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人在秋天如登仙(散文)

作者:阿丘哥哥 阅读:5 次更新:2025-08-29 举报

 人在天如登仙(散文)

邱晓辉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望穿秋水金风凉嗖。 古道残阳凝雁影,荒村暮霭锁乡愁。 霜侵翠柏枝枝瘦,露染丹枫叶叶愁。 岁月如流人易老,凭栏对月意难休。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望穿秋水金风凉嗖。 野径黄花铺锦绣,寒塘白鹭立汀洲。 云边落日霞千缕,树杪归鸦噪几丘。 最是一年佳景处,丹青难绘此中幽。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望穿秋水金风凉嗖。天地间忽而改换了颜色,褪去夏的燥热与喧嚣,披上一层澹荡澄澈的气象。这秋风,不似春风那般殷勤卖弄,亦不似夏风那般热烈张狂,更不似冬风那般凛冽肃杀。它自有一种清瘦的品格,徐徐地来,掠过山峦,拂过水面,钻入人的衣袖,叫人蓦地感到一阵微凉,却又无比爽利。

​​山色​​便在这风中悄然转变。先是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枫叶红于二月花,远远看去,就像火焰在滚动。继而,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落叶纷纷,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盈地旋转。最终,千山褪尽了树叶,显得格外瘦削萧索。漫步林间,脚下是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便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地铺散下去,掩盖了倾斜盘旋至山顶的小径。那飘落的叶子,在空中飘飘悠悠,忽高忽低,如同在空中轻歌曼舞。

​​水韵​​亦因秋而别有韵味。秋水共长天一色,湖水碧蓝,愈发显得宁静而温柔。秋水盈盈,凉丝丝的秋风吹拂过水面,泛起鱼鳞般的微波。秋雨落后,留下一地纷花的心伤;雨水中飘着泪水的味道。那雨,悄然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密密地斜织着,为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平添几分凄凉幽怨。待到雨霁初晴,水落下去,泽国呈现出它的秋容,更显清澈明净。

​​秋日的天空​​,总是一尘不染,晶莹透明。蔚蓝色的天空,宛如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被秋风抹拭得洁净而美丽。团团白云像弹好的羊毛,慢慢地飘浮着。时而天高云淡,云絮缓缓飘移;时而“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在这般廓然空阔的秋日里,时常可见“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别致景观,那鹤儿载着诗情,一同遨游至碧霄云外。

​​秋日的田野​​,则是一派​​丰收的欢腾​​。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金波。果园中,柿子树上挂着一个个红似火焰的小灯笼,像一个个吃饱了的小娃娃;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石榴笑了,露出了红里透亮的牙齿。农人们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然而,秋的深意,又岂止于眼前的景致与收获?它更牵动着千古的​​情思与哲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让秋承载了太多的哀怨、愁绪、思念与牵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引人思绪万千。望穿秋水,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着盼望的殷切。秋雨绵绵,敲打着窗棂,也敲打在孤寂的心上。那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星光明亮而发红,更显得幽静深邃,引人遐思。

但也有如刘禹锡般豁达之人,“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天高气清之时,于动静变换间,窥见天地的意趣与运行之理。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眼见得​​

秋风吹皱了池水,吹散了浮云,也吹起了游子的衣襟。

秋雨洗净了尘埃,润泽了万物,也浸湿了思妇的眼眸。

秋叶染红了山岭,铺满了小径,也化作了归根的眷恋。

秋月照亮了夜空,朦胧了远山,也勾起了团圆的渴望。

天地运行,四季轮回,秋便是那中年伟男,洞明世态炎凉,却还未至垂垂已老,自有一番成熟稳重、淡然惬意的闲适与豁达在其中。它慷慨地呈现所有的丰硕与斑斓,也平静地接纳必然的凋零与沉寂。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且收下这份天地的馈赠,或静观落叶,或醉赏红霞,或“一醉吾事毕”,不再作“呜呜”的悲吟。只需敞开胸怀,便能融入这无边的秋色,感受那金风送爽、五谷飘香里的永恒韵律。

 

