驶艰难。尤其是下雨天和下雪天,不是被雨水冲毁泥石流截断,就是道路冰坚雪滑很容易出事故。如今,就家乡这个县,不仅原来的沙石公路变成了柏油快速通道,还有三四条高速公路从县域通过。最令我吃惊的是,进入孤山崖村后,一条四车道的宽敞油路直入村中,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大门前。一路上太阳能路灯杆就像士兵一样笔直地站列道路两边,道路的外沿还有钢铁护栏,路两边鲜花姹紫嫣红分外艳丽,在微风里摇摇摆摆,像是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时不时还有大小车辆和旅游团队从我们身边穿插而过。

记得当年来家访,道路只有一车宽,坑坑洼洼,坎坎坷坷。路两边长满了野草,大部分的地方还是在悬崖路上行驶,那摇摇欲坠的样子,那奇峰回转的常态,让我们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喉咙眼里。那天还下了一场雨,在距离村子两公里的地方,车深陷到了泥潭中,怎么也走不出去。

“小刘,要不你回村里叫人来帮忙吧。”我无奈地安排道。

“中,对不起。”为了推车和在车轮下垫石块,轮胎飞起的泥水把刘建业的衣服全都弄脏了。他羞愧而又自卑地应了声,立刻向村子里跑去。

一个小时后,刘建业领着村干部和两个要参军的孩子家属,赶了过来。刘建业为了及早把人找到带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站在路边弯着腰,两手摁着两个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红彤彤的脸上,汗珠子都吧嗒吧嗒往地上掉。他刚把气喘势,就立刻组织人一边用绳子在前边拖车,一边在车子后边推车,司机这才把车开到了村子边上。

这里之所以叫孤山崖村,是村子安在周围环山的似乎中间孤立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高悬崖上的村子。村子东边五六丈宽的崖豁上,一挂两丈宽的瀑布,在茫茫云雾中,在绿树丛中,在红的黄的粉的白的紫的山野花中跌落下来,汇入明白河中,既壮观又美丽。周围的山也是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非常突兀。我们沿着北面的石阶、罅洞攀石崖铁链而上,出了一身大汗,这才上到石崖上,来到村子里。原来孤山崖村的西边大山与孤山崖村相连,只是它的北、西、南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一些常青类灌木和生命力极强的杂草参差期间,点缀着很有层次感的斑驳沧桑石崖。

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土房子蓝瓦顶,只有很个别人家是用石块垒砌起来的房子。几乎家家的蓝瓦顶上,由于岁月的原因,长满了瓦松和狗尾巴草。在这些房子中间,还有一些灰白色的茅草房。四季的风霜雪雨把那些土墙侵蚀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多还裂着长长的缝。这些人家没有院墙,院子里的地面上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一些碎石散落其间。只有村长家和刘建业家院子里没有长杂草,收拾得干干净净。

从村长嘴里得知,那挂瀑布水弯弯曲曲穿村而过,是从后边(东边)大山的石洞里流出来的。石洞非常高大,也不知有多深,里面长满了奇奇怪怪的钟乳石。

因为时间原因,加上我们是来家访并解决两个孩子谁去当兵的问题,没再查看村子里的其他情况。

我和两名接兵同志先去了村长家,刘建业随着他的父亲和兄弟回了家等着。看得出他们家只有村长的衣服和那个准备参军的孩子衣服干净整齐些,也都是乡政府民政上救济的衣服。而村长的妻子和女儿衣服破破烂烂的,头发也非常凌乱。可能是怯生的原因吧,两个女人躲在后屋里,村长喊了几遍才出来坐在堂屋的木凳上,羞羞答答地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李村长,虽然你们村验兵验上了两个,都符合条件,但你们村只有一个指标,相应来说,刘树溪条件更好一些,为啥要争啊?”大家都坐下后,我接了一支村长递的烟,没抽,发问道。

“俺是村长,就得让俺家孩子去!若不叫,俺这村长也不干了,丢人!”村长黑风着脸道。

一听就知道村长是个憨厚朴实的直性子人。我尴尬地笑了笑又问道:“不光是这个原因吧?”

村长也发现他的态度有点过了,渐渐脸色缓了过来,点燃旱烟袋里的自种烟,抽了一口说道:“俺家闺女小,才六七岁,没法给孩子换亲。不去当兵,孩子这辈子都难说上媳妇了……再说,村里的闺女这些年大部分都飞出去了。外村的,咱这儿的情况,谁愿来呀!”

我不解地又问:“可孩子当兵与你当村干部有啥关系?”

村长抬起头道:“就俺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谁稀罕干村干部?俺是村里唯一的党员,俺得成个头啊。但俺就这一个男娃子,俺家就这一件大事儿,不让俺去,俺是村干部,丢不起那人!”

我又问:“可去拖车的时候,我见不是还有其他村干部吗?”

村长耿着脖子说:“那是村里没人干,俺硬拉着几个侄儿来村里帮俺。”

 

到了刘建业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震惊了。

院子里有一盘石碾,刘伟业在艰难地推着碾子碾稻谷。那稻谷少得可怜,仅在碾子下的碾盘上薄薄摊了一层。他的母亲身高大约四尺左右,脊背突兀地从那破烂的蓝色外衣里凸显出来,她的双脚脚后根向上提着,她的双手高高地举着贴在儿子的屁股上,用力地向前推着。刘伟业的父亲衣服露着棉絮蹲在山墙根,宰了一只老母鸡,正在拔热水盆里的母鸡鸡毛。刘建业在灶房门口水盆里洗着青菜,时而看看灶房里灶膛的火旺不旺。

刘建业与父亲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爹,咱家就那么一点稻谷全碾了?”

