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藕带,初夏里的那口鲜

作者:张国胜 阅读:314 次更新:2025-05-18 举报


这次回毛陈,吃过母亲做的藕带后,一下勾起我对儿时候抽藕带(土话叫“藕梢子”)的回忆。

我的老家在王母湖、野猪湖之间的龙湖,焦湖莲藕的故乡,有名的鱼米之乡。在我家乡纵横交错的湖荡汊湾中,土壤条件优越,天然就是种植藕的风水宝地种植有成片的莲但莲藕往往冬天才能上市,而在夏天吃到的藕带,其实和藕是同一种西,只不过藕是步入了成年期的“老腊肉”,而藕带是还未长大的“小鲜肉”。

龙口湖留在记忆中是儿时常跟着子里的孩子一起扯藕带的地方

诗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池塘上摇曳生姿的莲花正是生长于池塘底的淤泥之上,不过真正在淤泥中潜伏生长的可不是顶着花骨朵的莲枝,而是美味的藕带。

藕带,细长而有着和藕一样的中空结构。鲜嫩时呈诱人的黄白色,稍成熟时便会逐渐染上一层粉色,因着藕带是伸长的节间和顶芽组成,因此顶端尖尖似触手,一把系在一起时颇有些怪兽爪的怪异感。

春夏时节,深埋在淤泥里的上年藕顶端会萌出顶芽,它们在微暖的水流里快速抽长身姿,成长为细嫩的藕带。

一些藕带快速地扎根成为藕鞭,它们会在未来萌发出叶芽或花芽,成为夏日清凉风景的来源。而来不及扎根的那些,横在泥中,不多时便会被农人从中挖出。

原本农人采收藕带是为了疏苗,让荷塘中的荷叶密度保持适中,随着食用藕带之风渐起,藕带反倒成了一些荷塘的主要产出,成了市场上一道抢手的时令小菜。常见的子莲品种和藕莲品种皆可出产藕带,两者在粗细、脆嫩程度上有一定区别。

农谚云“三月三,藕出苫当年每到4、5月间,放小学后,儿时伙伴邀约一起去外的龙口湖扯藕带。我记得,扯藕带时腰身系一个缠绕绳子的竹篮(或者小木盆),在其腰身水中寻找藕苫(又称荷苫或荷笔,即没展开荷叶),然后右手顺着藕苫往淤泥下伸,直摸到苫节为止,再认准藕苫节生长的前方,用食指和中指将苫前藕带扯出水面,再用母指和食指将藕苫节边的带折断洗净,放入竹篮(或盆)中。不过在水深的地方,要把头扎下去抽(也可以用脚踩)。

那时节,湖里多野藕带,每每看到小伙伴夸耀自已“战果”后,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我扯的藕带又小又开叉(顶端没有开叉的为一级,鳞片包头破裂分叉长出叶芽的为二级),且后梢较长(后梢老化的要摘除),没少遭到小伙伴的嘲笑。最令人恐惧的是,水中有挖野藕留下的坑,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越陷越深。再加上有时荷叶遮挡,很容易迷失方向。尤其是那时节,时兴割资本主义尾巴,没少遭生产队查扣。时至今日,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作为河湖地区生长的一种土特产,野生藕带尤为珍贵,因为其生长期短,产量不高,是名副其实的时令菜。 

藕带的味道清甜鲜嫩,鲜明得恰到好处,绝不喧宾夺主,所以炒、拌、煎、蒸,做主食、做辅料,都是适合藕带的烹调方式,但其中与藕带最为契合的,还得是清炒。

无需辣椒、姜、葱、蒜,也无需糖、醋、酱油、味精,没有任何搭配,只消给上一点点油,再撒一点点盐,在锅中大火快速翻炒几下即可。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藕带就会太老,失去脆嫩和清香。夹一根入口,清脆爽口,甘甜美味,吃的是藕带自身的味道。

把藕带做成泡菜同样是经典吃法。把花椒、生姜、大蒜、冰糖、白醋,再配上泡椒和焯过水的藕带,一起放进坛子里密封储存,过些时日再拿出来食用,是完全不同的一番风味。泡椒水充分融合了小米椒的辣与白醋的酸,充斥了藕带的每一寸孔洞,咬一口,汁水四溢,酸辣开胃之余,还能感受到藕带本身的那一丝香甜。

