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赶考路上续写新篇

作者:谭希诗 阅读:447 次更新:2023-06-23 举报

带着红色的印痕,揣着久久的眷恋,孕育着无限的向往,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我来到了红色的老区,革命的圣地—西柏坡。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道整洁干净、人们热情朴实,山水清馨透彻,国旗高高悬挂。据说这就是老区固有的本色,不带半点虚伪和炫耀。

当年,毛泽东就在这个曾经被誉为世界上最简陋、最小的指挥所,指挥了世界上最为大型、最为惨烈、最为壮观的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也是在这里,宣告了蒋家王朝在中国的彻底覆灭,新中国也是从这里,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强盛和辉煌。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河北省平山县中部低山区的一个村庄,现在已成为西柏坡镇,距平山县城40公里,距石家庄市70公里。

当我跨进西柏坡纪念馆,犹如走进了硝烟弥漫的历史画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我情不自禁的探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复原着老一辈革命家那种怀揣民族大义、胸装天下的民族之魂的记忆。

当气势磅礴的红色铁流,穿越于硝烟弥漫的陕北高原,横渡滔滔翻滚汹涌澎拜的黄河,翻越千里纵横的太行山脉,来到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后,西柏坡的名字便注定的被载入了史册,连同西柏坡的精神一同走进人们的脑海,驻足在人们的心房,从此西柏坡便名声鹊起,杨威神州,成为所有目光的聚焦地。从秋收起义的星星之火到井冈山的旌旗在望;从长征路上的艰苦跋涉到延安窑洞的彻夜灯火,当解放战争的交响乐曲演奏到战略决战的美妙乐章,西柏坡便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这一美妙乐章的关键音符,这音符震撼着神州大地,这音符是新中国诞生的前奏。

走在展厅里,沿着时间的隧道,穿越漫长的时光,我仿佛听见历史在发言,领袖在说话。那一张张发黄的文件,曾在黑暗中燃起熊熊的火炬,给多少迷失方向的人们指明了前行的路径;那一卷卷小小的地图,曾是当年领袖们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决胜千里的最好的见证;那一幅幅尘迹斑斑的照片,无不闪烁着战斗的光环。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很难有人做出准确的回答,而我却仿佛在这于无声处中听到了惊雷的震撼,那是一种生命的震撼,是一种灵魂的震撼,在这震撼中,我更感受到了一种洗礼后的重生。

莫要感叹这里指挥所的狭小,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亲自导演了三大战役的千古绝唱,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使蒋介石损兵折将,将其主力部队打得精光,三大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迎来了新中国诞生的曙光。正如陈毅元帅所讲的那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支持的结果,是独轮车推出的辉煌。毛泽东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正确思想,则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法宝和决定力量。烈烈长风卷起民族的热望,翻身的激情燃起胜利的火光,民族解放,人民当家的历史洪流已势在必行,锐不可当。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毛泽东以非凡的气势、超前的胆略,预言家的神态,向夺取政权后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他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不要以为吃惯了野菜,就会对佳肴不动心;不要以为听惯了敌人的谩骂,就能经受住它们的吹捧;不要以为翻过了雪山草地,就一定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不要以为穿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就一定能战胜不拿枪的敌人。他谆谆的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以身作则,同时也为了让人民对新生政权充满信心,他还作出了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种未雨绸谬,这种远见卓识,从理论和精神上,为我们新生政权的贪腐搭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走在进京的赶考的路上,当人们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路欢声笑语时,只有毛泽东一人紧缩眉头,表情凝重,他思索更多的是,如何让“赶考”成功,如何让红色政权永不变色。后来的实践证明,他们的这次赶考获得了满分,尽管红色政权也曾经受过多次的风雨洗礼,但依然坚如磐石。

  毛泽东当年的赶考已经过去,先辈们的考卷已用无可争辩的事实为我们做出了效仿的楷模。如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的优良传统,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全国人民,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和航天事业,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特别是党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引领下,反腐倡廉,正本清源,传承党史,永跟党走,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实现了九天之上可揽月,五洋之下可捉鳖,高铁速度领跑世界,北斗卫星为世界导航,一带一路让世界共赢,命运共同体让全球看到中国的伟大胸怀。*已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让中国笑傲世界。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学习新中国史,他在多种场合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希望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深刻哲理,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和要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新的赶考路上续写新篇。

     作者简介:谭希诗,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长河诗刊签约作家《盛京文学网》现代诗歌编审,万泉河文学社副社长、紫不语文学社副社长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石油作协会员,沈阳市作协会员,西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出版个人诗集《心韵诗情》。电话18791872888通联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仁和家园43单元402


上一篇: 又是一年夏花时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