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奋斗人生》六
徐怀远自从母亲陈怡美来看望他,带来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红烧公鸡,并嘱咐他要劳逸结合,吃好休息好,要调养好身子后,他真的改变了学习和生活方式,该学习时学习,该休息时休息,该吃饭时吃饭,做到了学习文化知识和调养锻炼身体两不误。如今他身体好了,学习也感到轻松的多了。
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晃高考就要来临了。徐怀远有信心参加这一年一度的高考。他打算尽自己的努力考的好一些,以便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临近高考的前一天,父亲徐青林赶到县城中学来见了儿子徐怀远。徐青林这次来,一方面是想给儿子打打气,鼓励安慰他;一方面是想指导儿子如何应对这神圣而紧张的一年一次的高考,向儿子徐怀远传授一下参加高考的经验。因为他徐青林是应试考场的老油子了,他高考考了三年,参加了三次高考,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经验。他让儿子徐怀远进场后,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特别是遇到难解的题目时,尤其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先做其他容易的题目,到最后再去攻克难题,千万千万不要把有限的世间消耗在难题上,不然难题解决不了,容易题目也没有时间去完成了。
父亲徐青林的这一番话,儿子徐怀远倒是记住了。这对一个初入考场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金玉良言,及时雨啊!
第二天徐青林陪着学校送考老师一道把儿子徐怀远送进了考场才放心地离开。徐青林打算亲自指导儿子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考好每一门功课,希望儿子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徐青林回到休息室等待儿子徐怀远了。谁知儿子徐怀远进场考试还不到一个小时,校方就打发人来告诉徐青林老师,说他儿子徐怀远在考场发高烧,趴在桌子上,无法考试答题,已经送进县城医院,让徐青林老师赶快到医院去。
徐青林老师原来抱着莫大的期望,希望他的儿子徐怀远进了考场,尽量考的好一点,能够考上一所较好的大学的。徐青林老师突然听到这一噩耗后,头脑“嗡”的一声,像遭到五雷轰顶一样,浑身如触了电一样火烧火燎,差一点跌坐于地。徐青林摇了摇头,闭着眼睛,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和焦虑,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后,便急急火火地向县城医院去了。
徐青林老师来到医院,上到八楼找到儿子徐怀远的病房,见儿子徐怀远躺在病床上,打着吊针。儿子徐怀远迷迷糊糊地见到父亲来了,没有说话,两眼满含着泪水。徐青林从儿子徐怀远的两只泪汪汪的眼睛中体察到了,此时此刻儿子徐怀远心里在想什么,口中想说什么?这一切他全都明白了。
“怀远啊,你别急,要好好治病,好好休息!”父亲徐青林安抚儿子徐怀远说,“考大学,你别后悔,明年再说吧!”
儿子徐怀远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没有吭声。
这时候,护士来给徐怀远量血压了。
徐青林立刻问护士说:“请问护士,我儿子徐怀远得的是什么病呀?”
“伤寒。”护士说,“高烧不退,蛮严重的。”
“伤寒?”徐青林惊问道,“应该买点什么营养给他滋补滋补?”
“你别胡来。”护士警告说,“胀不死的疟疾,饿不死伤寒,要是大补过头,中焦阻塞,就是活神仙来也束手无策了。”
“谢谢护士明示,不然由于我的无知,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了。”徐青林惊出了一声冷汗。
儿子徐怀远高烧不止,脸色苍白,嘴唇都烧破了,徐青林非常心疼。这会儿护士给徐怀远挂的是退烧药,徐青林用手在儿子徐怀远的额头上试探一下,觉得体温降下来了一些,也就心定了一些。但是他生怕儿子徐怀远还一心惦记着高考,心里懊恼着急,病情会加重,于是便千方百计地安抚开导儿子徐怀远。他跟儿子徐怀远说,人都是吃烟火之食的,孰能不生灾害病呢?生病不要紧,如今医学条件好,医学技术先进,经医生的精心治疗,你安心养病,是可以康复的。
徐青林觉得,儿子徐怀远的病来得不是时候,不早不迟,偏偏在他进场参加高考的脊骨眼上,真叫人措手不及,怡误了儿子徐怀远的高考机会,太令人惋惜了。徐青林拿自己作比开导自己的儿子,他要儿子徐怀远不要把高考放在心里,今年运气不好,就不谈了,明年再参加高考就是了。为父高考不是考了三年嘛,后来不就考取了师范学院吗?只要有志向,“有志者事竟成”嘛!父亲现在不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学教师了吗?
徐青林老师今年五十几岁,中等个头,身材偏瘦,瘦脸膛,宽鼻梁,额头上刻上了几道微微的细纹,但两眼乌黑闪亮,炯炯有神。因为他长期与青年学生打交道,久而久之练就了他的一双火眼金睛。他能够透过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学生的表情神态揣摩出他们心理里的所思所想,然后就因材施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淳淳善诱地调教学生,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计算,徐青林老师已经过了大半辈子。这五十几年来,他经历了难以承受的困境,遭遇到了厄运,也遇到了好运。一个人,如果不能面对困境,正视困境,积极去应对、努力去改变困境,那么他在困境中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一个人如果遇到好运,不及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不去努力拼搏奋斗,就会错失良机,好运就会从身边溜走,就永世也翻不了身。徐青林老师非常机灵,他及时地抓住机遇,在他十分困难的境况下,生活窘困,茅屋被秋风所破,他没有气馁,正视厄运,积极应对,一家人省吃俭用,努力劳作,积极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命运,他们终于迎来了好运。面对好运,徐青林不失时机,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努力工作,不辞劳苦,废寝忘食地努力认真地教书育人,受到了学生的赞赏,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推崇,被评定为高级教师,增加了工资,带了家属,夫人又开了超市,家庭的收入增加了,经济条件改善了,生活好起来了。
面对迷迷糊糊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徐怀远,父亲徐青林想起了《老子》第五十八章中的一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名言揭示了人生的辩证的规律,他徐青林的人生中也不能游离于这一规律之外,儿子徐怀远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病倒住院就说明了一切。
徐青林老师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以后,悟到一个天大的发现,他发现人遇到厄运,厄运延宕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只要正视它,敢于面对,积极抗争,努力去征服它,改变它,它很快就过去了;如果人们正确积极地正视、应付厄运,不惜一切去洞察,早早地发现厄运来临的苗头,预先防备,及时扼杀,就可以防范于未然,好运就能长久地陪伴在你的身边。如今儿子徐怀远病了,徐青林认为这是好运中遇到的一点小小的麻烦,也可以看作是厄运,只要他们俨然面对,积极应对,这一不幸遭遇过后,他们徐家又会迎来好运的!
徐青林老师打算就在医院陪伴儿子,精心护理儿子。他相信,儿子徐怀远在医生的精心尽责的治疗下,在护士的尽心尽力的护理下,会好起来的。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