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读懂了你一定会收获匪浅
熟悉的唐诗的朋友都知道,唐诗不像宋词,它更多的还是以抒情为主,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境,还有对于事物最真切的感知;不过宋诗不一样,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哲理,虽然后世对于宋诗褒贬不一,认为它失去了诗歌的神韵。其实无论是抒情,还是哲理,那都是传统文化的骄傲。

唐诗尽管比较单一,不过到了李白的笔下,那就变得不一样,很多的作品不仅抒情,同时那种哲理也是很深刻,特别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这首诗也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激励了无数的读者,让我们从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一个人可能会受很多的苦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一定是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的困难。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能够写出如此有气势,而且还充满哲理的作品,其实正是由于他当时深受打击,由于马上就要离开长安,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刚到长安时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可以实现人生理想,但是当时的唐玄宗好像对他并不感兴趣,只是把他放在身边,让他不停地写诗赞美杨贵妃,这对于李白来说那是无法容忍,他也不屑于写那些溜须拍马的诗,最终写下了一首充满讽刺的诗,从而被人弹劾,不仅所赐的黄金还回,另外在长安再也没有机会。

李白这首诗写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当时很多的朋友来送别,喝过了几杯酒之后,他随口吟诵出了这首诗,让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他过人的才华,同时也理解了他为什么会能够写出如此有气势的作品,虽然现实中遭受了打击,但是对于李白来说,尽管在生活中遭受了无数的打击,但是他依旧坚强,并不会畏惧这苦难,还有生活所给予他的磨难。
开篇的四句先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还有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正是由于要离开长安了,对于李白来说多少还是有一些伤感,所以面对酒桌上的山珍海味,却是没有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无法下咽,尽管这些食物很贵重,值很多的钱,但是此时的他很悲伤,从而写得极为伤感,每一句都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

中间的四句又是笔锋一转,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想要渡过黄河,可是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想要去登太行山,可是风雪把山封住了。在这里李白正是告诉了许多人,原本他是有远大的志向,可是现在却没有用武之地,这怎能不让人悲伤?只能是闲来像姜太公一样出门去到小溪边钓鱼,又像是伊尹那样做梦,乘船经过日出的地方。这几句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诗人的无奈。

最后几句写得就更为有趣,也更加的有哲理,人生道路很难,非常艰难,岐路纷杂,可是如今我又身在何处?特别是最后两句,写得就更为有感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其实是安慰了自己,一定要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机会一定总会来到,到了那个时候就扬起征帆,独自横渡沧海。
李白的诗总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而且在这首诗中,他正是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还有对于未来的展望,以一种很悲情的口吻娓娓道来,从而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相信一定是会受益终生。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诗,开篇的第一句就令人惊艳,整首诗都是名句》
苏轼的诗写得很深刻,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名句,这些诗句深入人心,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那都是脍炙人口,这些作品都是写得很唯美,也很是深刻,看似很普通,其实是充满了哲理,对于我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才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会有启事......
唐诗和宋词其实是有区别,前者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哲理,而后者更多的还是侧重于抒情,苏轼的诗不仅很抒情,同时哲理也很深刻,与大家分享苏轼另一首经典之作,也就是这首《和董传留别》,这也是苏轼众多作品中比较有趣的一首诗,通篇写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仅仅是开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惊艳。
《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的才华在北宋无人能及,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把宋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了唐诗的艺术水准;而他的诗也是别出心裁,写得极为唯美,也很是有趣,在这首《和董传留别》一诗中,每一句都是经典,让我们见识到了他过人的才华,还有独特的才情。整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又写得很深刻,正是告诉了世人,一个人只有才华,那么自然就会与众不同。
其实,我们读了苏轼这首诗就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赚钱,把钱当成生命的唯一,那是不可能会快乐,也不可能会有气质,只有去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肚子里有墨水,那么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也活得比别人更充实。

苏轼写这首诗时正好被贬到凤翔,在那里结交了董传,两个人在文学上惺惺相惜,但是董传穷困潦倒,不过由于他学问很深,看上去很有气质,所以苏轼在离开凤翔时,写下这首诗赠送给了对方,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欣赏,还有对于他学问的肯定,可见对于苏轼来说,一个人有才华的人,他即使是很贫穷,那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照样有着一种高贵的气质。

首联和颔联写得很有趣,而且开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惊艳,虽然你很贫穷,穿着精布大衣,看上去秀邋遢,但是由于你胸中有学问,那气质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光彩照人。由于你不喜欢伴着那些穷酸过一辈子清苦的日子,所以决定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几句写得很有趣,也把董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颈联和尾联写得就更加有趣,也更加生动,在这里诗人还引用了唐朝诗人孟郊的典故,可能熟悉唐诗的朋友都知道孟郊在40登科后,写下了一首经典的《登科后》,表达出了自己喜悦的心情,那苏轼在这里这么一引用,也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虽然你无法像孟郊那样可以买马游长安,但是却有机会选择“择婿车”,从而让自己眼花缭乱。得意的时候可以夸耀世俗,看到诏书里面用黑字写着你的名字。

苏轼在这首《和董传留别》中,以一种很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朋友当时的情形,还有远大的人生抱负,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使得这首诗很是独特,读来也是朗朗上口,特别是其中的那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了今天,读懂了你仍然收益匪浅。
上一篇: 生命与价值(35)
下一篇: 现代诗:写给故乡的十四行之六十九【白童】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