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无悔
一腔热血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外婆的周年祭日快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军营,我只能向着家乡的方向在心里默默祈祷,愿她老人家能含笑九泉。外婆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可万万没有料到,在我们姐弟四人都没有成器之前她却突然驾鹤西游。回想外婆的恩情和父母的操劳,时时叫人感动。19岁了,也完全应该替家人着想了。高中时会考成绩还不错,高考却名落孙山,这将永远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既然满腔激情来到部队,就应该实现人生最大理想——考取军校,成就一番军旅事业。
不过,天有天意,人有人愿。我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生活中只有书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书海中寻求活着的证据。人活着总该为点东西!刻苦训练,努力学好专业技术,即使天不遂人意也可为复员以后的谋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为走完坎坷的人生道路埋下伏笔。
此时已是春天,徐州市铜山县拉犁山中的桃花开得正艳,麦苗正吐着嫩绿,小雨之后更显得清新可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知为啥,心情不太好。总感到时间老人在催我加快远洋航程的速度!虽然离开了学校,我那颗对知识如醉如痴的心却不愿沉落,训练之余,我全部用来看书。我总希望通过读书,在自己幼稚而单纯的心灵上保留一片绿洲。
“三百六十五里的路哟,越过春夏秋冬,岂能让他虚度……”这首富有哲理的歌曲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记得迈进军营门槛时,心中就暗下了决心:青春年华,决不荒废!没考上大学的折磨使我的心情有些痛苦,虽然某位诗人说:“忘却是一种美丽”,可事实往往相反,怎么也忘却不了。紧张艰苦的新兵连生活曾使我那高昂的“理想之歌”低沉下来。刚打开书本要记几个 ABCD,偏巧集合点名哨声响起;刚要试写一首绮丽小诗或默写欧姆定律公式,碰巧内务卫生检查开始;有时一封信更是写几次才好,中间总被隔断在串串哨声中。休息日,不仅要抵抗电视和录像的诱惑,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荷。不错,随大流,同步运行多逍遥自在!然而,“三百六十五里路,岂能让它虚度”的信念在激励着我。
“三百六十五里路,从少年到白头,执着追求……”是啊,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我愿意“衣带渐宽终不悔”,决不为伊消得人憔悴,用知识充实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写于1993年3月27日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300余篇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出版散文集《走出中原盆地》。
上一篇: 轻轻挥手间,依依母校情
下一篇: 思念外婆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