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山西   

雷建平

存档:admin 阅读:134 次更新:2025-08-09 举报

雷建平,男,汉族,山西中阳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山西省中阳县财政支付中心,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散文《我的母亲》先后获"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在《中国散文网》《诗词散文世界》等媒体发表诗文百余篇,作品入选《2021年度全国文学精品选》、《中国当代诗词典藏》、《中国当代诗词典藏》,2025年获“第一届‘长河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主编了与众不同、全国少有的《雷氏家谱》,主持修建了文化底蕴深厚、吕梁唯一的迎贤公园。

 

人物经历 

雷建平1971年8月18日出生于山西省中阳县暖泉镇雷家庄村,1995年毕业于山西省吕梁地区会计学校审计专业,同年参加工作,2007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函授学院,2009年取得中级会计师。早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家庭教育,多次受邀主讲家庭教育新理念;2001年起扎根基层财政系统,兼具公职人员的务实作风与文艺创作者的浪漫情怀。他长期服务于家乡山西中阳,将日常点滴融入文学创作,尤其以亲情为主题的作品见长(如散文《我的母亲》)。生活中,他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推动者,通过主编家族典籍、修建文化地标等方式,展现对乡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传承责任感。

 

目录

主要贡献

. 文化工程创新

1、编纂《雷氏家谱》:突破传统族谱模式,打造全国罕见的特色家谱,系统梳理家族历史脉络,融合民俗研究与文献价值,成为地域文化研究的珍贵资料。特色有:

A. 平等性革新传统观念

- 突破以官位、财富评判价值的惯例,拒绝收录任何个人或编委的照片及简历(包括主编自身),真正实现人格尊严的普惠化表达,体现了对家族成员纯粹的人文关怀。

B. 创新性技术突破

- 空间压缩艺术:将复杂的四五十张世系图整合于1米长的双面纸张,通过视觉逻辑重构实现父子、兄弟、辈分关系的瞬时辨识,堪称族谱设计的拓扑学典范。

- 分户表革命:采用独创表格系统,既保证信息密度又兼顾可读性,使支系脉络如网状结构般清晰展开。

C. 完整性极致追求

- 实施六轮大规模资料普查,对解放后出生者实行“零空白”政策,出生日期精确至日。典型事件如为核实三个女婿生辰,跋涉数百公里至永和县,展现“宁缺毋滥”的考据态度。

D. 文学性文化赋能

- 文本创作融合诗赋典故与现代语境,在保持古典韵律美的同时注入励志内核。每个用词历经月余推敲,力求达到“一字千金”的艺术水准,既承袭文脉又经得起历史检验。

E. **前瞻性遗产管理**

2、- 采用锁线精装、烫金工艺及特种纸张,在控制成本前提下实现藏书级制作标准。同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省、市、县等权威机构多节点备份,形成抗风险的文化保险机制,即使遭遇战乱灾害仍可溯源复现。建设迎贤公园:主导设计并落成吕梁地区独有的文化主题公园,公园位于他的家乡雷家庄村,以木亭、碑刻、牡丹花等形式弘扬贤德精神,为群众提供兼具美学与教育功能的公共空间,其文化密码与建造哲学为:

A. 布局中的易理智慧

- 整体架构暗合周易震卦(象征新生与变革),将亭台轩榭、石刻按八卦方位排布,形成动态平衡的能量场域;硬化路面选用花岗岩贴面,既坚固耐用又暗喻基业长青。

- 文化符号渗透:每处建筑均承载特定寓意——如望贤亭取“见贤思齐”之意,成为道德标杆的物化象征。

B. 设计符号学解码

- 望贤亭构造玄机:俄罗斯樟子松材质寓意坚韧品格,江西匠人铺设的青瓦则代表南北工艺交融;其悬浮式基座打破重力束缚感,隐喻思想自由升腾。

- 石鼎哲学意象:牡丹坡巅的青石巨鼎镌刻“问鼎贤路”,以器物之重诠释进取精神;S形路设计巧妙转化自然地形为人生隐喻,将物理障碍转化为精神试炼场。

- 晚霞红石三重叙事:4吨天然奇石正面作书卷造型展示发展规划,背面铭刻村赋颂扬风土人情,侧绘千年牡丹寓意富贵绵长,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叙事的三维对话。

C. 公廉建设的范式转型

- 主持者雷建平践行“三无原则”(不取分文报酬、不计个人开支、不设中间环节),通过透明化财务公示系统消除腐败空间。项目资金缺口由个人垫付填补,却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路径。

- 此模式颠覆传统公共工程的利益链条,证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道德自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乡村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廉洁样本。

.文学创作成就

在《中国散文网》《诗词散文世界》等平台发表诗文百余篇,内容多聚焦乡土记忆与人文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代表作《我的母亲》以细腻笔触刻画母爱,引发广泛共鸣。

.跨领域荣誉

不仅深耕文学,还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2025年凭借书法作品荣获“第一届’长河杯‘全国大赛”二等奖,展现多元艺术才华。

获奖记录 

散文《我的母亲》2018年5月荣获“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散文《我的母亲》2021年11月荣获“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

书法作品2025年5月荣获“第一届‘长河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人物评价

 

雷建平以公职人员身份为根基,以文学艺术为羽翼,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持续输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实现了职业使命与个人理想的完美交融。他的跨界成就不仅丰富了个人履历,更为县域文化建设树立了标杆。

他以独特的人生轨迹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文化担当——左手算盘精打细算民生账目,右手妙笔彩绘巧书精神家园,在公共服务与艺术追求间架起一座桥梁。

 

读者评论

 

母亲的多面孔。雷建平记忆中的母亲在文革时期用啃猪骨头的谎言掩饰对孩子的疼爱,寒夜为发烧的儿子缝补到鸡鸣,背柴时摔进沟渠仍默默扛起柴捆,这些布满老茧的细节印证着:中国农村母亲不是符号化的奉献者,而是用伤痕在黄土地上书写生命诗篇的真人。

上一篇: 梅头烽火

下一篇: 纳*凉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