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白果坝大洞的历史变迁
探索白果坝大洞的历史变迁
文/周国顺
在鄂西大地的群山褶皱里,白果坝大洞犹如一部镌刻在岩层中的史书,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从古代先民熬硝的烟火,到公社时期的集会喧嚣;从露天电影院的光影流转,到现代酒文化的醇厚沉淀,这座洞穴用独特的语言,诉说着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动人故事。
白果坝大洞坐落在原省道椒石公路坎下的白果坝集镇,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出口,东为白果坝大洞,西称獠牙坑。洞体长且洞腔宽阔,洞顶呈穹窿形,平均高度10至20米,最高处达60余米;洞底平均宽度10至30米,最宽处竟达180米。洞内曲折蜿蜒,支洞如织,洞套洞、洞连洞,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庞大的地下世界。
一、历史长河中的生产印记早在久远的年代,白果坝大洞就已被人们开发利用。当时,洞内遍布熬硝设施,硝池、灶台整齐排列,工人们在这里将天然矿物转化为硝石,用于制作火药。洞内烟雾缭绕,火光摇曳,叮叮当当的劳作声日夜不息,一派繁忙景象。后来,随着生产需求的变化,铁匠铺在洞内安家落户,铁锤与铁砧的撞击声,为洞穴增添了别样的韵律。工匠们在这里锻造农具、打造生活用品,为周边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集体记忆中的文化殿堂 20世纪中叶,白果坝大洞迎来了新的使命。人民公社时期,宽敞的洞厅摇身一变,成为了白果坝公社的大会礼堂。每逢重要集会,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洞厅内人头攒动,人们在这里聆听政策宣讲、讨论生产计划,共商发展大计。 到了70年代初,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传入白果坝。人们在大洞门口砌起高墙,将洞厅修整成梯级平台,搭建起简易的电影院。每当夜幕降临,电影放映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周边村民纷纷赶来。洞口外,人们排起长队,手中攥着一角钱的电影票,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洞内,银幕上光影闪烁,或惊险刺激的战斗场面,或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让观众们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段时期,白果坝大洞成为了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无数人的欢乐与回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初电影放映逐渐停止。大洞又一次转换角色,先是被用作存放农具、杂物的仓库,后来有人利用其空间优势,将其改造成牛栏,饲养牲畜。曾经热闹非凡的文化殿堂,在岁月的洗礼下,渐渐归于沉寂。
三、獠牙坑的隐秘往事与白果坝大洞紧密相连的獠牙坑,同样有着独特的故事。这是一个巨大的天坑,洞口方圆五六百平方米,垂直向下四十余米,三方是悬崖峭壁,荆棘藤萝垂挂,只有临街道一方是陡峭的陡坡,人们沿着“之”字形简易小路艰难通行。洞口上方的石笋形态怪异,龇牙咧嘴,“獠牙坑”之名由此而来。 在电影放映的年代,獠牙坑成为了一些“机灵鬼”的秘密通道。为了省下一角钱的电影票,许多人冒险穿越獠牙坑,悄悄靠近洞口,偷窥银幕上的光影世界。然而,洞内地形复杂,黑暗笼罩,危险无处不在。曾有两人在除夕之夜摸进獠牙坑偷看电影,却不幸迷失方向。电影散场后,家人迟迟不见他们归来,心急如焚。村民们紧急动员,组成庞大的搜救队伍,手持火把,在漆黑的洞穴中四处寻找。经过漫长的一夜,直到次日午后,才终于在洞穴深处找到了迷途的两人。这次事件让人们对獠牙坑的危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记忆片段。 电影停映后,獠牙坑逐渐被人们遗忘,沦为垃圾倾倒之地。尽管村支两委多次制止,但仍有人贪图方便,偷偷将垃圾倒入其中。久而久之,原本神秘的天坑被垃圾填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村支两委不得不出资,请来挖掘机清理垃圾,并在陡坡上砌起高墙,才让獠牙坑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四、现代转型:从洞穴到百里洞藏 2019年4月,湖北省土家妹酒业有限公司的入驻,为白果坝大洞带来了新的生机。公司看中了洞穴独特的环境条件,决定将其打造成洞藏酒基地。 改造工程首先从洞门口开始。大洞四周因公路修建开山炸石,乱石堆积如山。公司清理乱石,平整土地,在洞口外修建广场、办公室、舞台等设施。针对洞口矮小的问题,通过清理洞底、深挖地基,拓展洞内空间,并在入洞处砌墙设门,刻上“百里洞藏”四个大字。为了方便游客识别,又先后修建牌楼和高大的门楼,近十二米高的城墙矗立洞口,三层仿古建筑气势恢宏,成为白果坝的新地标。 獠牙坑的改造同样独具匠心。坑底分岔处,开凿出三百平方米的场坝,铺设水磨石;通往主洞的支洞修建城墙,设门洞、办公室和楼梯间;另一个支洞洞口的石墙用于绘制墙画,增添酒文化氛围;临街陡坡修建“之”字形石梯,保障通行安全。 洞内修路是改造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洞内地形复杂,高低起伏,为了保护洞内石笋、石花、钟乳石等景观,不能使用炸药开山,只能依靠挖掘机缓慢作业。遇到胶泥地段,施工更是艰难。通往獠牙坑的支洞狭窄,无法使用机械,全靠人工修建台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修通道路,并对路面进行硬化、防滑处理,对洞体进行装饰美化。 同时,公司在洞内安装灯光、建设藏酒平台。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打造了多个“藏酒小区”,如马鞍山下的台阶式藏酒区、千丘田的农家院落式藏酒区、大沙坝的大型藏酒区等。如今,洞内酒坛林立,整齐排列,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五、未来展望如今的白果坝大洞,已成功转型为百里洞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旅游名片。然而,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湖北省土家妹酒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未来,将在洞内铺设30公里水泥硬化道路,构建40万平方米藏酒平台,完善灯光、通风、消防等配套设施;在洞外修建综合办公大楼、高档接待中心等,打造洞藏酒展销厅、农产品展销厅;同时,对周边流域进行环境整治,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保护性开发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从古代的生产场所,到现代的特色产业基地,白果坝大洞历经数百年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它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白果坝人民的集体记忆,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古老的洞穴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下一篇: 林富琴向骑在牛背上的肖老师致敬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