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诗词   

期待白求恩

作者:秋野之芒 阅读:31 次更新:2025-08-15 举报

     

为抢救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负伤的八路军战士,白求恩在手术中不幸感染,终不治而亡。19391112日,白求恩去世。据说,为了替白求恩找一个不被日本鬼子蹂躏的理想安葬地,在白大夫去世的当晚,八路军战士扛着他的遗体翻山越岭,途径很多村落,当地的老百姓自发地跟着队伍,人越跟越多,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踏着厚厚的积雪,为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送完最后一程。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1935年在魁北克中心医院担任胸外科主任时,已是加拿大年薪最高的医生之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81月至19392月,白求恩率领医疗队在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行程750公里,做手术300余次。白求恩将医疗队建在离战场很近的地方,炮火、硝烟经常威胁着医生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八路军的生活环境、食品供应条件,与白求恩在加拿大稳定、舒适的生活保障根本无法比照。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白求恩的精神得到升华,他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曾在69小时内做了115例手术。此外,他每个月还要为《曼彻斯特卫报》写两篇文章,向国际社会宣传八路军的抗敌事迹。我们很小时候就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头发稀疏、精瘦的外国人,系着白布兜在中国北方抗日阵地简陋的帐篷里做手术。也许,日寇的炮弹就在离战地手术室不远处落下、轰响;也许,战场上拼刺刀的血腥味随风蔓延……但是,白求恩埋头于手术中,对帐篷外的炮声充耳不闻,一切为了救治八路军伤员,却将自己的生命与安全完全置之度外。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曾恳请把他当一挺机关枪使用,而当中国要给他每月发100元薪金时,他坚决不领受,白求恩先生将国际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从白求恩逝世到毛主席发表《纪念白求恩》一文,只相隔四十来天。毛主席说:我和白求恩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伟人正噙着泪光,以非常真诚的大白话诉说着与白求恩交往,且对于自己因事务繁忙只回过白求恩一封信的往事,所有对自己不满、不可原谅和这种无法补救、弥补的遗憾而带来的自责,让每个阅读者为之动心。十岁不到,我已把毛主席《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说倒背如流也不为过。

白求恩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无论战士还是首长,受了伤挂了彩,在他眼里都是一律平等的伤员。他对病人高度负责,对医护要求极高,而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缺医少药的现状又忧心忡忡。白求恩感染后高烧不退,转为败血症,那时若不是对症的药物稀缺,白求恩医生也许可以救活。虽然白求恩在中国不到两年,但他为中国反法西斯主义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夜以继日不仅全力救治伤员,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甚至到生命奄奄一息时,白求恩他还想着伤病员,想着把自己的打字机、毛毯、医用品等物品送出去,给八路军使用,给跟着他的小战士使用。

白求恩同志的不幸离去,是八路军的一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正义斗争事业的一大损失。白求恩是医学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榜样,他将工作做成事业,对事业的责任心、热忱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学习、仿照、承继的。毛主席专门撰文赞颂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总之,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要像白大夫那样,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

如果以后有机会上石家庄,一定要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凭吊白求恩,凭吊一个不仅被医生称道,而且被病人称道、被世界称道的一个真正伟大的医生,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写于20001

 

后记:20127月,随省局学习考察团抵达石家庄,因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凭吊白求恩,现在想来甚为遗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