望穿秋水

转身,又是一秋,斑驳的岁月,留下了太多的眷恋和不舍,残红零落,落叶飘飞,残秋也有词章

入眼成殇,一季守候,被秋雨散落一地桂花,不免让人悲秋,无端的愁绪,惹得人花俱老,留下无尽的伤逝

残荷夕阳里,道一声秋安,这种临霜的季节,流转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望穿秋水

风景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只是心情使然,即使秋风萧瑟,内心平静安然,亦能温柔岁月,惊艳流年

淡淡的美丽,总是一种安慰,只有品尝过苦涩的人,才知道甜蜜的滋味

望穿秋水

生活如水,少些欲望,适当追求,这才是人生归宿

望穿秋水

拥有一颗平常心,看淡人生所有,一生虽无大喜,亦无大悲

望穿秋

平平淡淡的人生,内心淡然,安静优雅,人生味道,淡久弥香

望穿秋水

秋叶静美,今日有喜,明日无忧,好好的生活,不辜负每一分每一秒

望穿秋

生活要永远清醒,永远温柔,永远知进退,你逆光而来,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望穿秋水

与生活相爱,与岁月偕老,人生处处是风景,心简单,满目皆诗情,顺问秋日静好……

 

此去经年,红尘漫卷,时光织细雨,岁月又逢秋

时光缱绻,烟雨红尘,秋风乍起处,吹落许多陈年旧梦,那些走过四季的脚印,深深浅浅。

一场夏别,坠入秋的情网,思念却变得愈发清澈,宛若南山边潺潺的小溪水。

溪水岸边,野菊花开得丰腴鲜艳,并未遇见黄花瘦,所有的一切,伴着秋的脚步,来的刚刚好。

季节边缘,秋雷滚滚,秋雨下的如此暴烈,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夏,还是秋。

摘一朵花,野蔷薇散着淡淡的香。掬一捧水,享受一股清流惬意。许多悠悠往事,涌上心头。

此去经年,少年迟暮,那些或浓烈,或清淡的岁月,已经伴着流水远逝。

时光织细雨,岁月又逢秋。年少不知愁滋味,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如此的遥远。

人生下半场,才开始懂得,大家都是过客而已,最好的日子,就是清简无忧,无需大富大贵

秋雨微凉,秋叶翩跹时才明白,时光易老,韶华易逝,许多故事业已老去,一去不还。

清秋时节,落叶听雨。温一壶老酒,独饮清风醉。或饮一盏茗茶,品尽不老时光。

这世上,原本没有永远,喜欢码字言情,歌以咏志,珍惜眼前,这是我的抒发方式。

许多事,都已看开看淡,来的欢迎,去的目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每个朝朝暮暮。

一晃之间,半生光阴已过,一个不经意,已是浅秋薄凉。杨柳岸,晓风,残月,春梦,如烟似幻,渐行渐远。

一叶微黄知秋味,秋的水彩即将涂抹,用入秋之心,去感念,或许更能理解秋之苍凉唯美。

静倚清秋,眺望成熟,秋风、秋雨、秋叶、秋霜,都是风景,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珍藏。

伏止凉来,夜长昼短,红颜老去,一切都是自然规律,不必伤怀。

执笔描摹岁月,抒发人生感慨,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太多来日方长,想爱就爱,我们得做个行动派。

余生,我们应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得之则喜,失亦无忧。

既有追高求远的雅兴,又有顺其自然的风骨。愿我们余生诸事安好,好运常伴。

 

沐秋风

凉意袭,正秋节气,连绵阴雨淅沥。

蛙声稀,销声匿迹,度过三伏夏季。

秋风起,席卷河水,前后波浪涟漪。

看堤岸,草丛深处,一行白鹭嬉戏

莫勾勒,不用泼墨,九月风光旖旎。

甚美好,如此多娇,三秋心旷神怡。

 

秋 

连绵阴雨入夜长,侧窗卧听细流淌。

汗洒三伏金秋在,人生何处不辉煌。

 

天凉好个秋

一直以来,在我眼里,秋天就是梵高的写意,贝多芬的交响曲。秋天,那恬淡静雅、丰韵瀛实的天姿,是入画出诗、笑靥山河的绝美。细读秋天,拥秋入怀,品秋色秋韵,秋天还真是醉人的季节。

