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在暮春重聚首
喜在暮春重聚首(散文)
浦东老王
今年国庆期间回老家看望家人,没想到却有了意外惊喜。几个最要好的老同学、老朋友无意中相遇、相聚了,续写了几十年的情和谊,这既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怀念,也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意外重逢
我是10月3日回老家的,由于来回只安排短短的3天时间,不想惊动任何人。傍晚,突然接到好友王道顺打来电话,说王平、王贤红也回老家了,得知我今天回老家,于是联系了王汝干,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晚上到王贤红家聚聚。得知几位老同学都在老家的消息,我难掩欣喜、激动之情,欣然应邀。
老同学相见、心情格外激动。正是:青春失,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友谊深依旧。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活的打磨,大家早已不再年轻,而是两鬓斑白,头发略显稀疏,面容也爬满皱纹。众人都唏嘘不已,感叹真是年龄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啊!
酒席上,大家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生活的苦乐,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喜悦。抚今追昔,年轻时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仿佛就在昨天。面对退休后的生活,每人都过得丰富多彩。大家推杯换盏,你敬我我敬你,一杯接一杯开怀畅饮。
追忆往事论当今,欢声笑语惹人醉,灯光杯影映笑脸,当年趣事滔滔来。王道顺聊起那时我在老家喜欢捉鱼,有一天下大雨,吃过晚饭后,我带他们几个人到村子北面的沟渠里去捉鱼,结果捉了好多鱼,回来后在他那里喝酒,最后都喝多了。王平说起因生活贫困被迫辍学时,恩师李克安对他的热情挽留和惋惜之情令人动容。王贤红提起毕业回乡后,参加大队组织的文艺宣传小分队,被安排到正在开挖的店埠河工地,现场汇报演出后就地解散,回到各自生产队参加挖河劳动,脚踩肩挑,每天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大家有聊不完的话题,那些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说到兴奋处开怀大笑,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全然没有了平时的矜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见时难别亦难,短暂的相会,离别之际,大家互道珍重,依依惜别,相约来年再相聚。
难忘岁月
回上海的路上,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件件往事在脑海里浮现,不由得感慨万千。
那是一九七五年底,我们村同一届就有近三十名高中毕业生回乡务农。我们之间是在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七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队领导挑选了我们六人,成立文艺宣传小分队。王汝干伶牙俐齿、风趣幽默、精明能干;王少珍从小就有表演天赋,跳舞、朗诵样样精通;王贤红是我们当中最小的一个,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善解人意。我负责编写节目,也参加演出。表演形式有朗诵、相声、三句半、舞蹈等丰富多样,表演风格生动活泼,有好几个月大家就整天聚集在我家排练节目。我们几个人整天背台词、练造型、排节目,相互配合的很默契、关系融洽。文艺宣传小分队解散后,不久又成立了大批判小分队,主要是“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后来大队团支部改选,我们六人新当选为团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王道顺是从合肥来的下乡知青,他工作能力强,积极带领团支部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被公社团委评选为先进团支部。一九七七年下半年,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回合肥工作。在工厂里,由于他虚心好学,善于钻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理想的追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员工到技术员、中层干部、直到担任厂长。王少珍做了中学英语老师,并和王道顺结了婚,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王贤红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心仪的学校,后来分配到马鞍山某中学教书育人,和王平喜结伉俪、相濡以沫。王平是我们小学同学,初一和我做了半年同班同学就被迫辍学了。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安徽大学录取。长期担任某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领导职务。王汝干被推荐到公社农技站工作,我到上海浦东安家落户。
刚分别的头几年,大家还偶有书信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忙于生计,加上交通不便,几乎断了联系,中间偶尔见面也是匆匆一别。
幸福晚年
回到上海,我迫不及待地建了个群,把大家拉进群里,并暂起名为“喜在深秋重聚首”征求大家的意见。王贤红认为:“夕阳虽西下,晚霞无限好。用‘深秋’二字不妥。我们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我们不服老,有一颗保持年轻状态的心,保持身体健康,好好享受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最多也只能是用‘暮春’二字”。大家认为此建议很好。于是“喜在暮春重聚首”便定为群名。
群里每天热闹非凡,时不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王少珍从教几十年,三尺讲台、三寸舌,用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桃李满园;现在晚年生活充实,平时爱好朗诵、打拳、舞剑,自得其乐;看她表演的太极拳一招一式飘逸、潇洒、柔软、优美,简直就是享受;听她朗诵时或抑扬顿挫、或激扬文字、或声情并茂动听悦耳的声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专业播音员呢,简直就是陶醉。
王道顺厂长退休后,练练书法,闲暇之余回老家,亲自打理老屋庭院,种种花养养草,修身养性,其乐无穷;平时就喜欢书法,基本功扎实,加上长期练习书法坚持不辍,现在的书法出神入化,简直可以和名家相媲美,我们已迫不可待地索要墨宝了。
王平闲暇之余回到老家,在屋后自留地里种种蔬菜,陶冶情操;他也抽时间积极参与进来,对群里的文章认真地用诗或文加以点评,给予鼓励,使大家受益匪浅。
王贤红教书育人几十载,浇灌满园的桃李芬芳。在莘莘学子人生旅程上,丰富心灵、开发智力、点燃期望的光芒;退休后亲力亲为,不用保姆,为爱不辞辛劳,亲自培养孙子,累并快乐着;有空练练书法,不亦乐乎。
王汝干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大力推广农业优良品种,用自己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为振兴农业不遗余力,并乐此不彼。
我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退休后,喜欢打太极拳已经数年,平时把练习太极拳当做强身健体的运动爱好,展现的太极拳也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偶尔喜欢舞文弄墨,写点东西,自娱自乐。
平时大家纷纷在群里或分享自己的收获、经验,或关心时事政治,或展示自己的爱好,或晒一晒自家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每天早上,一打开微信,“早上好”真挚的问候如沐春风、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散发出浓浓的暖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年少友谊永保持。在这个暮春的时点,我们心情愉悦地享受着晚年幸福、快乐的生活。愿我们年年相聚,岁岁重逢!
