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决定人生之路
一次偶然决定人生之路
(图文/闫应科)
成长源于历练!在五三一医院政治处工作的三年半时光里,我有幸在王启湘副政委和莫中全主任的悉心指导下,全面参与了组织、干部、文化、宣传、群众、保卫等多项工作,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在岗位上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更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意义。
如今,夹皮沟院址已荒废停用,地下坑道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永久封闭。在此,我愿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某日,坑道西口的门锁竟遭撬动,我与金厂派出所赵所长闻讯赶赴现场,从西口深入,自东口而出,对每一间房室都进行了缜密勘察。据我记忆所及,现将内部格局详述如下:
地下坑道医院,实为战时防护与医疗功能完美融合的地下建筑杰作,其结构设计精妙绝伦,既兼顾隐蔽性,又凸显功能性。以下是对典型坑道医院特征的系统性描述:
整体布局
入口与通道:西口通常设有消波室与滤毒通风装置,以抵御冲击波与有毒物质的侵袭。主通道呈蜿蜒分支状,连接主坑道与支坑道,形成迷宫式结构,极大提升了防护效能。
功能分区
医疗区:涵盖手术室(配备无影灯、麻醉机等基础设备)、病房(分为普通病区与重症监护区)、药房及检验科。
辅助区:设有动力间(负责供电)、贮水库、厨房及厕所等生活保障设施。
指挥与办公区:包括电台间、办公室及休息室。
科室配置:各专科区域沿通道分布,如内科、外科、传染科、妇产科,及辅诊科室等。地上有的,地下全有。部分坑道医院还设有放射科(需特殊防护)和消毒供应中心。
特殊设计防护措施:东口出口处可能设置洗消间,用于人员及设备的消毒处理。
环境控制:通过层流技术或通风系统维持内部空气质量,部分手术室甚至能达到百级洁净标准。
配合破案后,赵所长曾劝我转业,担任他的教导员。然而,我选择了回归盘锦农场,躬耕于土地。由于我的老团队源自公安军,那份深厚的情结驱使我在转业时毅然选择了公安之路。(图为本文作者从坑道东口出来后在后山留影)
医务处遇秀霞附言:@不忘初心(闫应科)坑道基本情况介绍的挺祥细。医务处每年都要对坑道内的医疗器械进行保养、检查与维修工作,对于出现锈蚀的器械会进行擦拭清洗,而损坏的器械则会及时更换。
医院与夹皮沟小学的不解之缘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常年驻守在大山深处,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他们就是解放军531医院的官兵们。然而,在这片偏远而艰苦的土地上,官兵们面临着诸多生活难题,其中子女就学问题尤为突出。
大山深处的困境:官兵子女就学难。医院坐落于大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周边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官兵们长期坚守岗位,为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他们无暇顾及家庭,尤其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眼看着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因为附近没有合适的学校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官兵们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政治处的担当:多方协调解难题。院领导深知,解决随军家属子女就学问题,是稳定军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于是,他们派出专人,前往就近的夹皮沟小学校联系。夹皮沟小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当地却有着良好的口碑。学校领导在了解官兵们的困难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全力配合,解决全院家属子女就学困难。
“军人为国家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学校有责任为他们的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夹皮沟小学校长坚定地说道。在学校的积极安排下,部队子女被安排到了重点班,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除了解决就学问题,医院政治处还派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为部队子女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辅导员大多是部队的优秀官兵,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动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夹皮沟小学校对部队子女的重视程度超出想象,学校不仅将他们安排到重点班,还为他们配备了最优秀的教师团队。老师们针对部队子女的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这些孩子来自军人家庭,他们身上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和耐心,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一位班主任老师说道。在学校的精心培养下,部队子女们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部队子女们也深知,自己的父母为了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学校和部队也为了他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于是,他们发奋图强,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他们刻苦钻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部队子女的不懈努力下,先后有多人考入了解放军西安技术学院、武汉指挥学院等军事院校,还有的考入地方高等院校。尤其是这些军事院校是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够考入这些院校,是部队子女们对学校和部队最好的回报。
从军事院校毕业后,有些部队子女选择回到部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凭借着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在部队中培养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很快就在部队中崭露头角。
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火箭军导弹旅的领导和骨干力量。他们带领着部队官兵,日夜坚守在导弹发射阵地,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默默奉献着。每当看到一枚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他们心中都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解放军531医院与夹皮沟小学校之间的这场教育接力,不仅解决了官兵子女的就学难题,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这场接力,是爱与责任的传递,是奉献与成长的交融。它让人们看到了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在祖国的强军之路上,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
这场教育接力自1975年一直继续到1992年,该医院搬迁进驻通化市内……(图为医院政治处带领校外辅导员与学校开展军民共建联谊活动)
上一篇: 在老家过年
下一篇: 把脚下的寒,踩得嘎嘎响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