秋风,悠悠徐来,扫尽落叶,送来清香凉爽。一阵秋风,樨枝摇曳葱碧,枫叶闪烁红光,梧桐落尽枯黄,隐逸含笑陈芳。即便是那老去的橙叶,也没有落地成空的遗憾,它化作尘泥,期待来年枝上的新芽。此刻,我的身子仿佛随那秋风飘然而上,走进了秋的画廊诗行,正应了苏轼的“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的境意,醉梦九宫瑶池。

秋雨,是秋干的油。“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一阵秋雨一阵凉,驱散夏日的烈炎。秋雨纷纷而至,静静而落,柔柔的,甜甜的。染得那碧叶清闪油光,菊花清莹如滴。还有那柿树上的“灯笼”,像点亮的星火,通红通红。更有那被秋雨湿润的沃野,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真是那江湖经一雨,山川换新秋的景致。王昌龄的“洞庭秋雨海门阴,但令意远扁舟近。”更是让秋雨成墨,写尽秋天的诗与远方。

秋花,万种风情,一世艳魄。秋花如星,醉迷游人。迷迭花,形如紫蝶翩舞,款款娇姿,浓郁芳香,溢透心灵。菊花,带金佩紫,身姿妩媚,招蜂引蝶,娇艳袭人。金茶花,金光耀眼,晶莹油润,茶族皇后,芳名盖世。彼岸花,别名漫沙珠华,仅以名号就典雅得无以复加,号称天下之花。昙花,一种能释放负离子的奇异之花,清新溢气,艳丽可餐,感叹被世人轻看,让人总生怜爱之心……谁说秋天只有落叶,那秋花也是姹紫千风,楚楚动人的。

秋水,那是让人更生恋意的涟漪。在秋月高照、秋水粼粼、秋光绵绵的幽夜,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在夕阳西下,满天红霞,天寂气爽的黄昏,落霞与紫雁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芙蓉亭亭连天际,碧云近暮待广寒的美景,岂是春媚冬峭所及。更有那“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的绻缱,好一个秋水伊人,真叫人欲痴欲醉。

秋月,那是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憧憬。那是秋花落院融融月,樨絮池旁淡淡香的风月。这秋月依丽秋水,秋水映着秋月,便是三千里绵绵思念的风月。秋月啊,是人们心中那颗永不泯灭的思念的灯。“家家七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都是对亲人深沉的望穿秋水的怀想与思念。望月寄怀,以月托恋,那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月夜情愫。秋月与人好,真爱在心间,何问秋月明。

秋静,秋从来都是静语无声。秋风徐来,生怕惊扰了秋水秋月,秋雨淅至,惟恐淋败了秋草秋花,连秋风秋雨下的落叶都悄无声息,默默融入泥土的怀抱,那是落叶对泥土的回报,那是落叶对生命最深沉的昵腩。秋天,少了老蝉鸣叫,少了野蛙鼓噪,夜,静得能听到露珠的栖落,能闻到樨花的暗香,能想到广寒嫦娥的漫舞,能看到溪水涟漪的微笑,能感知九宫银河的潺潺流水。置身此时此景,恍惚间,我已入诗、入画,这种寂静与空灵,澄澈了我内心所有尘埃。

秋光,是世间最柔美的光。秋天的阳光是少女的温柔,一束柔光,一缕妩媚,是那种温沉的肌肤之悦,没有夏日的炎烈,也没有冬天的严冷,怡人爽心的温度,是秋的独有。秋光照于水上,秋水悠然,波光涟漪。秋光浮于花上,秋花生艳,晶莹欲滴。秋光透于丛林,秋色染地,泥土丰盈。真有点白居易的“但与秋光俱”、“无限秋光为解颜”的惬意。

秋瀛,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里,阡陌原野一片金黄,稻子熟了,粟子熟了……满山满树都挂着五彩斑斓的灯笼,杮子熟了,桔子熟了,橙子也熟了……真是冲天香阵透长空,遍地尽带黄金甲。秋天,是农家一年辛苦的指望,那红彤彤、黄澄澄的果实,是农家的心血汗水凝成。秋天,在他们心里,就是一盏年轮不灭的希望的灯火。

