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中篇小说《奋斗人生》三

作者:苑丁 阅读:14 次更新:2025-05-09 举报
 徐青林老师一家人,过去因为他徐青林是大专毕业,工资不高,要不是家底子薄,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可是他徐青林成了家,生了孩子,自己又是白手起家,夫人陈怡美和儿子徐怀远母子两人住居在农村,连个住居的窝棚都没有。徐青林既要养家糊口,又要忙着盖一点房子,这就难住了刚刚成家立业,白手起家的徐青林了。徐青林私下里觉得,人家陈怡美嫁给你徐青林,又给你徐青林生了儿子,连个住居的地方都没有,这能对得起她们母子两人吗?于是徐青林暗自打算自己勒紧裤带,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肉,省吃俭用也要想办法将房子盖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家的家境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后来他们一家人磕磕巴巴,省吃俭用,通过奋斗,在村支部吴书记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盖起了三间泥巴墙的稻草房屋,一家人才有了安身之所。徐青林老师看着这空荡荡的家徒四壁的茅草屋,虽然有一种美中不足之感,但他还是非常满意的。家里的家具摆设,慢慢来,逐步添置,总归会解决的。谁知好景不长,老天又跟他徐青林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青天白日之下,突然乌云黑暴,铺天盖地地压过来,狂风暴雨过后,徐青林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盖起来的三间茅屋被掀翻摧毁了。这雪上加霜的打击,令徐青林一家人难以承受!一家人都像霜打的芭蕉一样无精打采地底下了头。
 那时候,儿子徐怀远还在读小学,他看到家里如此窘困,在他的幼小的心灵上已经埋下了隐隐的创伤,他自已以为在孩子们中间抬不起头来,竟然想着要辍学,帮助他母亲种田种地,改变家庭的贫穷的现状。
 徐青林和夫人陈怡美两人听了大吃一惊,这还了得,小学还没有毕业就不想读书了,这成什么体统?父母辛辛苦苦为谁忙活的?母亲陈怡美哭哭啼啼,苦苦哀求;父亲徐青林严厉批评,又苦口婆心地开导,儿子这才极不高兴地答应继续读书上学。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徐青林一家人的努力,抓住机遇,徐青林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受到了学生的赏识和欢迎,得到了校方的肯定和推崇,评上了高级职称,加了不菲的工资,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儿子徐怀远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小学毕业后又上了初中,如今已经是高中生了。
 徐青林与夫人陈怡美两人没有别的诉求,唯一就是希望培养儿子徐怀远读书上学。当初儿子出生以后,徐青林非常激动,因为夫人陈怡美给他生了一个胖小子。面对这个刚出生的可爱的儿子,徐青林考虑再三,给他起名叫怀远这样一个既响亮又好听的意涵丰富的名字。怀远,怀远,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要有远大的志向,怀有崇高的抱负。
 徐青林觉得,人不能没有志向。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没有努力奋斗的目标,就很难上进。徐青林家住农村,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出生,他的祖辈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扁担长的“一”字不识一个。到了徐青林这一代,却遇到了好运,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穷苦农民的子女也纷纷进学堂读书识字了。徐青林读了几年书,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是一窍不通的笨蛋。他对读书既感兴趣,也特别卖力。在校期间,他看着听着老师给他们学生生动形象,头头是道地讲析课文。他听得入神,也觉得新奇,久而久之,他非常羡慕教书的老师,就暗想着将来自己也当一名教书先生。
 徐青林立下这一志向后,便更加刻苦认真地学习,朝着他既定的目标志向努力了。徐青林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他虽不是班里的优等生,但他过五关斩六将,没有留过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徐青林要进场考大学了,考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这话说起来,恐怕大家要笑话了,徐青林报考了大专,许多同学当年就考上了本科,有的还考上了名牌大学,他徐青林一考就考了三年,好不容易才考中了两年制的专科。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像笨鸟先飞一样,还是到达了目的地,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圆了自己的梦想,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徐青林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如今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当之无愧的中学教师了。
 徐青林给儿子取名怀远,就是希望儿子徐怀远胸怀大志,努力读书上学,掌握高深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徐青林和陈怡美夫妻两人设想着儿子徐怀远的前程。他们认为,如今他们家庭不像过去那样贫穷窘困了,他徐青林有固定工资,夫人陈怡美又开超市赚钱,家中的一切事情都用不着儿子徐怀远操心,他只管一门心思地努力读书就行了、
 儿子徐怀远目前还是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业非常重要,他希望儿子徐怀远抓紧时间,刻苦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将来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机会还可以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那样他们徐家的列祖列宗也笑不动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儿子徐怀远真的按照他徐青林设想的路子发展,那这份培养儿子徐怀远的学习费用也不是非同小可的。因此徐青林和陈怡美夫妻两人决定吃辛熬苦,相互配合,一个努力教书,一个尽力开好超市,多赚些钱,积累些钱,为培养儿子备足经费,让儿子徐怀远无忧无虑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徐青林老师和夫人陈怡美夫妻两人,把他们的想法跟儿子徐怀远说了。儿子徐怀远也敞开心扉告诉他的父母,他读小学时,家里太穷,看到人家孩子穿的周周正正,玩得开心得很,他总觉得低人一等,提不起精神来,就想着退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后来家里的经济有了好转,他就安心读书了,也顺利地考上了初中,又读了高中。有句古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他将认真刻苦地学好功课,掌握知识,争取考上大学,将来不靠父母就能自立更生了。
 徐青林老师听儿子这么一说,也不认为儿子徐怀远的想法有什么不妥之处,便没有做声。母亲陈怡美按耐不住内心的想法,急忙说:“儿子啊,你放一百二十四个心吧,我和你爸爸两人一定努力拼搏,多挣点钱,除了供你读书上学,还留着给你成亲买房子用呢!”
 儿子徐怀远笑着问他父亲徐青林说:“爸爸是这个意思吗?”
 父亲徐青林也笑着说:“你妈说的也没有错。”
 儿子徐怀远“哈哈哈”大笑着说:“这恐怕不合适。”
 母亲陈怡美认真地说:“这是做父母的责任,怎么不合适?”
 儿子徐怀远说:“我小不能自立,父母抚养儿子是没话说的,我读书有了工作,应该赡养父母,到过来还要去啃老,这成什么体统?”
 父亲徐青林先生说:“父母的财产留给子女,也无可厚非啊!”
 儿子徐怀远说:“爸爸,妈妈,你们给我再多的钱,我还是会花完的,不如给我学一门技术,一种本领,那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这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的。”父亲徐青林非常满意地说着笑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