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44、偷金与教唆 —— 显人性丑陋,埋衰败伏笔

作者:麓山一闲人 阅读:24 次更新:2025-09-26 举报

第四十四回原题为“吴月娘留宿李桂姐,西门庆醉拶夏花儿,”4870字。主要内容1)李桂姐等为西门庆唱曲;2)玳安等拿住偷金的夏花儿3)李瓶儿与银姐诉衷肠。仅仅是“留宿”,没月娘什么事,凸显李桂姐教唆夏花儿,但忽略了李瓶儿,故绣像本题为“避马房侍女偷金,下象棋佳人消夜”,虽然没有人名在题上,反而可以领悟本回主要内容。

一、主题故事

韩玉钏、董娇儿唱完曲回家时,“忽听前边玳安儿和琴童两个嚷乱,簇拥定李娇儿房里夏花儿”进来,说其躲在马槽底下。

西门庆审问,“那丫头不言语。”西门庆使琴童搜身,“只听滑浪一声,沉身从腰里吊下一件东西来。”金子!“西门庆灯下看了道:是头里不见了的那定金子。寻不见,原来是你这奴才偷了!”夏花儿“说是拾的。”“西门庆问:是那里拾的?”夏花儿“又不言语。”西门庆“令琴童往前边去取拶子来,”“须臾,把丫头拶起来,拶的杀猪也是叫,”“那丫头挨忍不过,方说:我在六娘房里地下拾的。”西门庆吩咐“明日叫媒人即时与我卖了这奴才,还留着做甚么!”

且说李娇儿领夏花儿到房里,李桂姐说夏花儿:“你就拾了些东西,来屋里悄悄交与你娘。就弄出来,他在旁边也好救你……,刚才这等掠掣着你,你娘脸上有光没光?”又说李娇儿:“你也忒不长俊,要是我,怎教他把我房里丫头对众拶恁一顿拶子!你是好欺负的,就鼻子口里没些气儿?等不到明日,真个教他拉出这丫头去罢,你也就没句话儿说?你不说,等我说。”因叫夏花儿过来,问他:“你出去不出去?”那丫头道:“我不出去。”桂姐道:“你不出去,今后要贴你娘的心。凡事要你和他一心一计。不拘拿了甚么,交付与他。”

简评:上回夏花儿偷金行径隐秘,无人察觉,此回她在马厩藏匿时暴露行踪,情节转折巧妙,堪称神来之笔。作为西门府中新买的丫鬟,当听到小玉提及狼筋能找出盗贼,便心生恐惧,急忙裹着金子企图外逃,使得金锭悬案终于浮出水面。这一事件不仅为李瓶儿屋里的奶子、冯妈妈乃至吴银儿洗清了嫌疑,也堵住了潘金莲等人的闲言碎语。

李桂姐在夏花儿偷金事发后,不仅没有教导其认识错误,反而教唆她偷物上交主母。张竹坡说:写桂姐,分明其姑之婢,真赃实犯;犹有许多雌黄。强口夺情,可畏如此!人情不肯自责,又如此,深刻揭露了人性中不愿自省、颠倒是非的丑恶一面。田晓菲一针见血指出:桂姐教唆夏花儿的行径,与妓院里面妓女得财交给老鸨子没有任何不同,倒的确是桂姐的青楼本色,点明了李桂姐这种教唆源于其骨子里的青楼习性。

值得玩味的是,后续李桂姐找西门庆为夏花儿说情并成功将其留下,凸显出其在西门庆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为西门庆死后李娇儿盗财宝埋下伏笔。夏花儿是毛贼,而李娇儿则是大盗,前后呼应,暗示了西门府内部的腐败与混乱,以及即将面临的衰败 。

二、章回文本多维解析

1评点辑要

1)闲人曰:上回金子丢得突兀,夏花儿偷之,神不知鬼不觉,留下悬念;此回金子现得突然,小厮儿搜身,裸露在众人前,揭开谜底。西门庆拶、敲夏花儿,求证也;李桂姐教唆夏花儿,青楼本性也。

2)文龙说:“此回写桂姐之恶,不在金莲之下。身在西门庆家中,心在王三官身上……,偷金一案,与桂儿毫不相干,乃面责娇儿之弱,而叫夏花儿以偷,又敢自向西门庆讨情,居然留于室……。”

3)田晓菲说:自瓶儿生子以后,这是第三次写瓶儿摔掇西门庆去金莲屋里歇宿……,只用‘ 上床歇宿不题’,‘如被底鸳鸯、帐中莺凤’这样的字眼笼统过去……,《金瓶梅》里面的做爱描写都是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安排,不能被视为书中的点缀或者作者媚俗的手段,否则岂可放过西门庆去金莲屋里歇宿这样的机会?”

2、形景速写

李桂姐要回家,月娘、回家的西门庆不许,那桂姐把脸儿苦低着,不言语。”接着西门庆叫四个妓女唱曲,桂姐唱的曲词为:“俏寃家”,“自会俏寃家”,“久想我人儿常常不舍”,“书寄两三番,得见艰难”,“我这里独守香闺泪暗流”,“ 眼儿见了心儿爱”。

为何是这些思念曲词?为王三官也,即王三官在等着她……,这种笔法很妙,没有直接挑明,但让人意想的空间却有很大。

3、片段细品---李瓶儿内心之苦

李瓶儿这里打发西门庆出来,和吴银儿两个灯下放炕桌儿,摆下棋子,对坐下象棋儿。

吴银儿笑道:“娘有了哥儿,和爹自在觉儿也不得睡一个儿。爹几日来这屋里走一遭儿?”

