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札记·F教篇-26则
草人札记·F教篇-26则
基本教义之“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是F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属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中的首要真理。意思是世间一切现象都处于不断变化、生灭迁流之中,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三法印”,印,即印证、认定的意思;是说所说法凡符合“三法印”的,才可以认定为佛法。
一、基本定义:
“诸行”,指一切“有为法”,即所有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世界(如山河大地、四季更替等)和精神活动(如心念、情绪等);“无常”,即“无恒常性”,强调一切现象都是遵循“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规律,从生成到消亡始终时刻处于变化中。
二、哲学基础:
1、“缘起论”佛教认为万物都是依赖因缘条件而生,缘起则聚,缘灭则散。因缘本身是无常的,所以现象也无常。2、“时间维度论”无常体现在“三世迁流”中,即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即生即灭;即使看似稳固的现象,比如一座山,实际也是生灭相续的,凡了解地球演变史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三、分类与表现:
1、“刹那无常”最迅速的变化,如心念“一念生一念灭”,比闪电还迅速,这就是刹那无常。2、“一期无常”周期性的变化,如人一生的生老病死或世界的成住坏空等等都是。这里既涵盖物质世界的变迁,也包含精神活动的波动。
四、修行意义:
1、“破除执着”认识到无常,可消解对财富、地位等外物的贪恋,减少因失去而产生的痛苦。2、“导向解脱”《涅槃经》指出,通过观修无常可破除“我执”,最终达至“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3、“珍惜当下”因一切事物都瞬息万变,所以要珍惜当下,以豁达心态面对变化。
“诸行无常”揭示了宇宙与人生的根本规律,是佛教的世界观,也是修行的起点。《金刚经》以“如梦如幻”比喻有为法的无常本质,《阿含经》云“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都是提醒人们放下对恒常的幻想,不贪恋五欲,放空烦恼。
上一篇: 草人札记·F教篇-25则
下一篇: 春雪绕峰巅,依依惜别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