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叔侄两人参加义军,童子军中初露锋芒
当时陈玉成准备与两个守卫衙门的兵丁纠缠下去,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进入县衙就行了,那样他总会有机会接近县令,杀掉那个狗官,报了不共戴天的杀害他父母的深仇大恨。谁知他正在缠磨拉扯时,他的叔叔追赶来了。无奈之下,陈玉成值得跟着叔叔回家了。
陈玉成和叔叔回到家中,他的婶母悬着的一颗心才落地,并说:“玉成啊,你这是到哪里去了?可把我急坏了。”
陈玉成的叔叔说;“他到哪里去?要不是我及时赶到,他恐怕就被抓进县衙大牢里去了,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吗!”
陈玉成的婶母惊呼道:“要是那样,我们怎么向玉成的爸爸妈妈交代呢?”
陈玉成哭丧着脸说:“我要报仇,杀了那个狗县官。”
陈玉成的叔叔哭笑不得地说:“县衙戒备森严,你进的去吗?即使进去了也是去送死。”
“我不管。”陈玉成说,“我去拼命也要杀了那个狗官。”
“报仇,报仇,你只知道报仇,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去,也报不了仇,你父母在九泉之下安心吗?”叔叔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都十四岁了,这深仇大恨什么时候去报?”陈玉成急不可耐地说。
叔叔斩钉截铁地说:“这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你不去报,我也要去报,这是与我们陈家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陈玉成没做声,但心里还是想着报仇。
陈玉成的堂弟才七岁,上前抓住哥哥陈玉成的手说:“玉成哥哥,你不要离开弟弟,陪我玩好吗?”
陈玉成认真地说:“弟弟,不是我要离开,我是要去报仇。”
堂弟天真地说:“玉成哥哥我与你一道去报仇。”
陈玉成十分严肃地说:“你还小,报仇有玉成哥哥去就行了。”
婶母听了“哈哈哈”大笑说说:“你们两人都还小,不过是半斤八两而已。”
陈玉成听婶婶这么一说,有点脸红,再没有说话。
陈玉成的叔叔和婶母都认为,玉成这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而且是看着他老子和娘是被官府的兵丁抓去责打折磨而惨死的,致使他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这刻骨铭心的仇恨和痛苦,他能忘的掉吗?这种伤害,一个幼小的孩子承受得了吗?他时时刻刻要去报仇,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不过这单枪匹马一个人去闯戒备森严的县衙,那可是鸡蛋碰石头的事情,报不了仇,反而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去了,他的父母亲在九泉之下,能安生吗?如此像这样下去,万一这孩子又趁叔叔婶婶不注意又暗暗跑去报仇,出了问题怎么向哥哥搜搜交代呢?陈玉成的叔叔和婶母商量,打算带着陈玉成去寻找义军,靠义军的力量,举起反清的大旗,杀贪官,推翻满清政府,既报了私仇,也报了劳苦大众的公仇。
第二天,陈玉成的叔叔就带着侄儿陈玉成出发了。陈玉成非高兴,跟着叔叔跋山涉水,秘密寻找义军。可是这义军还没有起事,藏于民间,头上也没有写着有“义军”二字,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他们叔侄二人跑了许多村庄,还是无济于事。后来他们叔侄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走到一个祠堂处,天色已晚,里面亮着灯,两人就想进去借住歇歇。他们叔侄二人刚一进门就上来四个彪形大汉捆绑了他们。一时间陈玉成和叔叔两人莫名其妙,叔叔束手就擒,陈玉成就不一样了,他要反抗,叔叔阻止了他。
“我们没有犯法,你们为什么要抓我们?”陈玉成怒不可遏地吼道。
“你们擅闯重地,该档何罪?”一个人说。
陈玉成的叔叔不做声,陈玉成可不饶人,他说:“你们是什么人?不能如此无理!不让我们进来,我们走不就得了。”
一个人哂笑着说:“走?进来了就别想走了。”
陈玉成的叔叔看出一点苗头来了,心里暗笑莫非是遇到义军了?要是这样,那真个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部费工夫”了。可是陈玉成就不同了,他责问道:“这是为什么?”
一个人说:“为什么,你睁开眼睛看看,就知道了。”
陈玉成四处张望了一会儿说;“一个铁匠铺,打铁罢了。”
“这是军事秘密,你们既然闯进来了就别想活着走了。”一个人讲明了利害关系说,“放你们出去,这机密不就泄露了?”
陈玉成眨巴着眼睛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什么人,这你就别管了。”一个人说,“这就带你们去受死吧!”
“什么受死不受死的?”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过来说道。
“这两个人,擅自闯进我们的秘密重地。”四个大汉同时回答。
陈玉成的叔叔见到这位长官,心里暗喜;陈玉成到是沉不住气了,他急忙解释说:“长官,我们是因为天黑了,误闯你们的铁匠铺,他们竟然要处死我们,这是何道理?”
这个长官不是别人,正是管理这个打造兵器的简易工厂的韦昌辉。韦昌辉听了瞅瞅面前这个稚嫩的孩子,又看看陈玉成的叔叔,觉得面前这一大一小两个乡村人的打扮,非常自然,不像是刻意化妆的官府的密探,于是笑了说:“你们是哪里来的,是做什么来了?”
