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评念人《愤怒的玉兰》历史意义

作者:念人 阅读:448 次更新:2025-10-17 举报

念人《愤怒的玉兰》念人《愤怒的玉兰》

《愤怒的玉兰》是作家念人著《南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收官之作。通过基层干部莫老爷带领农民反抗腐败保卫土地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司法腐败。其历史意义在于刷新了新时期社会题材的文学纪录,并为工农群众发声提供了重要载体。

一、题材现实性

作品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城乡冲突和司法腐败为背景,通过莫老爷辞去公务员职务,组织农民保卫土地的现实情节,直接映射改开初期城乡冲突与司法腐败问题,将个人命运提升到社会普遍议题,从而使主题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视角被视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这一题材填补了当时文学对农民抗争书写的空白,成为左翼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二、手法突破性

《愤怒的玉兰》与前两部《泪洒珠江》和《哭泣的白云山》的悲剧结局不同,《愤怒的玉兰》以胜利收尾,象征抗争的希望,增强了作品的鼓舞性。在创作艺术上,作者突破了单一描写的写法,采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通过人物对话与行为塑造典型形象,将现实斗争与历史革命背景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感染力。这种手法既区别于前两部的悲剧性,又强化了振奋人心的社会效应。

三、作品的深度

作品通过基层干部与农民的描述,揭露了资本社会下的不公,提高了大众对资本社会的充分认识,从一般的主题一下子提升到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高度。学者肖衍庆评价《愤怒的玉兰》是“以战斗胜利鼓舞人心。该作品依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为工农大众发声,赢得了‘新时代人民文艺典范’之殊荣。”

 

(作者:晚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