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湾
大 张 湾
肖炎方
江汉平原有夏收和秋收两季。每季收获后,沙市农场庙兴村大张湾就举办庙会,祭祖,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感恩的淳朴和团结的盛情,更系住了乡愁。
庙兴
1990年代初,庙兴村最开始从江陵县编入沙市郊区时,有位重要领导去接纳,欢迎,也不禁有点感叹:庙兴,庙兴,兴旺发达了,楼房、村街,吸引省市中央领导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来参观。只可惜没保留“庙”。
受感叹启发,大张湾几户农民自发地在自己责任田边修了个一人多高的小庙。后经省级批准恢复,开始每家志愿出点小钱,逐步发展每年夏秋两季庙会。
庙里大锅大灶做斋饭,祭祖先,反馈族人。他们没有高深的学问,但奉行和传承的是中国文化三大精神支柱的共同核心----人和谐,心宁静;和沙市“百家宴”一样团结众乐乐,和北京几乎天天有庙会一样生活五光十色。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增加过节的气氛,保留传统的文化,让逛惯大商场的人们换换口味,让老人多点回忆,让小孩多了解点家乡最叫人留念最值得传给后人的活动。有些庙会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张湾像条龙
庙兴村2、3、7等3个生产队全姓张;还有其他生产队也有很多姓张的,几百户人家,总共差不多占全村一半人口。
自古以来,大张湾龙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闹着喜庆,舞着风流。
竹树掩映下,阳光照耀,白墙黑瓦,闪闪烁烁,隐隐约约,整整齐齐排列3里多路长,像一条龙,在几里路外的南北渠上就可看见。家家户户8大间,前后两重,中间天井;天井周围全是木门和雕花木格。外圈是高墙“跑马转角楼“,即四周相通。为安全,只有前后门。
大张湾北边有个小横台,是庙兴7队。越往南地势越高,屏墙屋也越高大,像龙头。紧挨着前面出现又一台,小张湾,那便是王桥村7队了。小张湾不服这个“小”,曾经改“弓长张”为“立早章”。
1990年代末,为识大体顾大局修建楼房村街,他们忍痛拆了古老村庄古建筑……可城镇化步伐一日千里,2000年代,庙兴村又划入荆州开发区,已整体搬迁到杨场小区,村街也早已不复存在了……
大张湾像只船
大张湾东西向,向阳而兴。竹树丰茂,猪獾在竹园里打洞,破坏竹子生长。猪獾还偷吃玉米、南瓜等,破坏性极大。有一年,从竹园里赶出一只。人们一呼百应,迅速集中,围追堵截。园后面有一条小沟,猪獾向前窜,窜过巷子,到了前面。可前面又有一条大沟,弯弯曲曲通向化港,再无逃路;只有家家户户相连的稻场和大路。人越聚越多。一个小伙子扑上去,扑倒了它……
写村史时,张生才撰文说,大张湾是“船形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美丽富饶,像一只船在风水中停泊,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停息地静静航行。
像团结和谐大家庭
大张湾人才辈出。差不多家家户户八大间,跑马转角楼。大张湾还大格局,大思维,大眼光。出过几代精英“十兄弟”,出过几代孩子王。因为有荆楚民谚为依据:“少年叔侄当兄弟。”这个“兄弟”组合,包括祖孙三代,跳出了狭隘的“房头”小圈子,冲破了辈分大束缚。
大张湾有个张长茂,1950年代当兵到东北,1960年代转业到西北建设兵团,首先是剿匪。1990年代全国开发大西北时,他儿子姑娘全都去了大西北。每三年一次探亲,到家第二天就请他青少年时期的“兄弟”们,然后才是他姑娘的教师同事们,亲戚们。
我为什么在意和羡慕,多次提这,写这?因为庙兴村张肖两大姓,我们大肖台,只曾有6队半头台的孩子王生凯爷,却没有像大张湾那样全台性的张长汉、张长运等,更没有像大张湾那样的“十兄弟”。
修订了张氏族谱
2013年,张长汉、张长誉、张生青、张生文、张长运、张生平等乡贤出钱,奔波,操劳,伤神,修订续编了“张氏族谱”。周年丰老师欣然作序。我曾全程参与并帮助。族系包括湖北公安、松滋,四川绵羊、成都等;人物有张友荣、张华等科学家、企业家、军官、各级领导等。张友荣作为《德明公·张氏族谱》的骄傲人物,印在书首,并附照片。
最红火时,族谱之后,曾经拟办族刊,双月刊或季刊。
而我们大肖台却没人带头做这事。没有像我舅在全族有这样崇高威望,又舍己,孜孜以求。我可能终身遗憾甚至死不瞑目的就是这事。我愧对大肖台,没有续编“肖氏族谱”……
(附带大肖台)
我看见过“振”字辈老人。生玉爷早年和我讲起,说了4句,我推断,可能是这。6队肖俊福哥、俊新哥、俊万哥等几家可能是最兴旺的,已经用到第二句半了:振起先生俊,方同国柱严;克公承左德,啸友本中传。
举办庙会常态化
丰收的果实喜入仓库后,张生才、潘之国、张长味、张长元等有识村民就牵头主办庙会,虽没商业,没娱乐,却系住了乡情乡愁。
习主席曾谆谆教诲各级领导,“一定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乡愁是我们自己的,子孙的,各级领导要组织“留得住”,“系得住”,我们民间个人也应出智慧,想办法。