李瓶儿道:“他也不论,遇着一遭也不可知,两遭也不可知。常进屋里,为这孩子,来看不打紧,教人把肚子也气破了。将他爹和这孩子背地咒的白湛湛的。我是不消说的,只与人家垫舌根。谁和他有甚么大闲事?宁可他不来我这里还好。第二日教人眉儿眼儿,只说俺们把拦汉子。象刚才到这屋里,我就撺掇他出去。银姐你不知,俺家人多舌头多,今日为不见了这锭金子,早是你看着,就有人气不愤,在后边调白你大娘,说拿金子进我屋里来,怎的不见了。”

吴银儿道:“娘,也罢。你看爹的面上,你守着哥儿慢慢过,到那里是那里!论起后边大娘没甚言语,也罢了。倒只是别人见娘生了哥儿,未免都有些儿气。爹他老人家有些主就好。”

李瓶儿道:“若不是你爹和你大娘看觑,这孩子也活不到如今。”

评点:这段夜话以浅斟低叹写尽李瓶儿有了官哥儿引发的嫉妒漩涡与生存窒息,哀婉隐忍中见深宅悲凉。张竹坡说作者借日常对谈,让李瓶儿不言之恨自然流露;田晓菲说“自瓶儿生子后,作者再也不肯描写西门庆与金莲的做爱情景”,这种刻意留白,隐喻其得宠后的危机与宅斗挤压。

三、一家之言

1深宅夜宴中的时辰矛盾与文本玄机

43回结尾,乔五太回家,“那时已有三更天气,然后又送应二嫂起身。”本回开篇,月娘送吴大妗子走,李桂姐等要走,吴月娘拦着,这个时候西门庆回家来,月娘道:李桂姐“要家去,且说更已深了。”

疑问之一:“三更”是晚上11点到临晨1点,且“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都在屋坐的听唱”,这家人还在听曲?她们都不睡觉?

疑问之二:就算晚上1点前唱曲说得过去,但西门庆回家则是“三更”以后了,还叫妓女继续唱曲?而且李桂姐四个各执乐器,一个个接着唱,唱的曲目还不少,那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书中没写,至少是“四更”或接近四更了。

疑问之三:因送唱的出门,玳安琴童发现夏花儿藏马厩,西门庆拶打后截获金子,这里又是好一段时间,是什么时候?毫无疑问应该是四更了。

疑问之四:这时西门庆到李瓶儿房里“见李瓶儿和吴银儿炕上做一处坐的”,晚上34点钟,怎么还没有睡?

疑问之五:李瓶儿把西门庆劝去潘金莲屋里,还与吴银儿下了三盘棋,上了四个牒,还要唱曲,而且李瓶又向吴银儿说了心里委屈话,“不觉坐到三更天气方才宿睡”。怎么还是“三更”呢?应该是“五更”才对。

有人说,《金瓶梅》以极写市井繁华为旨归,夜宴、听曲、争宠等情节需通过延长夜间时段展开,时间误差似乎为叙事需要。例如,李瓶儿与吴银儿的夜话需营造夜深人静、私密倾诉的氛围,故作者有意模糊实际时辰,强化情感张力。类似时间压缩 / 延展手法亦见于《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旨在服务于人物心理刻画与情节冲突,而非严格遵循现实时间逻辑。

尽管存在时辰错位等细节瑕疵,《金瓶梅》仍以对晚明社会肌理的精准描摹、对人性幽微的深刻洞察,奠定了中国古典世情小说的巅峰地位。这些误差恰如古玉之瑕,不仅无损其价值,反而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多重维度 —— 既是版本学研究的切入点,亦是理解小说叙事策略与时代精神的钥匙。正如脂砚斋评《红楼梦》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金瓶梅》的时间谜题”亦藏着解读深宅秘辛的密码,等待后世读者在勘误与玩味中,揭开更多文学与历史的真相。

2、“俏冤家”桂姐泄真情,像本曲留余韵

本回李桂姐等四个妓女为西门庆等夜唱有近1000字,而绣像本几乎全部删除。

李桂姐唱“俏冤家”,既是她中熟稔的职业表演,用以逢迎西门庆,亦是其困于权贵与情郎,在深宅夹缝得的情感喘息,藏着自身境的秘慨,读者可以想见第四十二回中西门庆遥见王三官的景,这个王三官正在等她……。

像本或因市井唱俚俗直白,与“含蓄藉”的美学追求相悖,故以“各执乐器唱曲”一笔带过,未作具体铺陈改兼具双重效用:一方面去重复唱,有效压缩篇幅, “夏花儿金”的案件推、“李瓶儿夜”的情感交流等核心情更突出,叙事奏更显紧凑;另一方面,客上形成了独特的 “叙事空白”—— 者需合王三官等候的前文、李桂姐在西府的生存状,自行推曲中未言明的心事,反而化了“意在言外”的阅读趣味,暗合中国古典小 “不写之写” 的美学传统然,像本的改弱化了原作中活的市井烟火气,却意外人物心事留存了朦感:那些被除的歌,恰似李桂姐被现实掩盖的真欲望,在文本留白暗自生恰是《金瓶梅》最精妙的 “世情密”—— 它既如了妓女在力与金钱间的逢迎生存,又以留白勾勒出人性复的暗礁,让读者在字里行得以窥见,晚明社会里每个渺小灵魂都在欲望与现实的拉扯中艰难摆渡的身影。

 


上一篇: 外貌特征

下一篇: 写写乡下的老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