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截断,那座“桥”

作者:陈水河 阅读:15 次更新:2025-09-02 举报

 《兰溪的债》


暮色像一块湿布,裹住了省城。李静划掉账本上最后一笔应付款,颈椎发出轻微的呻吟。窗外霓虹初上,她却想起兰溪的黄昏——这个时候,河边的石板路该响起归家的脚步声了。


手机屏幕在灰暗中亮起。不是生意伙伴,是兰溪的堂姑。六十秒的语音方阵,沉甸甸地压在她指尖。


“静静呀,你表弟新房装修……就差个空调。兰溪的夏天你是知道的,热得人淌油。你如今在省城立住脚了,指头缝里漏一点,就够我们喘口气了……”


“立住脚”。李静环顾这间六十平米的公寓,房贷还要还十五年。她的服装厂上个月刚裁掉三个老师傅,机器声都稀疏了。


可这些,在兰溪人眼里,都被“省城”二字镀了金。自从十年前买下这套房,她就成了老家人口中的“能人”。


能人就要搭桥。


表哥的儿子要进私立初中,她赔着笑脸求人请客;堂姐夫妻闹离婚,她连夜开车回兰溪当说客,听着两边的怨毒,自己咽下满嘴苦涩;亲舅舅买车差八万,她二话不说转了账。母亲说:血亲债,不写契。


桥就得承重,就得让人踩着过。她甚至品出一丝被需要的暖意,那是她离开兰溪后,重新获得的认可。


这错觉,去年冬天被母亲的病历单撕得粉碎。手术费像一道深壑,她填不满。第一次,她向那些她渡过的亲人,伸出了手。


回响让她心寒。表哥说儿子补习费太贵;堂姐哭诉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最伤人的是舅舅,电话那头顿了半天,嗓门猛地拔高:“静静!你别说笑!你省城房子一平方够我买辆车了!我们这点碎银子,拿不出手啊!”


那一刻,桥塌了。没有声响,只有彻骨的静。她坐在黑暗里,觉得二十七楼的高度让人眩晕。


病了一场后,她给母亲去了电话,声音是退烧后的干涩:“妈,以后的亲情债,我背不动了。”


堂姑的电话又来的时候,窗外正下着雨。


“静静,空调……”


“姑,”李静打断她,声音稳得像老桥石墩,“我的钱都压在货上,周转不开。”


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是尖锐的诧异:“你……你这孩子,这点忙都不帮?可是自家人!”


“就是自家人,”李静看着雨线划窗,“才更该体谅我的难处。”


她先挂了电话。手心的汗凉了,心却奇异地落定了。


后来,表哥的儿子自己考上了学校;堂姐夫妻没离,日子磕绊着过;舅舅的车贷也解决了。世界没有因为一座桥的倒塌而停滞。


电话少了,但偶尔响起,那头会先问:“静静,你自己身体好不好?”然后才聊些家常。


李静有时还会想起兰溪。她不再是那座被踩踏的桥,但故乡的烟雨终于穿透层层迷雾,落在了她真实的生命里。


风停雨歇,水波不兴。温饱之后,人最先该饱足的,或许是说“不”的勇气。债还清了,人才真正立住脚。

上一篇: 截断那“桥”

下一篇: 沁园春.钢铁洪流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这是《温饱的恍惚(系列小小说一)》 陈水河 09-02
原标题是“兰溪的债”。请编辑审阅时,可删除。 陈水河 09-02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