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从李白杜甫互赠******

作者:红霞满天 阅读:87 次更新:2024-03-03 举报

英武

从李白和杜甫互赠诗看诗人之交谊和两种风格的互相影响

李白、杜甫,中国古典诗歌的“诗仙”和“诗圣”,
他们的友谊是文学史上十分珍贵的一页。

李、杜直接互赠的诗,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大概各自
只有两、三首。可是可以从中看到的,是极有趣的
两大诗风格之区别,和心境的区别。

天宝四年(745),李白在沙丘(今山东境内)城送别
杜甫,结束了两人一年多共处的难忘时光,思念杜甫,
写了这首“沙丘城下寄杜甫”。其时,李白因为玄宗的
忽视和贵妃、高力士的谗言而自请回乡,是他年轻时
的一个低潮期。

诗曰: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乾元元年(758),也就是上面李赠杜诗13年后,李白
在肃宗和永王李磷[去石加玉]的权力斗争中蒙受冤屈而
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乾元二年在巫山遇赦,回
到江陵。杜甫不知彼被赦事,思虑李白的安危,成蒙,
得诗“梦李白二首”。

录其一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录其二如下: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读这两组诗作,最大印象是两大诗人的风格混合与互换。
“沙丘城下寄杜甫”之短,之律,之平和内敛,是李诗
中非常少见的。且引李一个典型的赠友诗与观:

江夏赠韦南陵冰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 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 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 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这首是乾元二年,李白流放返乡途中在江夏(今武昌)
遇长安故人南陵县令韦冰时作,已经不属他的大量作品
之风格之极端,如“古风之一”,“蜀道难”等,可比
“风”、“骚”之奇丽,多彩与奔放,但是这种格调还
是显而易见的,看字句如“惊喜茫如堕烟雾”,
“苦辛”,“四望青天解人闷”,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都是豪情李白的印记。

再看沙丘赠杜诗,除了格律不属严格的五律,音色,
意境都是非常含蓄灰调子的,很象一首杜诗。李白
常用在赠友诗中的“仰高山”,“风流”,“言无尽”,
“倾情”,“倒意”,这些主题和字句,都没有出现,
“我”和“君”则出现一次,“思君”是最后一句点
题用。

反过来看杜感李诗二首,几乎可以说是满目谐李,李
为着魂之诗体也。第一首中,“死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些丽,远,绝的用词遣句,若干意味明放的
用字“我”、“魂”的重复使用,颇与杜平素之律严,
意沉厚,指婉转之诗风所别类,而大善李风。

诗其二则抒情明、透,“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感慨万千将黑白恶比--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此为我观杜诗之卓越警句也)、露底惊叹--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来表现,其李风沁透苦意
而尽出,令人一望而疑:

莫非是年长李白之青年重现耶?

我观李杜互赋,李个人人格之伟壮,无我,具子建
之高才,杜之沉郁,守律,深情,两个人共有的哀
天下之宽广心胸,一展无疑。

****英武02。12。14****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