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八里河东山小卖部(小小说)

作者:施泽会 阅读:47 次更新:2025-09-01 举报

八里河东山小卖部(小小说)

作者  施泽会

八里河东山的风总带着血腥味火药味铁锈味。王建国蹲在小卖部前的青石板上,用砂纸打磨步枪枪托的裂纹,竹篱笆外的野杜鹃开得正艳,恍惚间竟和几十年前妻子绣的红枕套重叠在一起。这间依山凿建的石木结构小卖部,是1984年部队换防时留下的,如今成了边境线上唯一的补给点。货架第三层永远摆着排满弹孔的搪瓷缸,那是老班长牺牲前用来泡菊花茶的。

"王大爷,来两包压缩饼干!"背着巡逻包的列兵陈阳掀开门帘,防刺鞋的泥点在门槛积成小小的泥丘。货架最底层的防潮箱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七个写着名字的铁盒,最新那个贴着"陈阳 2024.3.12"的字条——那是新兵第一次来买巧克力时留下的。

小卖部的铁皮柜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痕,最深的一道是1990年冬天李排长留下的。当时大雪封山,他带着三名战士在这儿守了七天七夜,用刺刀在柜门上划下"界碑永固"四个歪歪扭扭的字。现在那把56式刺刀挂在房梁上,刀刃上的缺口还留着当年劈开冻土豆的痕迹。

墙角的老式收音机总在清晨六点响起《新闻联播》片头曲,这是王建国雷打不动的习惯。去年山洪冲毁电线时,他点着马灯听完了整段播报。货架第二层的罐头排列得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从红烧猪肉到什锦水果,生产日期横跨了整整十年。最老的那罐午餐肉,标签已经泛黄发脆,罐身上"赠给最可爱的人"的字样却依然清晰。

陈阳发现王大爷总在傍晚擦拭那个褪色的蓝布包。有次趁着老人去后山拾柴,他偷偷拉开拉链,里面整齐叠着套褪色的旧式军装,领口别着枚等功奖章。布包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穿军装的年轻人搂着梳麻花辫的姑娘,背景正是这间小卖部——只是那时的屋顶还铺着茅草。

"那是我家秀兰。"王建国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198455八里河东山战斗时,她给哨所送干粮时......"老人突然转身从货架取下包山楂片,"这是她最爱吃的,现在的娃娃都嫌酸。"陈阳捏起一片放进嘴里,酸涩的味道刺得鼻腔发酸,却在舌尖留下一丝清甜。

今年清明,王建国在小卖部后山坡新立了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秀兰之墓"。陈阳帮着挖坑时,铁锹碰到硬物——是个锈迹斑斑的罐头盒,里面整齐码着四十三封信,信封上的字迹从娟秀到潦草,最后停留在1984712日。

"其实她不用来的。"老人把信一封封塞进铁盒,"那天她一定要去送弹药,送干粮,她说前线战士的炮弹子弹不够了,她要尽一个本地姑娘的责任。当敌人的炮弹袭来时,前面一位新战士在向她招手,让她马上卧倒,已经来不及了,炮弹就落在她的身边,她被弹片击中了腹部,新战士匍匐着给她包扎,立即把她抬下山精心治疗抢救,结果她还是……"陈阳突然注意到,小卖部的每块窗玻璃都贴着小小的红五角星,在夕阳下闪着温暖的光。远处界碑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这间石木结构的小屋,却像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在群山间亮起温暖的光。

夜幕降临时,陈阳在巡逻日志上写道:"八里河东山小卖部,坐标365,海拔1243米。今日物资储备:压缩饼干23箱,罐头57盒,山楂片12包,守界人1名。"他合上本子时,听见王大爷在哼一首老歌,旋律在寂静的山谷里飘得很远,和十年前的风一起,穿过时光的隧道,在星空下轻轻回响。

 

 

上一篇: 胜利~

下一篇: 和早诗问候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