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袭 阳 明 堡
1937年10月10日,当刘伯承师长率八路军第129师769团,为配合八路军第115师侧击由晋北南犯之敌、进抵五台县东治时,经雁门关南犯的日军已陷代县、原平,正向忻口进犯;经保定南犯的日军已陷石家庄,正向娘子关进犯,太原已处于晋北、晋东两路日军钳击之中,山西已成为华北日军的主攻方向。
尽管日军来势凶猛、盛气凌人,但是他们由大同经朔县至宁武和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以及由张家口至代县间的交通均被八路军第115、第120师部队多次切断。进攻忻口日军的后勤供应受阻。
在此情况下,第129师奉命以第769团向原平东北山区挺进,执行侧击南犯敌人后方的任务。当部队到达指定地区后,769团发现代县、阳明堡、崞县等处均驻有日军,并以阳明堡机场为其前进机场,轮番出动飞机轰炸忻口、太原的国民党军。
当时,正处于全面抗战初期,日军未遭受过严重打击,思想麻痹、警戒疏忽,769团团长陈锡联遂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夜袭前,该团干部亲自带队到滹沱河边查清敌军机场情况,发现该处停放敌机24架,敌军警卫部队约200余人,机场只有一些简单的掩体和掩蔽部。
据此,769团作出了以下战部署:以第3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炸毁敌机,以第1营袭扰崞县、钳制崞县之敌,以第2营(欠第7、第8连)为团预备队,和团指挥所位于苏龙口北侧地区,并以第8连位于王董堡破坏阳明堡西南之交通、保障第3营后方的安全,团属迫击炮连置于滹沱河边、对第3营进行火力支援。
10月19日夜,各部队分别行动。第3营在营长赵崇德的率领下,偷渡滹沱河,以第9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之敌,以第10、第11连组成突击队秘密进入飞机场,第10连由机场西面突击歼灭敌警卫部队、掩护第11连安全,第11连由机场东面突击直接摧毁敌机,以第12连作为营预备队。
赵崇德率第11连隐蔽进入机场距敌军机群约30米时,均未被敌军发觉,进入机场向敌军警卫部队接近的第10连,不幸被敌军发觉。第10、第11连遂按预定计划由奇袭转为猛攻,一路打退敌军多次反扑,一路扑向敌军机群、予以猛烈火力袭击,并将集束手榴弹塞入机舱,敌军机群顿时爆炸起火。
担任突击任务的第3营,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的能攻善守、以夜战见长的部队,曾被授予“以一胜百”的奖旗。战斗中,他们避开敌军警卫部队驻守的机场北端,从机场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被敌军发觉后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当敌机被集束手榴弹炸毁后,敌警卫分队疯狂反扑时,3营战士则以飞机残骸为掩蔽与敌人进行3次肉搏、达1小时之久,尔后迅速撤出战斗。
这场战斗将24架敌机全部焚毁,并歼灭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战斗中,3营伤亡指战员30余人,赵崇德营长以身殉职、英勇牺牲。
这一机动果敢的袭击战斗,是129师在抗日战场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给全师将士以极大的鼓舞,使猖狂进攻的日军在急欲夺取忻口之际,丧失了空中的突击力量,使其不得不以相当兵力加强后方守备,大大地牵制了敌人、有力地援助了国民党军正面作战。
这一战斗的胜利,与八路军第115、第120师在晋北的积极作战相配合,不仅暂时稳定了晋北的战局,而且增强了全国军民对敌后游击战争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的声威。
作者:胡遵远,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 秋水伊人
下一篇: 我拿生命赌中国“赢”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