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将至(组诗)
大雨将至(组诗)
作者施泽会
大雨将至
天空黑压压的一大片,鹤湖新居人头攒动
霎时,雨水从天际落下,天井里的雨滴
被长枪短炮记录,美女主持的声音
把场景渲染更加热烈,围屋里风调雨顺
许多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指画专家
在畅谈非遗文化,是否断代,是否绝迹
我被主持人抽上台,头戴麒麟使劲摇晃
八十一岁麒麟传承人,动作娴熟,掌声雷动
宛若十八岁的少年,在跳动麒麟舞
台下一片喝彩,风雨和着掌声不停
我安静地听老人讲解客家经典语言
可是我知识肤浅,对客家语言无法释怀
外面的广场,雨点在池塘里跳跃
屋内穿来穿去的欲望都在滚动
屏幕上的龙岗非遗奇遇记闪烁金光
夜幕合围,雨点终于停止
古井,像一个生动的词语
我来到围屋古井旁,查看古井水面
清朝开凿的古井延续至今
清泉从地下冒出,滋润了客家乡愁
井水煮熟的晚餐,正在推杯换盏
古井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水质清澈
养育了几十代客家儿女,身体健康
寿星辈出,英雄辈出,人心凝聚
古井的格局庞大,时间久远
古井上的月光与古屋交织重叠
把无声的词条变成了有声的词条
龙岗龙舟
龙岗龙舟,像一个沉思者
在历史的非遗里漫步
而时钟在抵达智慧的记忆
我们热衷于非遗画面的勾勒
龙舟上的鼓点,爱情
把错过的行动,晚点刻在时间的边缘
去打捞一个水手的故事
那条搁浅的龙舟在屋内
力求摆脱时间的束缚
渴望去到江海乘风破浪
鹤湖新居榨油坊
我来到榨油坊,仿佛听见号子声声
铁锤与木头撞击的声音,超越时空
古老、悠远、恢弘、流畅、震撼
一曲曲歌谣传出丰收的喜悦
我不否认,夜是被蟋蟀发现的
榨油匠一个整夜都在撞击
仿佛在诵读唐诗宋词
一片油菜叶滴落,一朵油菜花盛开
一粒花米出土,一滴香油溢出
在古老的月光里,分享人生爱恋
鹤湖新居婚床
客家人的婚床,在夜的尽头
我站在婚床前,凝视良久
这样的时光,是谁创造的奇迹
红色的被褥,红色的床沿
红色的花朵,红色的心
新郎新娘,在良宵的夜晚
早已忘记时间的下沉,新婚燕尔
不知不觉,在养育一群客家儿女
新郎牵着新良的手,成了夜晚的佳话
鹤湖新居风车
我站在风车的边缘,把风车风貌看尽
风车上的乡愁,用明亮的句子
拉近了我对故乡的距离,我家的风车
与鹤湖新居的风车一模一样
我的父母用风车车着月亮,车着太阳
车着古老的生活,梦中的老屋清晰可见
每一架风车都记录着永恒,记录着心事
记录着爱情和婚姻家庭,记录着幸福与痛苦
斑驳的风车身影,雕塑了时间的意义
不知道鹤湖新居的风车什么时候才会闹腾
鹤湖新居的水车
两个人配合得相当默契
两个人用力一蹬水车
水车的车轱辘连续翻滚
水从水箱里源源不断流出
滋润了干渴已久的稻田
滋润了干渴已久的相思
我的父母也是水车高手
用汗水浇灌稻田的秧苗
用智慧哺育人间的荒凉
鹤湖新居的水车缄默不语
我不知道用什么给予解读
客家豆腐
我想知道客家豆腐的酿制过程
那古老的石磨,用力推磨摇磨
摇得月缺月圆,推得山高水远
精密的制作,精益求精的技巧
把客家豆腐传承至今,味道鲜美
口感落入肠胃,点赞声不绝
手指间的世界无人知晓
黑暗的声音在屋内缠绕
灯光的悲怜,彰显骨头的声音
龙岗麒麟舞
龙岗麒麟舞,非遗传承人刘氏
拿起麒麟,让一个个参观者
用手抚摸麒麟,近距离接触麒麟
仿佛在轻吻恋人,在紧紧拥抱麒麟
他们用心记录几百年跳动的生命
麒麟的眼睛,专注于时间的苍老
岁月的无痕,在曙光来临之前
一起舞蹈的青春,梦里喊过你的名字
心事被麒麟新衣染红,我在屋里
静静欣赏一个巨人跳跃的麒麟舞姿
耕牛
一头耕牛模型站在我的面前,万亩良田
被耕牛耕耘,农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
在大雨弥漫的山水之间,把生命根植在田野里
我的父亲也躬耕田地,一滴汗水,一滴泪水
把种子浸泡,把生命延续,把日子烘烤
耕牛的生命就是庄稼人的生命,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从不抱怨,从不牢骚
直到生命垂危,耕牛被用白晃晃的尖刀
刺破喉管,结束自己悲哀的一生
无需解释,无限留恋,无需记录疼痛和永恒
鹤湖新居的池塘
夜幕降临,我被保安请出了围屋
围屋外的广场灯光霓虹,星光点点
池塘的水碧波荡漾,古树倒映
水鸟展开翅膀,丰富的想象
在迷恋谁的倩影,我沿着池塘边行走
心里的图画在飞翔,一直飞到了天空
抗战精神在我脑子里回旋升腾
八十年前,鹤湖新居遭遇了
日本侵略者焚烧,屋楼损坏
残垣断壁,燃起的浓烟硝烟弥漫
屋内的客家儿女早已转移
之后客家儿女团结抗战,
与日本侵略者搏斗,舍生忘死
艰苦卓绝,保护了鹤湖新居
白天池塘的阳光,仿佛梦里的表象
不想打碎心中完美的图画
当月光爬上池塘边的树梢
我希望看到鹤湖新居熟睡的影子
行跪拜礼
客家儿女,对自己的长辈
必须行跪拜礼,传承家风家教
稽首、顿首、空首,祭祀、嫁娶、春节
祝寿、丧葬等活动中,跪拜礼缺一不可
客家人的跪拜礼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
先秦时期,体现了慎终追远的家风伦理
现代社会,行跪拜礼仪式已经简化
标志文化认同,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在我的心里,宛如看见了几千年上万年
客家人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影子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
在鹤湖新居的围屋里,我静静地默读
一幅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图画
吸引了我的思想和眼球,时间进入到八十年前
在抗日战争中,曾生表现了非凡的领导能力
东江纵队发展壮大,是华南地区抗日的中坚力量
忠心为国,廉洁自律,家风家教传承
曾氏祖训“孝恕忠信”,在曾生心里传颂
时间漫过了无数腥风血雨的夜晚
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真理
忘我斗争,奔赴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
忘记生死,忘记时间,忘记物我
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