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念人经典作品《南国三部曲》的现实意义
当代作家念人著《南国三部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九十年代,该作品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老作家、学者、评论家魏巍、肖衍庆,称该作品为“无产阶级新文艺代表作”“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
念人著《南国三部曲》分别由《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愤怒的玉兰》所组成。《泪洒珠江》主要描写陕北女大学毕业生刘静,毕业就失业,她南下广东寻找大学时代的恋人吴星,从而演绎出一幕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故事;《哭泣的白云山》主要是描写工人李如山,下岗后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悲惨遭遇,他以自己的壮烈行为,控诉社会不公腐败现象,无不使人心灵震撼;《愤怒的玉兰》主要描写莫老爷,毅然决定辞掉副处级公务员职务,回到家乡帮助农民开展保卫土地斗争的故事。主人公与腐败分子斗争精神,令人鼓舞。如果说《泪洒珠江》写改开时代妇女的命运,《哭泣的白云山》写普通工人的命运,那么,《愤怒的玉兰》则是写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的命运。通过这三种人群命运问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资本社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性认识。
念人著《南国三部曲》在网上发布后,获得众所瞩目,其成功除教授、学者、评论家所评说的之外,《南国三部曲》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作品,现实主义代表作,具备如下三个方面:
一、作品题材好
《南国三部曲》所含及主人公刘静、李如山、莫老爷;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低层群体。然而,《南国三部曲》之所以成为经典,该作品主要是抓住了当时社会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当时社会最大的矛盾,如毕业就失业、下岗潮、城乡冲突和司法腐败,并通过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的结合,将个人命运问题提升到社会普遍性议题,刷新了新时期尚无这方面题材纪录,成为左翼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品题材切合现实,说出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心声,使作品获得成功。
二、作品手法新
《南国三部曲》作品是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生活背景,通过女大学生刘静的爱情悲剧,下岗工人李如山家庭的悲惨遭遇,与基层干部莫老爷组织农民与腐败分子进行曲折复杂的斗争,直接映射出改开初期的尖锐社会矛盾。作者在构思写作手法上采用三突破:一、单纯爱情描写的突破;把个人爱情与社会联系起来,开创性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结合;二、人物形象塑造突破;采用精典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现实富有生活化和典型化。为作品带来了新鲜感,使作品更具有深度,有大格局,把主题思想提升到更高档次;三、作品手法突破;作品在写作手法上,采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将个人爱情悲剧置于时代洪流之中,突破了过去以现实主义单一表现爱情的传统手法,并颠覆了八十年代传统伤痕文学对历史创伤的书写,从历史创伤方面引向揭露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问题。如《泪洒珠江》在爱情描写上,采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超越传统通俗爱情小说范畴,不仅成为探讨社会公平样本,且增加了作品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
三、作品影响大
《南国三部曲》一问世,犹如在大沙漠中遇到绿洲一样,在短短时间内,点击率超越100多万之众,评论达200多人次,近百家网站转载,刷新了纪录。老作家魏巍、学者肖衍庆称为是“无产阶级新文艺代表作;”“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评论家田木在《一手擦干泪水一手攥紧拳头》一文中说:“就其时代性与开创性来看,《哭泣的白云山》似可以同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两相媲美。在小说《药》里,打破人物命运封闭结构的是烈士夏瑜坟头上红白相间的一个花环。而小说《哭泣的白云山》中,那个一闪而过的的士司机,则充当了冲破浓重黑暗的一个‘亮点’,一个希望之所在,这样安排情节,可谓韵味深长。”
从全国知名作家、学者、教授、评论家所评论来看,《南国三部曲》确实名符其实,作品影响较大。荣获全国第一届原创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以丁玲、魏巍、林默涵、肖衍庆、李定凯为会长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曾经多次在京举行《南国三部曲》系列文学研讨会,肯定了《南国三部曲》现实意义,新时代人民文艺典范,为《南国三部曲》奠定了文学历史地位,使《南国三部曲》成为新时期不可代替的经典之作。
(作者:晚秋)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