陈玉成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将来的义军的著名的长官韦昌辉,便遮遮掩掩地说:“我们是从这里路过,天黑了,口渴了,进来想要点水喝,就被他们抓了。”
“啊!是这样?”韦昌辉笑道。
陈玉成又朝四个抓他,要处死他和叔叔的四个大汉瞪了一眼。陈玉成的叔叔,心里明白,从长官的说话举止态度来看,他们绝对不是官府的人,再看看这打造兵器的环境,这分明就是准备起义的义军,于是大胆地说:“我们是出来寻找义军的。”
韦昌辉惊问道:“你们找义军?”
“我们是千里迢迢来寻找义军,参加义军的。”陈玉成说。
“那好吧。”韦昌辉说,“你们为什么要参加义军?”
“我们要杀贪官,要报仇。”陈玉成愤然说。
这样陈玉成的叔叔就把陈玉成的父母被官府杀害的前后情况一五一十地述说了一遍。
韦昌辉听了,也动容了,于是说:“那好吧,我叫韦昌辉,你们就留在我的队伍里吧,我们就是你们要找义军。”
陈玉成激动的都要给韦昌辉磕头了,韦昌辉一把将陈玉成扶起来说:“我去改你们见一个人。”
他们走进房间,原来是一位气宇不凡的人,他就是来视察了解打造兵器的情况的洪秀全。
洪秀全问陈玉成说:”你叫什么名字?”
陈玉成报了他的原名说:“我父母亲叫我陈丕成。”
“陈丕成?”洪秀全笑道,“就叫陈玉成吧。”
陈玉成暗笑着洪秀全首领与教书先生想的一样,回答说:“好,就叫陈玉成吧。”
洪秀全十分高兴地说:“今后你就留在我们的童子军中吧!”
自此以后,陈玉成的叔叔就成了义军的一员,陈玉成成了义军中的童子军。
陈玉成参加了太平军的童子军后,心里非常激动,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义军,他可以同童子军,同太平军一道去冲锋陷阵,杀县官,杀州官,直捣黄龙府,推翻清王朝的腐朽政权,建立新朝。这样他陈玉成既报了私仇,也报了咱们贫苦人民的公仇。陈玉成在太平军的童子军中,表现的特别积极,他舞抢弄棒,积极操练,也不忘练习武艺功夫。陈玉成本来就有很好的武功基础,通过一个阶段的苦心认真的练习,他的武功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今后的征战杀敌练就了一身的本领。一旦太平军举行起义,他们童子军就同太平军一道闯关杀敌,攻城略地,直捣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为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新朝立下汗马功劳。
陈玉成十四岁,但他非常精明睿智,又有一身的武功,是一个出内拔萃的人才,受到大家的拥护,很快就成了太平军的童子军的首领。太平军的童子军在陈玉成的带领下,发展迅速,成为了太平军中一支不可多得的强悍部队。
1851年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召见各地的拜天地会,在广西金田村商量研究起义的大事。在这次议事中,洪秀全封了五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玉山、北王韦昌、冀王石达开,洪秀全为首领,他们六人组成太平军的领导班子,于这一年多1月11日在金田村宣布起义。
陈玉成的童子军,非常强悍,受到了太平军的首领洪秀全的赞赏和重视。童子军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他们都是贫苦农民的子女,他们的家庭都被苛捐杂税压得苦不堪言,他们恨透了官府,恨透了清王朝。他们一个个都疾恶如仇,听说全国被压迫的穷苦人民都起来反对满清王朝的统治,也就积极参加了义军,举起反清的大旗,反对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孩子,非常灵气,通过一个阶段操练习武,舞枪弄棒,练就了一身超强的杀敌本领。他们在陈玉成的带领下,主动请缨要求担当主力,冲锋在前,开路杀敌。
太平军发动起义后,童子军在太平军的配合下,冲锋在前,所向披靡,他们攻打县衙,捣毁州府,声势浩大,势如破竹。谁知那些清朝的兵丁由于那些王爷贝洛,长期以来,贪图享乐,养尊处优,一个个长得像肥猪一样,早已丧失了斗志和战力,那些兵丁也是贪图闲适享乐,也都失去了战斗力,在刚起义的太平军的陈玉成带领的童子军的攻击下,像树倒猢狲散,贵不成军。
在太平军的势如破竹,摧古拉朽的扫荡下,清王朝的那些兵丁卒,丢盔弃甲节节败退。那个魔头老佛爷西太后在皇宫里急得像热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晕头转向。正当那个西太后焦急万分,无计可施,无所适从的时候,那个湖南的乡勇的头领曾国藩带领着湘军来为清王朝效力了。这个西太后如获至宝,将军政大权托付给曾国藩,让他带领湘军镇压平叛太平军。
曾国藩带领着他的湘军,初次与太平军交锋,大大失利。他老成稳重,却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军的一支冲锋在前的童子军如此强悍厉害,竟然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他的纪律严明而强悍的湘军就吃了败仗,损失惨重。
陈玉成带领的童子军,随着太平军的大部队,一路征战杀敌,千里迢迢一直打到南京。陈玉成终于在极力的战火中,锻炼成一名太平军的坚强战士。
上一篇: 小满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