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八里河东山战斗胜利四十一周年祭: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作者:施泽会 阅读:13 次更新:2025-05-12 举报

      八里河东山战斗胜利四十一周年祭: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作者    施泽会

    引言

时光荏苒,距离八里河东山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已然过去了四十一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十一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们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八里河东山战斗,不仅是一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激烈交锋,更是一座彰显中国军人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精神的不朽丰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同回首那段烽火岁月,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展望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下面分别回顾我们参战军人那场正义之战的相关情况。

八里河东山战斗背景与战略意义

战斗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越南在实现国家统一后,在苏联的支持下,逐渐走上了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频繁在中越边境地区进行挑衅和侵犯。他们蚕食中国领土,杀害中国边民,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队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八里河东山位于祖国云南省麻粟坡县天保口岸船头东北3公里,与老山遥相呼应,属老山东区,是紧紧俯制着我船头至越南河江市通道20多公里范围的重要制高点。越军长期占据八里河东山,对中国边境地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收复八里河东山成为了战略上的必然选择。

战略意义

八里河东山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军事屏障,更是控制边境交通要道的关键节点。收复八里河东山,能够有效打击越军的嚣张气焰,粉碎其地区霸权主义的野心,保卫中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这场战斗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八里河东山战斗过程

收复战斗

1984515615分,1441122团奉命收复八里河东山。其主峰阵地为34号和负34号高地,属于亚热带原始森林,树大林密、地形险要。明暗火力点、短洞、盖沟密布,仅A字型工事就有25个,前沿有铁丝网和大量地雷,有敌人一个连和一个排防守,配有高机和82无后坐力炮等各种轻重火力,易守难攻。我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采取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边打边插入的战术手段,秘密接敌勇猛攻击。战斗打响后,双方炮阵发射炮弹的弹壳出堂爆炸声和炮弹落地爆炸声、机枪射击声、子弹尖叫声、炮弹飞行声、地雷手榴弹爆炸声,敌人受伤的嗷叫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地动山摇,硝烟弥漫,形成了一部气壮山河的战斗场景。

 

在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战斗英雄”副连长谢国华亲自带领一营二连三排主攻34号高地东北侧,他带头抱起炸药包炸断敌铁丝网,在离主峰10米处被敌炮弹炸伤,壮烈牺牲。一排长当场牺牲,二、三排长负伤。指导员冷青松负伤后,带伤继续指挥战斗。共产党员、七班长罗建国,右小臂负伤,仍坚持战斗,他边打边冲,用左手投掷手榴弹,连续毙敌3名,后来,他的左胸和右大腿又负重伤,同志们要送他下去,他说“不要管我,你们继续战斗!”共产党员、八班长陈之文,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咬着牙指挥全班用集群手榴弹炸毁了阻挡我冲击的一个火力点,为三排冲击打开了通路。全连干部战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干部伤亡班长代理,班长倒下,战士接替,连续冲击。经过62分钟激战,我团一举攻克被越军占领我五年之久的八里河东山,从此八里河东山回到祖国的怀抱,然后就地转入防御。

防御战斗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号称第三大军事强国的越军,丢失老山、八里河东山之后,不断袭扰并寻机夺回。198465日,三营九连在八里河东山34和负34号高地守卫。625日、712日,越军分别动用连、营、团级规模强攻八里河东山。六连经过近八个小时激战,经受住了敌人30枚萨格尔导弹和数千发炮弹的袭击,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歼敌91人,缴获敌“进攻决胜”锦旗一面,战斗物资一批,军部为六连记集体一等功。1987428日,某师接防八里河东山阵地,仅5天就遭到越军连、排规模的反扑41次,平均每天8次偷袭,而且整个集团军在一年轮战期间,共粉碎越军的614次偷袭,抗击了越军6万多发炮弹袭击,我方组织了8次炮击作战,共发射各种炮弹41000多发,歼敌1050人,摧毁敌火炮70余门,军车多辆、指挥所多处、各种工事440个,沉重打击了对面的越军。

战斗中的英雄人物与精神传承

英雄人物

在八里河东山战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除了前面提到的谢国华、冷青松、罗建国、陈之文等英雄之外,还有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张茂忠、排雷英雄尤建华、战斗英雄“老山第一杀手”向小平、战地模范指导员朱厚良烈士等。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

精神传承

八里河东山战斗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战斗胜利的强大动力,无数战士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艰苦奋斗精神让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克服了重重困难。团结协作精神使各部队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八里河东山战斗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敢于担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传承团结协作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战斗对地区和国家的影响

对地区的影响

八里河东山战斗的胜利,为中越边境地区带来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环境。在战斗之前,边境地区的人民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战斗胜利后,边境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同时,战斗的胜利也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对国家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来看,八里河东山战斗的胜利,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场战斗也为中国军队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推动了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此外,战斗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成为了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反思与展望

反思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八里河东山战斗给中越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许多战士在战斗中伤残。在纪念这场战斗胜利四十一周年的时刻,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战争的危害,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来解决国际争端,才是实现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正确途径。

展望未来

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我们要从八里河东山战斗中汲取教训,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八十年代的上甘岭

背景介绍

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并非指代真实的地理地点,而是指代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类似上甘岭战役那样艰苦卓绝的战斗环境和精神。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因其激烈的战斗和巨大的牺牲而闻名。在八十年代,中国军队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也经历了类似的艰苦条件和英勇斗争,因此被比喻为“80年代的上甘岭”。八里河东山阵地就是八十年代上甘岭其中的主要部分。

生活条件

在老山前线,战士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地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山体上分布着许多大小、深浅不一的溶洞,这些溶洞被战士们称为猫耳洞。猫耳洞空间狭小,通常只有几平方米,甚至更小,战士们在里面只能匍匐爬行进入,长时间的滞留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此外,猫耳洞不通风,空气污浊,加上与敌方阵地距离近,使得战士们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战斗环境

老山前线的战斗环境同样恶劣。战士们不仅要面对闷热潮湿、虫蛇横行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敌方的猛烈攻击。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展现了超凡的毅力和勇气,他们利用简陋的工事,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击。军工2连的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要负重几十公斤,多次往返于上甘岭之路,确保前线的补给和弹药供应。

英勇事迹

在这样的环境下,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事迹。例如,新战士夏铁柱尽管体质较弱,但在上甘岭路上多次昏倒后,依然坚持完成了任务,扛着百斤重的物资登上了上甘岭主峰。3班长丑建林在敌方猛烈封锁的情况下,带领战士们冲过生死线,将弹药及时送到了步兵战友的手中。这些事迹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

精神传承

八十年代的上甘岭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精神的传承。老山前线的战士们继承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精神,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而奋斗。这种精神不仅在那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今天仍然激励着人们。

八十年代的上甘岭是对那个时代艰苦战斗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军人精神风貌的高度赞扬。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结束语

八里河东山战斗胜利四十一周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缅怀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先烈,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我们致敬那些参加过战斗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八里河东山战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美好未来。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