“全碾!”

“就那一只母鸡也杀了?”

“杀!”

“可伟业要是去不了咋办?”

他父亲停下手里的活,愣了愣神儿,舒了口气道:“就凭部队让你去当兵,值!”说完,又拔起鸡毛。

听了他们父子的话,再听听那碾子“吱吱呀呀”的声音,盯着院子里的这一情景,我的心在滴血,我的心在疼痛。

我和两位接兵的同志没有进院子,退到一座土房子的墙角,三人商量了起来。

我先问道:“魏排长,你看他们村就是这么个特殊情况,你看能不能要这两个孩子都去呀?”

魏排长说:“是挺特殊的,可增加指标我决定不了呀,这得回县人武部向我们的接兵团长汇报,看他同意不同意。”

我又问接兵的卫生员:“小张,你的意见呢?”

小张点点头说:“排长说得对,得听团长的。”

我决定道:“那这样,咱们形成一致意见,一起到县上向你们团长汇报,争取两个孩子一齐入伍!”

“行!”他俩异口同声道。

那个中午,我们在小刘家吃了饭。我把我身上仅有的五十元钱拿了出来。接兵的两位同志明白了我的意思,也把他们身上的钱拿来出来,我们悄悄把钱压到小刘家堂屋的一本书里,离开了他们家。

我们那天就赶到了县人武部,接兵团长听了我们三个人的意见,当场拍板:两个孩子都入伍!

 

我和建新赶到孤山崖村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我傻眼了。

没想到,孤山崖村被开发成旅游景区了——孤山崖5A景区!

在当年我们停车的地方,明白河两岸古树参天的林子里,在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原貌的情况下,是一座座小桥流水人家,那别致的小桥,或木制,或石拱,或铁索悬,那人家均是三层的别致新颖带院楼房,或欧式,或式,或现代中式,掩映在沧桑古树绿茵里,花团锦锈,廊宛转,曲径通幽。没有统一的停车场,但却整齐划一地停放在一棵棵古树下的旱莲苑边和莲花红鱼的一个个小池塘旁。孤山崖飞瀑两边和南北两边各有两挂钢化玻璃安装成的电梯直通崖顶,期间还有各一副崖壁回转悬梯直达崖顶。

崖顶的原村庄风貌仍然保存,但已被涂白、加固、美化、亮化。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石子路纵横交错在绿草丛、绿树丛、百花丛中,还有各种各样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环绕在明白河两岸。这里游人如织,或漂流,或闲散漫步,或到后山的山洞里去观看那千年等一回的各种钟乳石奇观。能把平民百姓那个时期的村庄风貌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这点我很佩服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的远见卓识。它具象地记录了一段历史时期最底层百姓生活真实状况,其文化内涵不言而喻。前后对比,苦难生活与美好生活更加凸显,人们对盛世发展及美好前景更加憧憬,人们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也就油然而生。

刘建业和他的兄弟刘伟业接见了我们,还把他们的媳妇和孩子全招了过来与我们一一见面。他们一个是景区的董事长,一个是景区的总经理。他们的着装是景区的标准服装,而他们的妻子儿女各个穿的花枝招展。

“没想到当年你会回来开发景区,并且干得这么好!”我和建新坐在他们豪华的办公室里的豪华沙发上,我喝了口大茶几上茶杯里的龙井茶,感慨道。

“在乡政府是临时工,也没啥大出息。再说,俺们村就是个大聚宝盆,俺为啥不回来好好利用一下?正好两年后弟弟退伍回来了,他的妻子就是旅游专业毕业,我们就一起携手发展我们的村子。”刘建业微笑着对我说,他的身上早已经没有了那种自卑感,身上充满了自信和阳刚。

“头三脚难踢吧?”我笑着问。

刘建业苦笑着点点头道:“是啊,开始经济上太困难,考察线路的时候,我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幸好落在水里,又抢救及时,这才捡回一条命。后来,省国资委以入股的形式扶持我们,他们投资钱,我们投资地盘和人,这才有了今天这样个盛况

“村里的群众现在咋样?”这是我此来最关心的问题。

刘建业微笑着说:“你都看到了。当年停车那里的各式各样别墅区,既是他们的安置房,也是一处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民宿,各大中小城市的人们,每到节假日会有很多人来这里休闲居宿,他们人人可都是小富豪!”

听到这里,看到这喜人的情景,我没敢再把我家里准备的衣物拿出来,只把购买的米面油等食物拿了出来。

刘建业笑呵呵地拉住我的手说:“哎呀,赵部长,当年你和接兵首长们留下的钱,俺们还没有还您呢。”

我摆了一下手说道:“别提了,那只是一点心意。”我忽然又想到了那盘碾子,接着问道:“你家那盘碾子呢?”

刘建业道:“还在原地保存着。”

“走,咱们去看看。”

我首先走出他们的办公室。建新和刘建业、刘伟业一起跟着我们来到他们的老院子。看到那盘历经风雨的碾子,我身不由己地走了过去,推起了碾子。那碾子“吱吱呀呀”地鸣叫声,似乎在叙说着孤山崖村的昨天和今天。

5883字)

 

 

2025826日星期二傍晚于野森书屋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