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今年的重阳不一样!

作者:胡遵远 阅读:38 次更新:2025-11-07 举报

今年的重阳节与往年不一样,过得很特殊、很有意义!

人过60之后,有时候的心理活动就像小孩一样。古话说: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退休以后,我对重阳节越发重视起来!因为,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也和很多老年朋友一样,希望能够在这一天里收到更多的节日问候和节日祝福。

1029日,今年的重阳节这天,我很荣幸地应邀到省城参加“《江淮文史》办刊工作座谈会”,并且让我在会上发个言。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老同志,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会议,我感到十分激动、非常高兴。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自2017年有缘结识《江淮文史》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能在《江淮文史》上发表1--2文章。更重要的是,经过《江淮文史》编辑部老师的精心指导、热情帮助,我增强了撰稿信心、提高了写作水平、摘取了丰硕成果。近10年,我平均每年都能在《人民政协报》《中国国防报》《团结报》《党史纵览》以及广西省政协主办的《文史春秋》、湖南省政协主办的《文史博览》等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文史类作品100多篇。多年来,对长期关心我、指导我的《江淮文史》的各位领导、各位编辑一直是心存感激,这次终于有机会见到大家、当面向大家道一声“谢谢”了!因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曾经长期担任金寨县政协委员、文史委主任,也是六安市第4届、第5届政协委员,对政协机关很有感情、对政协工作十分眷念。但是,作为一名基层的老政协委员,我还是第一次走进省政协的会议室,因此,我更感到十分激动、非常荣兴。

听了《江淮文史》的办刊情况介绍和专家们的发言,我认为:《江淮文史》的办刊思想正确、工作思路清晰、栏目设置科学、内容把关严格,语言流畅、文字生动、装帧精美、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统战性、艺术性,感染力强、影响力大,深受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如何进一步办好《江淮文史》呢?我从作者、读者的双重角度,冒昧地提了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联系机制,共谱发展新篇。建议编辑部组建骨干作者队伍,通过建立微信群、召开类似的座谈会、培训会、交流会、研讨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及时地向骨干作者通报工作计划、重点选题、采编要求,帮助大家提升素质、增强本领,让大家变“摸着石头过河”为“看着石头过河”,减少选材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撰稿的针对性、命中率,这样对作者、对编辑都有好处,如此双向发力、必将事半功倍。还可以定期评选优秀作者,并给予精神奖励,进一步增强大家投稿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

二是拓展工作空间,丰富文史内容。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江淮文史》是安徽省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理所应当坚持“三性”和“三亲”原则(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亲历、亲见、亲闻),但是,时至今日,文史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死搬教条”“墨守成规”。我认为,强调“三亲”,主要是为了保证文史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党史、军史中挖掘的资料、有权威出处的资料,应该都可以利用。其实,《江淮文史》已经这样做了,只是希望编辑部能够坚定信心、加大力度,不断拓展工作空间、进一步丰富文史内容。

三是着力做大特色,打造精品名刊。立足安徽实际、苗准文史定位,组织广大作者深入挖掘安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中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鼓励大家精心撰写“三亲”文章,着力培育烽火岁月、往事漫忆、沧桑纪实、史海钩沉、政协故事、人物述林、艺苑春秋、文物古迹、徽风皖韵等特色栏目,不断推出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染力、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巨作,努力让《江淮文史》成为安徽报刊百花丛中最绚丽的花朵、全国文史类报刊巨阵中最璀璨的星星!衷心祝愿《江淮文史》越办越好!越办越出彩!

我的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最后,省政协领导专门就高质量办好《江淮文史》、着力推动《江淮文史》转型发展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参加这个座谈会,让我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思维,学到了很多知识、受到了很大启发,对我今后的写作大有好处!

因此,我觉得今年的重阳不一样!有收获、有意义!远远超过一般性的节日问候和节日祝福!

  

作者:胡遵远,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