啊,这秋风秋雨,秋水秋月,秋花秋瀛,都是一片秋景,一曲秋韵,而这秋景秋韵,就是一缕秋情,一绪秋怀,就是秋天独有的秋心

不是吗?同样的秋景会生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怀。有人说,秋风送爽,秋风宜人,也有人说,秋风落叶,秋风纨扇。有人说,秋雨缠绵,秋雨如烟,也有人说,秋雨愁云,秋雨寒凉。有人说,秋花如雨,秋花迎香,也有人说,秋花败柳,秋花减草。有人说,秋水盈盈,秋水伊人,也有人说,秋水悠长,秋水欲穿。有人说,秋月冰壶,秋月如华,也有人说,秋月寒江,秋月伤怀……这就是景由心生的缘故吧。心境不好,再美的秋色也是枯枝败叶,心境好了,一叶一草,一溪一丘都是诗情画意。

秋语微澜,细品斑斓,让秋景秋光,秋绪秋情,秋静秋韵,在秋色中荡漾丝丝柔润、温婉,悠悠沉醉。

秋天,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季节。

曾记否,1911年10月武昌城楼的炮声,吹响了辛亥革命向封建王朝宣战的号角。1927年8月*领导的南昌起义,向蒋家王朝打响了第一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屹立世界民族之林。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的战火燃遍整个朝鲜半岛,让侵略者俯首称臣。还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顺利下水……都是秋天的喜悦,如同“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的欢欣,秋光璀璨,秋光惊世。

世间百媚千红,我却独爱秋天。我爱秋天的清宁静谧、寂语无声,我爱秋天的秋果秋实、五谷丰登,我爱秋天的如诗如画、絮语微澜。秋风啊秋雨,秋花啊秋叶,秋水啊秋月,都是一抹婉约温润的思绪,都是一场香甜祈盼的梦,再读秋色,依然情魂临风。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秋天的日子里,早上,我会开窗远望,仰首运气,吸一口秋馨。午后,我会倚窗而立,看落叶飘窗,听鸟鸣入耳,感受耆老的惬意。入夜,我会在月光下,听一曲《雨打芭蕉》让我的心灵得以洗礼。于是欣然低纸挥笔,记录下秋的点点滴滴,填补记忆的空白,把心绪置于秋的旋律。

 

浅秋微凉,我在等你

秋天真的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天也渐渐凉起来,有些叶子也已脱离枝丫,零落成泥。

雨还在淅淅沥沥,给秋平添几分萧瑟。

可是,如果在秋日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逢,那些久长的等待,也将化为悠长的回忆。

站在秋的门楣里,看向无限的远方,依然不见你的身影。那清浅的岁月,只是一个转身,已是天涯相隔。

风微微吹过,一丝凉意,浅浅的秋景,有一番别样的美

秋风,秋雨,秋意,秋色,合成一首生命的诗,让人久久回味。

在诗词中,萧瑟、荒凉、哀伤是秋天的主旋律,无数诗人在秋天写下秋凉的作品。

(魏晋)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时光一去不再回,太多的心事,也终将和落叶一样尘归尘,土归土。

秋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如果你能不起而来,在这年华静好的季节,那将是一生最美的相逢。

多少个日夜,多少春夏,习惯了想你,想那一天有个惊喜,就像一梦醒来,与漫天的枫叶与自己相拥。

等待从来不是为了等待,可是,孤单的心事,又有几人懂,我爱你,却无法相拥,尘世里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世界那么大,几十亿的人,于我,你是我的全世界,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你的心里是否有我的位置。

生命中,有些情深缘浅,若无相欠,怎会相见,那些久别重逢的爱恋,总是你生命中无法放下的,有些结局注定没有结局。

有些人注定在你心中生根发芽,铭记一生。

 

这正是: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望穿秋水金风凉嗖。 岭上枫红燃似火,林间叶舞幻如绸。 山形渐瘦因霜染,树影初疏为露愁。 漫步幽林寻旧梦,残枝败叶惹心忧。

千山万水今又逢秋,望穿秋水金风凉嗖。 湖面波平如镜澈,岸边柳瘦似丝柔。 雨余水涨添新韵,雾起湖幽惹旧愁。 遥念伊人音信渺,秋波脉脉意难休。

 

作者简介:

邱晓辉,本名邱瑞辉(邱氏族谱上亦是如此书写),曾用名:邱国辉。字文长,号天成。当代非著名诗人,旅行家、美食家。图书馆学研究学者。男,生于一九六〇年,江苏省徐州市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副教授)。研究领域: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新闻与传媒;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高等教育;地方政务信息公开;书目参考咨询。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