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山丹羊肉:舌尖上的烟火传奇

作者:秦莉 阅读:311 次更新:2025-09-17 举报

曾刷到一篇网文,标题直接戳中吃货心巴 ——《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山丹羊肉》。这话一点儿不掺假!如今日子过得像开了二倍速,连好好做顿饭吃都成了奢侈,更别说邂逅能嚼出食材本真味儿的好东西了。

直到作者跟着金城的老饕拐进“金城大锅台”,尝了那锅“清水煮原香”的山丹羊肉一一没加什么花里胡哨的调料,清水咕嘟一会儿,鲜得人差点把舌头也咽下去!那一刻才恍然大悟:为啥山丹人说起家乡的羊肉,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那份为家乡美味摇旗呐喊的劲儿,比锅里翻滚的羊肉还烫乎。


山丹羊肉山丹羊肉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丹人,看到这儿我必须挺直腰板——咱山丹人靠谱,山丹羊肉更不是吹的!一到数九寒天,风像小刀子似的往脖子里钻,这时候桌上要是没一口山丹羊肉,这冬天简直就像缺了灵魂。不管外地朋友来做客,还是自家人聚餐,羊肉永远稳占 C 位,别的菜?先往后挪挪!

如今这“羊肉顶流”可不止在周边市县打转,早就大步“迈出省界、走向全国”:“山丹特产店”在广州、深圳扎下23家;“山丹羊肉”旗舰店在上海、兰州站稳脚跟;连“羊肉大锅台”连锁都铺进了11个城市。毫不夸张,走哪儿都可能迎面撞上一股熟悉的香味——哎,那准是咱山丹羊肉没跑!

要说山丹羊肉的“履历”,那可是闪闪发光。远在隋朝,隋炀帝就在焉支山设宴,用它招待西域二十七国使臣。那帮吃遍四方的大佬们吃完,没一个不竖大拇指,连连称绝。打那儿起,山丹羊肉就成了皇家御用“贡品”,这排面,够硬不?

现代战绩同样能打:2002年注册“福来沃”商标,有了正式身份;2016年拿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是张掖首个、山丹破荒的荣耀!现在还多了“高原龙”“焉支山”两大商标,手握ISO9001、ISO2000国际认证,连自主进出口权都揽入怀中。这哪是羊肉?这是咱山丹闯世界的“美食金名片”!


山丹羊肉山丹羊肉


山丹羊肉凭啥这么牛?还得靠“老天爷赏饭吃”。这儿光热资源充沛,祁连山冰川融水滋养着黑河、疏勒河等56条水系,水草丰美,畜牧业想不发达都难!

尤其亚洲第一大山丹军马场,简直是羊群的“快乐老家”。草原常年受雪水滋润,土壤含天然盐分,地下水富含矿物质,牧草除了百来种寻常品种,还混着驴驴蒿、珍珠、沙葱,甚至50多种中草药。羊儿天天跑、顿顿药膳餐、口口山泉水,怪不得坊间调侃:“山丹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话糙理不糙!正因如此,山丹羊没肥膘,肉质紧实醇香,连平时不爱吃肉的人都忍不住多夹几筷。


山丹羊肉山丹羊肉

要说山丹人心中的羊肉“天花板”,那必须是——“羊肉垫卷子”,这道菜可谓“南北通杀”,让怕膻的南方朋友直呼“真香”,让爱吃肉的蒙古老铁大喊“过瘾”,还带点儿波斯肉丸饭的巧妙,再配上本地手擀面的筋道,简直把各路食客的味蕾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里来客、餐厅点单,它永远是那个不会出错的“压桌菜”。

做羊肉垫卷子,擀面是灵魂。山丹人讲究“三揉两压一擀”,这样面才劲道,嚼起来带感。面片得圆、薄厚均匀——太薄易糊,太厚难熟。抹一层胡麻油,撒上葱花、香菜、辣椒面、花椒面,卷好切段。每段宽如一指,入味不粘、熟得也快。

羊肉垫卷子羊肉垫卷子


  “羊肉垫卷子”又“羊肉焖卷子”“焖”这门手艺,更是游牧和农耕饮食智慧的大融合!牧民善煮烤,汉民擅蒸煎,而“焖”则把羊肉的鲜和卷子的香通通锁进一口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脱一场热热闹闹的“风味联姻”。说句玩笑话: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没准就是在这一锅又一锅里——“焖”出来的!

其实吃山丹羊肉,吃的何止是一口肉,更是一份烟火里的文化,一方水土的深情。若你问我冬天该去哪寻味,我必定笑着邀你:“来山丹吃羊肉呗!”一口肉香溢口,两口浑身暖透,三口下去——保管你这辈子都忘不了这踏实丰盈的西北风味。

说到底,能让人暂时忘掉生活的苟且、纵身投入烟火之中的美味,世间并不多见。而山丹羊肉,恰恰就是那口让人心心念念的江湖传说。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