藕带还可以作为配角,与鸡胗、牛肉、武昌鱼等肉类一起炒制,起到去油解腻的作用。肉香混合清香,也是湖北人最爱的搭配。但,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藕带的味道都是绝佳的,嫩、雅、朴、鲜、香、辣、爽,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食用藕带的习惯古而有之,李时珍记为“五六月嫩时,采为蔬茹,老则为藕稍,味不堪食。”,纵观全国,最爱吃藕带的非湖北人莫属,食藕带之风也正是由湖北刮至全国。

细白脆嫩的藕带,微焯后同干红椒、姜丝、蒜片快速翻炒,出锅前淋上少许醋,便成了红白相间,煞是好看的一盘。每一段藕带似乎都满盈着鲜甜的汁水,口感却是意外地脆嫩,尖端部分的小角最是美味,口感比最细嫩的笋尖还嫩。藕带本味清浅,过于复杂的调料反倒会喧宾夺主,简单的烹饪方式便足够衬托它的美味。

作为时令性和地域性极强的水生植物,藕带主要生长于长江流域孝感主要在两湖

湖北人对于藕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从对藕带的称呼上便能略窥一二:无论是从谐音化来的“藕黛”,还是包含了象形意义的“藕簪”,都是美妙不可方物的别称。即使是对藕带的采摘,湖北人也喜用一个“抽”字。不同于挖藕和采莲,“抽藕带”,可谓将湖北人对藕带的那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工业文明时代,人们追求时令性的生鲜美味,讲求食在当季的背后,有一层心理学上的释义:倘若知道吃某样东西的期限很短,体验的愉悦感会变得更强。

新鲜藕带每年只能吃到九月中下旬,从湖里出来见了天日的藕带,赏味期限以小时计,称得上朝生暮死

刚出湖时,藕带白润如玉如雪,中间有精巧透明的窍孔,玲珑可爱,生吃起来清脆透着甘甜。但脱水、高温状况下,藕带几个小时便会氧化,表皮冒出灰褐色斑纹,这也使得新鲜的藕带在市场上难以长时间、长距离流通。

藕带虽然珍稀,但也生命力顽强,农人抽藕时若仔细保护好了结节部位,还会再抽生出新藕,且越是高温越是雨水丰沛,藕带长势越旺。夏日里一场暴雨下过,淤泥底下看不见之处,藕带正在蓄势飞长。

关于藕带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藕蔤”(藕带)“气味甘,平,无毒”,并引用宋·苏颂《本草图经》,谓藕带“主治”为“生食,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解酒食毒”。

另外《本草纲目》还引用汪颖《食物本草》(公元1620 年),谓藕带有“解烦毒,下瘀血”的功用。李时珍还介绍说,藕带“功与藕同”。

藕,味甘、性寒;归心、脾、胃、肝、肺经。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主热病烦渴;吐衄;下血。

强健胃粘膜。维生素C和蛋白质一起发挥效用,能结合各种细胞,促进骨胶原的生成,起到强健胃粘膜的作用。

预防贫血,协助肝脏的运动。改善肠胃。莲藕中含有单宁物质,具有消炎和收敛的作用,改善肠胃疲劳。莲藕还有含有黏蛋白的一种糖类蛋白质,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因此可以减轻肠胃负担。止血。莲藕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疗效。对血热引起的出血也有疗效。另外藕粉调补脾肾、滋肾养肝、补髓益血。藕带含铁量较高,所以对缺铁性贫血的病人颇为适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食物纤维,对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虚弱之症的人都十分有益。

但藕带是不建议直接生吃的。因为藕带属于一种生长在淤泥中的食材,若是不将其烹制成熟食用的话,生吃会导致人体将藕带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也吸收,藕带中带有的有害物质在被人体吸收之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藕带的时候最好还是将其烹制成熟,这样食用的藕带的口感也比较好,也不用担心出现身体不利的情况。

总说,冬夜里的一碗排骨藕汤,是所有湖北人化不开的乡愁。但,藕带又何尝不是呢?实际上,藕带比起莲藕更为稀少、珍贵、难以保存,所以更能唤起人对家乡的思念。

所以,藕带要怎么做最好吃?那必须是从菜市场买回来,洗净后,直接咬下去的那脆生生的一口,因为那是在长大后游历他乡时,寻不到的味道。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