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新闻   

新冠之年的日本文学

编辑:admin 阅读:1267 次更新:2021-04-02 举报

  从地震文学到原爆文学,灾难文学被认为是日本文学中相当重要的类别之一,正如“新冠之祸”一词频频见于报端所显示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种种祸端成为了日本2020年大众瞩目的焦点,而在文学上则表现为读者、作家、文学研究者等对于灾难文学之一“疫病文学”的关注。在“新冠之祸”的蛰居中,人们希望了解以往是如何对抗疫病的蔓延,希望可以从中获取透视未来走向的灵感,作家则从各自的视角以不同的文字书写自己身处“新冠之祸”中的体验,以“新冠之祸”为主题的创作为日本疫病文学增添了怎样的样态?本文对新冠之年的日本文学的动态和创作略作概述。

  日本在2020年4月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之后,知名出版社讲谈社的第三文艺部于4月15日策划了邀请知名作家进行接力创作的Day to Day活动,希望作家们以“2020年4月1日以后的日本”为舞台进行超短篇的接力创作,用微型小说或随笔的形式接力传递新冠肺炎疫情状态下的日常生活或感受,作品原文在Day to Day活动官网上发布,同时在网络上刊登中英文版译文。5月6日,讲谈社北京的官方微博在中国官宣了此次活动,邀请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学者、优秀译者、编辑等参与接力翻译,让中国读者通过网络一同分享日本作家对于新冠时期生活状态的书写。活动最终共邀请日本知名作家100人,从5月1日(小说时间为4月1日)连载到8月8日(小说时间为7月9日)。

  在各大文学刊物策划新冠特辑之前,日本作家记述或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的文学创作数量甚少,所以由讲谈社发起的此项知名作家接力创作活动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日本文学圈借此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对策、个体感受等向社会发出了作家群体的声音,记录了对于新冠时期个体生活、社会状况等的观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集体的且即时的历史记录;其次,由于是新冠时期的即时创作和即时传播,使得写作者、阅读者、创作语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从而产生了相当程度且相当范围的共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疗愈心灵的作用;再次,因为是中英文版通过网络同步发布,使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共同对抗跨境病毒的人们跨越国境站在了一起,实现了新冠文学的跨境。

  或许是受蛰居环境的影响,此次接力创作的作品相当多具有日本传统私小说的色彩,即第一人称视角的日常生活的描述居多。比如以长篇小说《流浪之月》获第十七届书店大奖的凪良汐,其创作的微型小说将主人公设定为今年获文学大奖的“我”,描述了“我”与因疫情失业在家的丈夫之间的冷战,以及蛰居期间的最终和解。在秋吉理香子的微型小说中,“我”是一名担任婚礼司仪的单亲妈妈,离婚后带着儿子一起生活,因为疫情影响无婚礼可以主持,不得已转行送外卖,辛苦送外卖回家之后的最大抚慰,是孩子为自己手绘的画像。接力作品所使用的这种第一人称视角,以虚实相生的叙事结构生成了一种现实感和亲切感,而且见于多数作品的充满温情的结尾也多少抚慰了疫情蔓延之下的焦灼心态。

  最先推出特辑的是4月发售的《文艺》夏季号,其题为“亚洲作家如何面对新冠之祸”的紧急特集,发表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作家描述生活变化的随笔。

  次月,5月发售的文艺期刊6月号也大都开始刊登与疫情相关的特辑、创作、论考等。首先,《新潮》在6月号推出题为“新冠之祸时代的文学表达”的特辑,刊登了金原瞳描述特殊时期青年男女恋爱情形的新作《非社交距离》、鸿池留衣以男子高中为舞台的荒诞小说《最后的自肃》等。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