他们大张湾邀我,我去过几次。我母亲是张湾,我舅张长汉是那里的民间领袖孩子王。具体操办人张生才、潘之国又曾和我是庙兴村小学同事朋友;他俩委托我疏通开发区民政局关系,希望拆迁时保留这座庙。我找熊运兵局长,他说这是政策允许的,应该保留的。庙兴村书记肖三军也说,我们村委会组织出面去说,您就不消操这个小心了。果然,后来很快就成为省宗教局核准发证单位。
整体拆迁到杨场社区后,张生文80多岁的老母亲还在传帮带,中年张元丰可能已经接手组织这件事,维护大张湾的精神家园。
正殿只有一重,人们在这里装香,磕头,敬畏,祭祖,感恩,许愿……
前面搭篷烧火,坐流水席。
于是,没有压力负担,坐在那里,消消停停咪点小酒,看人们手拉着手,“把酒话桑麻”,有讲不完的话。亲情友情和乡情,就深深浅浅甜甜美美地植入我心田。
肖炎方: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沙市区意见领袖、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网在线会员。
简历。1952年出生,1967年岑河中学毕业,1974年庙兴村民办小学任教。1987年湖北大学自学考试毕业,借调国办周黄中学。1993年转为公办教师,调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升高级教师。2012年退休,被聘为本市晚报、日报、荆周刊、江汉商报、电视报等特约评论员;2014年加入湖北省作协;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专栏作家、主页名人、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2015年被聘为本市“关工委”文书;2016年,特骋为荆州开发区地名普查“顾问”“文化专员”。《“可以”的朦胧美》被收入上海《语文学习50年精品集》等;多篇被收入国家文库、中国知网、中国图书网、中国期刊网、参考网、人和网、人人文库网、中华活页文选、中国教育在线、美文苑阅读网、意空间阅读网、美文网、网易订阅、百度学术等。
作家。在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儒经网、荆楚网、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几千篇。发表中篇小说<<七处架火八处烧>>等。著有<<荆州教育人>><<荆楚风情往事>>等。<<方言还能活多久>>《游拜荆州客官农民诗祖孟浩然》<<上海高考作文: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庙兴村小学多情趣》《颠覆认知“几床琴”》等多篇被中国作家网窗口推荐。
评论家。南郡楹联博物馆顾问。<<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阅读量819万,<<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 超5千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6.8亿。<<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须改正>>,促央视后为《两会早知道》《两会你我他》。在人民网向全国首倡<<现代化旁请暂缓留盲道>>《绿皮火车应适当改进》。《美抵制北京冬奥自取三辱》《从难民看欧美道德文明》被网友读者誉为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具阅读价值的文章。
教育家。1991年入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中学名师辞典>>。辅导本班学生在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种报刊发表顶峰1年超过100篇。全国新世纪作文大赛第13届专家评审委员。《再评杨修之死》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当期印为要目外文目录,发行百多个国家。《婚恋作品的德育和美育》发全国中语会刊《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04期头条。批评全国、湖北、安徽、重庆高考作文命题;《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被列为《高中语文篇目索引》。参编<<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作文辞典》等几十种。
上一篇: 珍惜当下
下一篇: 有关古体诗律诗创作的教程
评论[2条]
更多>确实没有张友发。
有张友荣,王渊的,排在族谱的第一页。
再说谢谢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