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荷立风雨录》

作者:植心斋 阅读:53 次更新:2025-07-20 举报

       题记:当文字成为捕捉时光的棱镜,总有一些作品能让特定的瞬间在记忆里永远鲜活。《荷立风雨录》便是这样一篇文字 ——它以荷塘为画布,以风雨为墨笔,在自然与生命的交汇处,写下关于坚韧与永恒的动人注脚。

      雨箭穿空的凌厉里,风刃割面的凛冽中,一茎荷偏要以“举镜”的姿态挺立,恰如一个在逆境中不肯折腰的灵魂。

      如果你也曾在风雨中步履蹒跚,如果你也相信微小的坚持能点亮长夜,那么翻开《荷立风雨录》吧 —— 这里有一茎荷的故事,更藏着每个平凡生命的史诗。

配图配图


      暮年的光阴像一壶温过的黄酒,愈发显出琥珀色的从容。我常执一黑柄半自动伞,伞面蒙着经年的旧事,雨珠落上去会先凝作半透明的珠儿,颤巍巍滚到伞骨交汇处才肯坠落,溅在青石板上绽成细碎的银花。负着相机的双肩包也早已淡漠了原先的色泽,背带与肩头相触的地方,总带着荷塘特有的湿润草木气。踱向北边的荷塘时,能听见雨滴在伞面敲出清泠泠的韵律,混着鞋底叩击石板路的笃笃声,倒像在为这雨中小径谱写序曲。

配图1配图1

     细雨织就的银纱里,整座池塘成了被时光遗忘的琉璃盏。新荷擎着胭脂色的酒盅,盅沿还留着昨夜露水吻过的浅痕,将积攒的雨露酿成琼浆 —— 凑近了看,水面上浮动的雨丝其实是极细的银线,正一针一线缝合着天与水的交界。有位素衣女子静立水湄,发梢垂落的雨珠在青石板上洇出星点水痕,快门声倏然穿透雨雾,刹那间,我恍然看见唐朝宫女在采撷凝香,她们袖口沾着的荷粉,悄然与这女子相机外壳上的指纹重叠在一起 —— 那镜头吞噬的何止光影,分明是杜丽娘游园时遗落的半阙惊梦,连墨迹都还带着雨润过的潮意。  

        风掠过时,并非寻常的拂面而过,倒像有位无形的琴师正拨动天地间的弦。先是荷叶边缘的青纱微微震颤,卷着细碎的雨珠簌簌滚落,每颗坠落的珠子都裹着荷塘的倒影,像把整个池塘都收进了水晶球。紧接着一股清润之气便顺着塘埂漫过来,带着塘底淤泥的腥甜与莲蕊的清苦。她素色的裙裾先是被掀起三寸银边,像碧湖初起的涟漪,转瞬便有更汹涌的力道注入 —— 百褶裙上绣着的缠枝莲纹忽然活了过来,青碧色的绸缎随势翻卷,时而堆叠如骤雨前的层云,时而舒展若初绽的荷瓣,裙角飞扬处竟真有绿浪拍岸的气势。最妙是腰间系着的同色罗带,被风揉作一束又骤然散开,丝带末端缀着的碧玉莲子吊坠在空中划出银亮的弧线,恰似浪尖跃动的鱼群。

      当风势最盛时,她衣袂翻飞如碧文叠浪,仿佛风雨正以荷为笔,在天地间录写青玉案上的行草 。裙裾翻飞的弧度与远处荷叶起伏的韵律奇妙相合,整个人仿佛站在碧波中央,衣袂翻飞间竟分不清是她的裙裾化作了荷塘的缩影,还是满塘碧叶都成了她裙摆的延伸。有片被风扯落的荷叶恰好坠在她肩头,叶心还凝着颗硕大的雨珠,青绿色的裙裾便托着这抹新绿起伏,活像浪涛托着初生的莲苞,连发丝间滴落的雨珠都似浪尖飞溅的碎玉,坠入衣领时带着清冽的凉意,激得她脖颈泛起细小米粒般的寒栗。

     风势稍缓,裙裾并未平复,如退潮般层层漫回,水痕与雨珠在流转的微光里,泛出翡翠般的光泽。她抬手拢发的瞬间,袖口滑落的绿纱与裙裾的碧浪在空中相触,恍见两只碧色的蝶儿振翅相逐,翅尖扫过垂落的发丝,带起的微风又让裙角泛起细碎的涟漪,与塘中荷叶上滚动的水珠遥相呼应,仿佛整座荷塘的灵气都聚在了这一袭随风而动的碧裙之上。发丝间游动着银亮的水精,细看原是雨珠卡在发间,折射着天光,倒比最剔透的珍珠更添几分活气。

      取景框里,雨珠在莲叶上走出凌波微步,叶面上细密的绒毛托着它们,像给水晶球铺了层天鹅绒;而倒映在她瞳孔中的涟漪,恰似王母瑶池里被打翻的星斗,连每道星芒的弧度都清晰可辨。这让我想起苏东坡在承天寺夜游时,大约也见过如此清景,只是他揣走的是一袖月光,而我们截留的,是夏天最动人的心跳声 —— 那声音混在雨打荷叶的簌簌里,藏在相机齿轮转动的微响中,连塘底的游鱼都似在应和。  

