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诗词必谨慎 字词韵仄须精准——赏赵虎才诗词有感
创作诗词必谨慎 字词韵仄须精准
——赏赵虎才诗词有感
◎赵福海
一首好诗词,需有结构精巧的形式美感、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对人们的情感、哲理等产生正面的影响,达到艺术表现的理想状态。
好的诗词,需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作者对自然、历史、现实生活等方面的情感抒发,以此创造独特的审美体验。好的诗词,必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巨大的共鸣力,深刻触动读者的内在情感,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文化交流。
赵虎才先生的五十首诗词专辑,内容丰富涵盖广,形式多样呈缤纷,艺术表达样式多,语言运用简明奇,读之,给人一种五彩斑斓的色觉感,博大广阔的空间感,时光递进的岁月感,直截了当的质朴感。
在表现内容方面,有自然景观成诗的,如五绝《春雨》《春之雨》、词曲《小重山•太行春景》《临江仙•秋夜漫步》等;有读后感成诗,如五绝《读王来宝兄<烧烟的变迁>》《读<房海林佳作精选>》《读王来宝兄<古代文化常识一>》、七绝《<校园诗赋>赞》等;有家乡特品成诗,如五绝《梁汾老陈醋》等;有吟咏节气成诗,如七绝《春分》《雨水》、五律《谷雨》《中秋赏月》等;有传统节日成诗的,一是成组诗,如七绝《七夕会》《银河鸟》《喜雀桥》《传说》等,二是单诗,如七绝《中元节》《清明祭》、五律《第四十四个教师节》等;有状物成诗的,如七绝《松》《竹》《梅》《蒲公英》等;有写人记事成诗的,如五律《又别郭成林》、七律《思念北京市雅园诗社窦建中老师》《梦送公粮》、词曲《浣溪沙•怀念杨贵书记》《鹧鸪天•寄学友》等;有关注时事成诗的,如五律《老年大学国学班有感》、七律《铭记抗战历史》《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词曲《浪淘沙•子弟兵抗洪抢险》等;有探讨诗词成诗的,如五律《寄诗词》、词曲《江城子•学诗》等,……这充分说明作者眼界宽阔,情感热烈,是个真诚对人对事的人。
在表现形式方面,有五绝6首,有七绝13首,有五律6首,有七律15首,有词曲10首。这充分说明作者热爱古诗词创作,也非常爱钻研学习古诗词创作。
在艺术表达方面,喜爱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引用、借喻等手法,以形象化语言表达事物的形状怎么样,特质怎么样,内涵怎么样,外延怎么样,所要表达的主题意旨怎么样。运用景象语言直接描述,让人读其诗就如临其境,能够非常直接地感知到,那是怎么样一种事物,它能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启示。一如,五绝《春雨》:“状若牛毛细,银针似有无。轻烟天地接,巨卷展宏图。”把春雨比喻成“牛毛”“银针”,在观察春雨的同时,他也观察到了伴“春雨”而来的“轻烟”,“轻烟”怎么样?“天地接”“巨卷展宏图”,也就是说“轻烟”很大很广阔。二如,五绝《春之雨》:“茫茫天地手,细细扯柔丝。最喜云中燕,声声唱杜诗。”起句中的“手”和承句中的“扯”,采用拟人手法把“天地”与“春之雨”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转句“最喜云中燕”和合句“声声唱杜诗”,采用引用手法“云中燕”“杜诗”,高度赞美春雨的到来,通过作者表达了民众对春雨的喜爱和期盼。三如,七绝《蒲公英》:“悬壶济世救苍生,汤煮火烧祛病痈。死后魂飞千万里,定军山上布奇兵。”转句中的夸张手法“千万里”和合句中的拟人手法“布奇兵”,运用的就非常贴切准确,让人浮想联翩,很容易产生奇思妙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语言运用方面,他的语言淳朴、真诚、热情、至爱、简洁、透明。观其诗词如见其人。一如,七绝《松》《竹》《梅》《蒲公英》等,写的非常美,语言精准、奇特、质朴,读之,一目了然。尤其是《竹》:“儿时顽劣费娘心,皮厚头尖愣脑筋。待到挣脱黄土地,亮节一挺上青云。”采用拟人手法,使用大众化语言中的独特语言,让人读之很有情趣,很是亲切,意境美和意蕴美,既像浓烈的酒,又像香郁的茶,读之,绕梁三日而不去也!