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草人札记·F教篇-18则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4 次更新:2025-11-19 举报

草人札记·F教篇-18则

六大根本烦恼

F教所称“八万四千烦恼”,是对众生烦恼数量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是强调烦恼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心识的迷惑与对外在世界的执着,所以产生烦恼根源贪、嗔、痴、慢、疑、”六种,佛教称之为“六大根本烦恼”。

一、”:对物质财富、精神情感过度执着与贪恋,表现为对五欲(色、身、香、味、触)的贪爱,对物质财富、精神私欲的执著,导致烦恼痛苦、造成轮回业障。

二、”:因无法满足欲望或面对逆境时产生抱怨与憎恨,破坏内心和谐,甚至去造作恶业。这是业障的重要根源。

三、”:愚昧无明,对事物本质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对佛法产生错误见解

四、”:以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傲慢自大,表现为轻视他人,不虚心接受意见破坏了人际关系因此带来种种烦恼。

五、”:疑心重,执偏见,甚至对佛法教义产生怀疑,缺乏信心,导致修行停滞,影响智慧开启

六、“邪主要指五种错误见解 1、身见(执著身体存在)2、边见(片面见解)3、邪见(否定因果等正法)4、见取见(执着于错误见解)5、戒取见(对戒律的误解)等。此五见会导致修行偏离正道。

(贪、嗔、痴、慢、疑)烦恼为“思惑”烦恼,是心性染污的直接体现;邪见烦恼为“见惑”烦恼,是认知层面的根本障碍。其中贪嗔痴是“三毒”总根,直接引发慢疑烦恼,从而构成轮回的驱动力;邪见是思想层面的根本迷惑,直接导致行为上的贪嗔痴。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戒定慧可逐步除这些烦恼,获得清净心,解脱轮回的境界。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