      骤雨忽至,千万条银弦同时拨响,雨丝瞬间从蚕丝变成了钢线,砸在荷叶上发出咚咚的闷响。那支红莲在滂沱中愈发娇艳,花瓣边缘卷着被雨水吻出的红晕,像从《长恨歌》里逃出来的火焰,烧得正旺时被骤雨浇出几分剔透;又似洛神遗落的珊瑚簪,簪头的宝石吸饱了水,在昏暗中透出温润的光。女子鞋袜尽湿却浑然未觉,布鞋早已吸足了雨水,踩在石板上发出咕唧咕唧的轻响,她的镜头正追逐一颗将坠未坠的水珠 —— 那水珠悬在荷叶边缘,底部已坠出尖尖的弧度,像颗即将滴落的眼泪,水晶般剔透的刹那,多像李商隐诗中“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逗点,它悬在时光的咽喉处,引得连空气都为这一瞬屏住了呼吸。  

      当孩童银铃般的笑声蓦然荡开池塘的禅境,那笑声裹着糖葫芦的甜香从巷口飘来,惊飞了停在柳梢的白鹭。她的指尖终于轻触快门,金属按钮被按下去的瞬间,仿佛有细小的电流顺着指尖窜到心口。刹那间,我听见雨荷初绽的琉璃脆响,那声音比蜂翼更轻,却精准地敲在听觉最敏感的地方;望见虹霓自取景框边缘蔓生而出,先是淡淡的紫,渐渐晕出粉与金,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恍然顿悟,那些令人屏息的惊鸿一瞥,原是造化以天地为暗箱,以光阴为底片,在人间按下的一次神圣显影 —— 显影的,是雨的形骸、荷的精魄,是观荷人瞳仁里颤动的星芒。那些被镜头定格的雨荷,终将化作时光长河中永不凋零的涟漪,每次回溯,都能在心湖深处,漾起新的波纹。

      那支红莲的倒影在粼粼波光中碎作万千金箔,阳光恰好从云缝漏下一缕,照得水面像铺了层揉碎的铜镜。少女却透过取景框坠入更瑰丽的秘境 —— 莲叶背面正栖着碧玉雕琢的蜻蜓,复眼是由无数颗水钻拼缀而成,薄翼悬垂的雨珠恰似水晶宫灯垂落的流苏,每个流苏都串着细小的彩虹。忽而振翅,翅尖抖落的光粒与莲瓣坠下的琼露在半空相拥,迸溅出转瞬即逝的虹桥,桥身细得像蛛丝,却清晰地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少女的睫羽如蝶须轻颤,睫毛上的雨珠滑落在镜片上,晕出一片模糊的光斑,恍惚间已化身一滴清露,正沿着蜻蜓透明的翼梢,滑向莲花颤动的金色花蕊,那花蕊上的绒毛历历可辨,像铺了层阳光织就的金绒。  

         水波轻漾时,她蓦地发觉红莲茎秆缠绕着蛛丝般的银线,用指尖轻触,竟带着雨珠的凉意,似是月神昨夜遗落的琴弦,又像晨雾织就的透明罗带,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 阳光强时便化作闪亮的银丝,云遮日时又淡得几乎看不见。当孩童的欢笑随晚风飘远,池塘复归澄明,连雨打水面的声音都轻了许多,像谁在远处轻轻摇着银铃。少女忽觉指尖已不自觉旋动相机转盘,取景框里的世界正演绎着全新的诗篇:雨丝延展为银河垂落的竖琴弦,每根弦上都跳动着细碎的光;荷瓣舒展若敦煌飞天的绡纱披帛,边缘还留着被雨水浸出的淡青。此刻她终于懂得祖母所说的“仙气”,原是当第一千零一颗雨珠吻上莲叶时,整座池塘便化作剔透的水晶宫殿,连水底的卵石都透着微光,每道涟漪都是时光老人用指纹烙下的永恒契书,水纹间游走的,尽是雨与荷未尽的呢喃。 

      当最后一滴雨珠潜入她衣领的刹那,那凉意像条小鱼倏地游过脊背,云隙漏下的天光突然为莲瓣鎏上金边,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像谁用金丝细细勾勒过。快门声与莲实坠水的清响同时绽放 ——“嗒——”。这声短促的显影,是莲实挣脱青房的落款,也是时光在风雨册页上钤下的朱砂印 。是莲子挣脱青房跃入碧波?那莲子外壳还带着青涩的绒毛,落水时激起的涟漪正与荷叶上的水珠遥相呼应;还是机械帘幕将鎏金时光封存?底片上定已印下莲瓣的金边、少女微蹙的眉峰,还有空气中浮动的雨丝。波光潋滟中,那支红莲向着光源微微欠身,像位行着礼的仕女,茎秆上滚落的雨珠接连叩击如镜水面,也叩响她胸腔里未平的心潮。荡漾的波纹将莲影、天光与少女凝神的瞬息温柔交缠,又徐徐铺展成整个池塘的梦境,连岸边的青苔都似在梦中舒展腰肢。  

     风驻雨收时,池塘已拭尽所有痕迹,唯剩莲叶托着浑圆水珠,水珠里还嵌着缩小的天空,如初诞的星辰倒映晴空。少女眸中跃动的微光未散,那是与万物同频震颤的证明 —— 睫毛上还沾着细碎的雨星,相机冰凉的金属外壳印着她的掌温,连呼吸里都带着荷塘特有的清润。啊,这雨中惊鸿岂止是自然的馈赠?分明是天地与追光者缔结的密约—— 每个凝望荷塘的人,原是立在风雨中的活字——肉身承着雨箭风刀,灵魂却将刹那芳华录成不灭的星章 。那些被镜头定格的雨荷,都是造物主在永恒契约上,新烙下的指纹。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