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守正持中,行稳致远

作者:宋相炎 阅读:2 次更新:2025-08-12 举报

 守正持中,行稳致远

文/宋相炎(广东)


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秉持中正之道,做到脾气不能大于本事,财富和地位不能大于德行,欲望不能大于道德。唯有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行稳致远。


脾气不能大于本事,是一种理智与成熟的体现。本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学习积累而成的能力与才华。而脾气,则是情绪的失控,是弱者的“武器”。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不如意。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不辱使命,令廉颇自叹弗如。然而,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并未火冒三丈,以牙还牙,而是选择隐忍退让。他深知国家大义,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不能因个人意气而破坏将相和睦,影响国家安危。蔺相如凭借非凡的智慧与勇气立下大功,却能克制脾气,这份胸怀与理智令人钦佩。与之相反,那些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人,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不懂得,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谦逊平和的态度待人接物,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财富和地位不能大于德行,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财富与地位是社会对一个人成就的某种认可,但它们绝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德行,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底气与魅力所在。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高尚的德行赢得了世人的敬仰。春秋时期的季札,重诺守信,即使徐君已去世,仍将宝剑挂在其墓前,践行心中的承诺。他的财富与地位或许有限,但他的德行却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反观当下,一些人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他们虽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往往身败名裂。因为财富和地位如同过眼云烟,唯有德行才能伴随一生,成为永恒的财富。正如《大学》中所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应牢记这一古训,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让财富和地位与德行相匹配,方能心安理得,行之久远。


欲望不能大于道德,是对人性的坚守与约束。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推动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如果欲望不受道德的约束,就会如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将人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被欲望所左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官场的黑暗与腐败,回归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他克制了对功名利禄的欲望,遵循内心的道德准则,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真正的自由与安宁。与之相反,那些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违法乱纪,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因此,我们要学会在欲望与道德之间找到平衡,让欲望在道德的框架内合理释放,使人生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诱惑的旅程。脾气、财富、地位、欲望,这些都是旅途中的一道道关卡。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本事驾驭脾气,以德行承载财富和地位,以道德约束欲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守正持中,行稳致远,抵达成功的彼岸,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 署夏正盛敢立秋

下一篇: 幸福之光: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