二如,五绝《又别郭成林》、七律《思念北京市雅园诗社窦建中老师》《梦送公粮》、词《浪淘沙•子弟兵抗洪抢险》等,写的感情真挚,至诚至爱。尤其是《梦送公粮》:“一路高歌回故里,扬鞭催马送粮忙。如山麻袋层层垒,似电车轮滚滚长。站里员工接农友,秤前同事话农桑。言犹未尽晨鸡唱,惊醒原来是梦乡”。那种浓浓的情感,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感慨万千,久思而难忘。三如,五律《谷雨》、七律《清明》《游华东五市》、词《小重山•太行春景》《西江月•雷雨》等,写的意境优美,情趣横生。尤其是《西江月•雷雨》:“烈日烟生火燎,疾风云起雷咆。滂沱大雨漫西郊,不见游人嬉闹。初霁阳光微笑,又闻蛙鼓频敲。藕塘又涨几纹高,荷艳镜明鱼跳”,和《游华东五市》“秋末组团江浙驰,南京首站乐滋滋。百层大厦乾坤小,七里山塘市井奇。三岛三堤碧波漾,二峰二寺白云移。梦中尤现园林景,美奂美轮如画诗”,很有时代特色和印记,读其诗词如观其景,如在其中行。他的这些诗词,代入感都非常强,可见语言运用相当到家,驾驭诗词的能力也相当到位。
当然,赵先生的个别诗词中也存在一些疏忽大意、用词不当等问题。这是诗词爱好者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瑕不掩瑜。当今,中华诗词学会在筛选诗词精品时的标准是:“格高、意新、情真、味厚,词工、时宜”。所以我们在创作诗词时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耐心操作、耐心打磨。当今,中华诗词学会在筛选诗词精品时的标准是:“格高、意新、情真、味厚,词工、时宜”。因此我们在创作诗词时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耐心操作、耐心打磨。
古人对诗词创作要求非常严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立意要高远深邃,情感真挚:有雄浑气魄与积极人生态度,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展现的进取精神;反对华丽辞藻,主张质朴表达,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质朴诗句抒发国难悲情。二是语言要炼字炼句,意象精准:注重字词锤炼与音韵和谐,如苏轼“大江东去”,以金石之声展现历史沧桑;通过古代意象隐喻现实,如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借花树意象描绘元宵盛景。三是韵律要押韵稳健,平仄相间:末句押韵需声音和谐且有力,如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押韵自然;偶数位字需平仄交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避免节奏单调,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马蹄韵结构。四是要格律字数句数固定,对仗工整:近体诗有严格字数、句数规定,如五言绝句五句、七言律诗八句;颔联、颈联需严格对仗,同联内两句平仄相对(如“沾”字平仄需相同)。另外还要求内容与形式统一,典故运用要得当:需兼顾意境与现实描写,如王维“明月松间照”,通过写景传递生活哲思;常融入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增强深度,如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借家国情怀强化主题。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我们现代人在学习古诗词创作方面就应该更严格地要求自己。要时刻做到:创作诗词必谨慎,字词韵仄须精准。
总之,赵先生诗词中的个别问题瑕不掩瑜,总体上还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诗词爱好者耐心学习和认真借鉴。
(2757字)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上午于野森书屋
上一篇: 耕耘诗词五春秋 春秋诗词分外芳——朱坤举诗词创作初探
下一篇: 卧榻静听雨敲窗
评论[3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