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闲不住的老人》散文

作者:王贤美 阅读:13 次更新:2025-08-18 举报

闲不住的老人散文

王贤美 

小区附近是江镇人民广场公园,从小区出来进入公园有一条偏僻的小路。我每天早上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都要经过这条小路。小路东西走向,长约100米,原来是烂泥路、后来铺成了煤渣路。前二年在小路的西面尽头建造了“天主教堂”,对这条小路进行了翻修,被摊铺成柏油路。紧靠北面是派出所的开放式围栏,围栏和路面之间有约40厘米的距离,属于三不管地界。地面全是砖头碎瓦、看不见泥土,杂草丛生,长有一人多高,常年无人问津。 

去年的某一天早上,经过这条小路时,发现旁边的杂草被全部割倒了。当时也没有在意,以为是承包的绿化单位清除的。可是过了两天,我经过这条小路,远远地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弯腰撅屁股地在清理地上已经被晒干的杂草,有条不紊地把杂草堆放到小路南面旁边的空地上。 

老头身材瘦小,满头白发,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脸上爬满了皱纹,穿着一身旧衣服,卷着袖口,露出细细的胳膊,一双粗糙的手长满老茧,脚上穿着一双已经退了色的旧运动鞋。通过交谈才知道,老人姓蔡,今年已经85岁了,退休前和我同在上海市建四公司工作,只不过不是一个科室,他是老工人,我进单位晚,虽然都是家住浦东,但从来未接触过,所以并不认识他。他说:“我认识你,你是你们科室的工会主席,太极拳是跟你们的老书记学的。我经常每天早上在公司大院里,看见你和老书记打太极拳呢”。一点不错!自从担任工会主席,就和老书记在一个办公室,他看我身体瘦小、体质差,说打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叫我跟他学,从此我就爱上了太极拳

那段时间,每天经过那条小路,总会看到他老口的身影。他拿着一把小铁锹、老伴用铲子,弯着腰,一点一点地把砖头碎瓦费力地挖出来,放到随身带来的铁桶里。装了小半桶后,他就直起身,拎起铁桶,晃晃悠悠地迈着小步,到不远处堆垃圾的地方,把桶里的垃圾倒掉,回来再继续挖。

我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蔡师傅乐呵呵地告诉我:“垦荒啊。”

皱着眉头道“全都是砖头碎瓦,你们要弄到猴年马月啊?”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呗。反正我们老口有的是时间,又不急着用它。”蔡师傅不紧不慢地回答我

口经常是满脸汗水,挖完二、三米就回家休息去了。傍晚,老口又出现了,这回不是挖砖头碎瓦,而是从小路南面现在已经种了绿化、那时还是闲置的土地上挖来泥土,把上午已经挖好的低洼地用泥土填平。几天后已经挖了一、二十米,填好泥土。一边继续挖,一边开始栽种蔬菜。因为熟悉了,每次经过,经常都会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总会互相打个招呼。有时就忍不住地问他:“蔡师傅,都这么大年纪了,老口的退休工资都用不完,再说这些蔬菜也值不了多少钱啊?

他听了笑笑嘻嘻地地回答我:“是啊,现在什么都不缺,但喜欢找点事做,闲下来还真的不习惯。劳动活动筋骨、放松心情,这叫老有所乐。再说自己种的蔬菜不打药水,又新鲜,拿现在的时髦话说是纯天然的绿色蔬菜,吃起来放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经过日复一日不懈的劳作,近百米长的地就这样被老口全部翻好。根据不同季节,栽种不同品种的蔬菜。春夏栽种茄子、辣椒、豇豆、珍珠米、鸡毛菜、黄豆、丝瓜、黄瓜等;秋冬栽种芋艿、白菜、大蒜、胡萝卜等,品种繁多,且长势喜人。

东面路口就是公共厕所,化粪池离小路五、六米远。所以平时给蔬菜施肥都是拎着一只铁桶,到化粪池里去取,浇的是真正的有机肥。瓜果蔬菜自己吃不完就送给隔壁邻居、亲朋好友吃。

每次经过这条小路,看到旁边栽种的各种蔬菜,就不由得从内心发出赞叹:老口独具慧眼,原来那么不起眼的小地方,被他们发挥到了极致,经过精心打造,竟在螺蛳壳里做出这么一篇好文章。

上一篇: 七律•当下

下一篇: 故园寻旧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