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记忆中的那碗芝麻叶菜

作者:张国胜 阅读:2 次更新:2025-08-24 举报


旬,秋高气爽,久旱后的几场及时雨过后,喝饱的芝麻开始“呼呼”地往上蹿绿油油的芝麻叶尽情舒展开来,叶柄粗壮,叶片也最厚,最下面原本青绿的颜色微微变黄。望着这些色泽墨绿,散发清香的芝麻叶,一下子勾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幼年的孝感乡间有很多代表地域特色的食材,种类很全,这些食材中有名气大的,如上过央视的孝感麻糖“孝感米酒”;有孝感地区小有名气的安陆白花菜”、“三汊蛤蛙汤”;不仅这些,还有一些各家各户饭桌上总少不了腌萝卜、腌酱瓜、腌辣椒……以及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在我的记忆深处最难忘“芝麻叶”。 
     我的老家在王母湖畔一偏远小村, 儿时记忆中的老家沿湖堤垸河汊多,地少人多粮短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螺丝蚌壳打破锅”,仅有的土地大部分都用来种粮食了,为缓解吃菜难的问题家家户户除了冬季捞鱼摸虾外,都会在各类时令蔬菜收获的季节采用腌制、浸泡、晾晒等办法来储备,很多野菜或农作物的枝叶,也被人们掐去当菜,其中就少不了芝麻叶。大人们喜爱吃的芝麻叶,我不屑一顾。那个时候,我内心是拒绝它的。一直认为,芝麻叶是穷苦人家的果腹之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吃够了的东西,看都不想看。
     用芝麻叶做菜,首先就是要打芝麻叶。很小的时候,就陪着大人到生产队的地里打芝麻叶

 打芝麻叶是个苦活儿,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手成环状,翩飞环绕芝麻秆,自上而下一气呵成,一杆或四五片,或六七片叶子便收于手中,放进用一布片系于腰间而成的袋子里。 芝麻叶有讲究,顶部的叶太嫩太小,容易烂不受火,只适合现采后吃新鲜的;底部的叶子老了全是筋,即使热水焯了也咬不动,只有中间的叶子叶肉多,厚实无筋,油大绒绵,适合晾晒,做出的干芝麻叶口感好。
    打下的芝麻叶不能直接食用,需要焯水。将芝麻叶洗干净后,再把叶里黏黏的绿汁液搓出来,然后放到加了少许盐的锅里。煮熟后,再揉,揉干汁液后,捏成团。直到揉搓出青青的汁液,空气里弥漫苦涩的味道,才把它们摊开,晒到半干,再拿起来揉搓抖拧,这样能让晒干芝麻叶不易碎渣,据说还能去掉芝麻叶的苦涩味。晒干后的芝麻叶便缩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黑棍有点像梅干菜或地曲莲,装在蛇皮袋子里挂梁上或顶棚上,便成了居家必备的佳肴。  

用即时的芝麻叶做菜有多种。一种是把焯水洗净后的芝麻叶稍稍切碎,再把红尖椒、大蒜等切成小粒,准备好材料后,猛火把锅中的油烧开,而后把原料倒入“滋啦滋啦”的热油中,叶香、蒜香、辣味,完美融合,直扑鼻腔 

再一种就是焯水洗净后的芝麻叶,凉拌食用,又是另一种鲜美。把芝麻叶,红尖椒、大蒜混合后,加入各种调料,搅拌均匀,最后淋上香油(麻油或花生油)搅拌,香味弥漫整屋,香油完美地附着在每片叶上,轻轻尝上一片,回味无穷。

再一种就是用晒干成团的芝麻叶做菜。先提前浸泡几个小时,想快的话可以用热水泡。泡好的芝麻叶片舒展开来,用手触摸有种厚重的感觉,而泡过芝麻叶的水便变得暗黑色。连续淘洗几遍后改刀切碎,不然有沙子洗不干净吃了硌牙,而后再用手将它捏成团,便可以用来食用了。有的用它下面条,在面条快煮熟的时候,将一把准备好的芝麻叶下进去,看着它在滚水里翻滚,这面就成了独特味道的芝麻叶面。吃起来有种说不清楚的清香醇厚味道。但就是这种说不清楚的味道,却让人永不能忘。而在过去瓜菜缺乏的时代,芝麻叶还被巧手的妈妈、姥姥切细掺入白面用来做馍馍,嚼起来筋道。也有把芝麻叶泡发、洗净、切碎凉拌的当下酒小菜,当然还有当年不敢想的奢侈吃法——芝麻叶炒腊肉或者是蒸肉底子,简直赛过吃山珍海味。
      现在通过百度得知:芝麻叶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芝麻叶性平味苦,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功能;对治疗肝、肾虚、头眩、病后脱发,津苦血燥,大便秘结等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 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等等看到此类报道我都想笑:原来多少年前我们几代家乡人一直享受着如此美味而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点像当年王母湖人没粮食吃饿的天天吃大蟹一样。
     过去,芝麻叶是老家特定年代的下饭菜,好坏算个菜是个过日子的指望,如今条件好了,乡下的人们也很少打芝麻叶晒芝麻叶了,而且捏干后的芝麻团,也是直接放进冰箱冷藏起来。啥时候需要,拿出来一,直接就可以用了,芝麻叶菜倒成了忆苦思甜的调味品,偶尔吃上一顿,既新鲜又亲切,能吃出乡愁的感觉。
    那些年,孝感乡间的家庭里不仅仅只做芝麻叶,还做马齿苋,南瓜(藤叶)尖,嫩红薯藤,气克马……种种美味,或许在如今乡间的饭桌上很少出现,毕竟生活富裕了,很多人已经不屑吃那些东西的。可曾经的那些芝麻叶,那些其它各类藤叶,在味蕾漫长的探寻中,依旧是挥之不去的美味。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