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草人札记·F教篇-19则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6 次更新:2025-11-19 举报

草人札记·F教篇-19则

四念处

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又称四念住”(住,安住意思,可作“坚持或树立”理解),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四念处观修法”。此法旨在通过“观不净是苦无常无我”的,培养正念智慧。因为我们常有四种颠倒的错误见解,即“缘身执净、缘受执乐、缘心执常、缘法执我”,修行必须消除这些错误的见解。

一、身念处”(即观身不净):它是修“观身不净”的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通过观察身体内外不净现象,破除对身的贪爱与执着,以达到消解烦恼,提升定慧的修行目标。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它是修观受是苦”的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六根接触六尘时产生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最终仍然离不开苦要认识到生老病死的根本苦和乐受的生灭也要认识到不苦不乐本质苦,从而破除对愉悦感受的贪恋,这样就不会被境界所转。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它是修无常”的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虽是生命的本质,但也是因缘和合所成,即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会坏灭的,而心的现象更是念念生灭,从而认识到心念瞬息万变性和无恒常主体性,让心念远离执常妄见。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它是修“观法无我”的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相互依存,如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失调,五蕴离散,生命随即死亡。佛教称这个五蕴的“我”是假我,不能妄执为我。如妄执为我,便有种种烦恼发生,所以我们必须以“观法无我”的慧力,来破除我执,以无常、苦、无我等慧力看穿一切现象证悟诸法空性

上一篇: 七绝•节奏

下一篇: 草人札记·F教篇-20则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