作者 王贤美
联系电话 15821191210
邮箱 老王<526457909@qq.com>
作者简介:王贤美笔名 浦东老王,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退休前在上海浦东机场工作,长期兼任浦东国际机场运行指挥中心通讯员,经常在上海《航空港》报发表文章。近年在《今日头条》、《乡愁文学》、《中国乡村》杂志、《龙溪文学》、《中国散文网》、《白鹭文学》、《盛世文学》、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发表散文、短篇小说。获《中国散文网》第七届中外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中国散文网》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一等奖;《白鹭杯》2023年首届文学作品大赛十佳散文奖;《江南江北我的家》征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著有散文集约10万字。完成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1部。
我们都是过客
----读贤美《喜在暮春重聚首》有感(1)
时间,最无情。青丝变白发,你悄悄地进行,
贤美,最深情。
该忘记的忘记,
该铭刻在心头的点点滴滴,
一字一句还原,成为永恒。
都青春过,
都徬徨过,都奋斗过,
都懒散过,都流浪过。
五十年,很长很长,
长得无从谈起,
也很短很短,
一切都仿佛在昨天。
批林批孔,
这样神圣的批判,
居然让十几岁的孩子承担。
对不起至圣先师,
请原谅我们的幼稚无知。
最亲密的战友林副主席,
怎么突然反对伟大领袖。
当时不明白,
现在仍糊涂;
当时的批判稿,
应是珍贵的史料,
珍藏在博物馆。
倾听狗的狂吠和鸡的乱鸣,
那是防震抗震的夜晩。
既要凝视井水的变化,
还要监视黑五类及其子女,
他们要是借机作乱,
贫下中农怎么办?
舵手逝世的日子,
多少人惊恐,
怕从此再受苦难。
谁也未曾预料,
仅仅28天,居然天覆地翻。
从此,我们的命运悄悄改变。
知识青年让人羡慕,
其沉重的代价是告别省城,告别亲人。
知青的使命,
居然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把煎熬化为欢笑,
是宣传队的歌舞、相声和三句半。
感谢共青团的忙碌,
有了活动,就没有空闲,
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
店埠河,浩大的水利工程,
泥土从河底运到埂上,
全凭数不清的竹筐和扁担。
坎肩,一层又一层密密缝,
挡不住肩上的肌肉
流血、腐烂、终于化为老茧。
老来腰肌劳损,
应是那时的伤残。
种树的日子真美好,
憧憬着,林荫覆盖的田埂上,
暴烈的阳光变得温柔,
暴雨的时刻,
滴翠的树叶就是雨伞。
风景一文不值,
树的价值是成为床上的垫板,
于是,挺拔的杨柳被悄悄砍伐。
村干部们挨户搜寻,
一无所获是善良的必然。
双抢季节,
唉呀呀,二十多天,
每个人都是机器,
日夜不停地运转。
割稻时很喜悦,
因为有了洁白的新米,
从此可以吃几顿饱饭。
晚稻,你真娇情,
时间有那么重要吗,
秧苗入地,为什么一定要在立秋之前?
老牛木犁数千年,
机械化是乡亲们的期盼。
插秧机,给乡亲们无限喜悦,
以为,从此告别弯腰插秧。
如今,稻籽可以撒播,
可惜,稻田变为果园。
挥手之间,
五十年。
一切,
都成为曾经,
都归于平淡。
乒乓球、菜园,
习书绘画、健身舞和太极拳,
没有工资的媬姆,
成为当下的常态。
泰然、淡然,
伴随着太阳,
东升西落,虹霓满天;
伴随着月亮,
初三弯弯如钩,十五圆圆满满。
不见袅袅炊烟,少有儿时同伴。
不见麦苗青青,唯有樱桃圆圆;
乡音,仍然如初,
故乡,渐行渐远。
唯有乡亲关系永恒,
唯有同学关系不变。
干守故乡土,(2)
美留浦江畔,
顺凤居省城,
平红在江南。
相距数百里,
想念手机看。
何时再聚首?
期待干召唤。(3)
辛丑年七夕前夜 江东
注:1.我在五一期间回老家,遇到老同学,回上海后建了个群。建群一百天之际,写了一篇“喜在暮春重聚首”的文章发在群里和老同学分享,平看了以后有感而发;
2. 干-王汝干 美-王贤美 顺-王道顺 风-王少珍 平-江东 红-王丹红;
3. 王汝干是我们的联络员。
下一篇: 桃花笑诗联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