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殷殷报国志 血染大李集

作者:闫应科 阅读:709 次更新:2024-01-21 举报

殷殷报国志  血染大李集

——陶兴瑞烈士革命生涯 

(文/沈国磊  闫应科)

  

陶兴瑞烈士,山东莱芜人,1939年参加革命;是利辛县革命的开拓者,是阚疃县民主政府的创建者之一,是佛镇区、李集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创建者,是革命战争时代在今利辛县境内牺牲的级别最高县级干部革命烈士。

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下半年,山东分局即在莱芜圣井村建立了泰山特委,统一领导泰安、莱芜、新泰、曲泗宁县委党的工作,这是泰山区最早的雏形。1939年7月,根据山东分局决定,山东第一区党委成立,所辖特委遂改称地委。9月初,泰山特委从莲花山区转移至莱芜东北部的常文一带,并在崮山前村召开扩大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泰山地委,辖泰安、莱芜、新泰、历城、章丘、淄川、博山七县及特委直属县。1940年至1944年,泰山地委管辖范围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泰山地委驻地一直在莱芜。1939年8月8日,莱芜县委在羊里朱家庄召开了由170多人参加的全县各界代表大会,成立了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谭克平被推举为莱芜县县长。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权,也是山东省境内最早建立的抗日民主县政权之一。

山东莱芜双枪抗日英雄郑觉民在陶家庄南边的陶镇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受郑觉民、魏佑田和老师陶占一等的影响,1939年青年陶兴瑞新婚不久参加革命,与同庄的进步青年四个人一块去参加八路军,那三个人中途又返回了,只有陶兴瑞加入由“泰山支队”转制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随部队转移到鲁南临沂、平邑、白彦一带建立鲁南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平邑白彦,位于抱犊崮与天宝山区的中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鲁南通往沂蒙山区的必经之地。大地主孙鹤龄为当地一恶霸地主。他的儿子孙益庚是白彦的乡长。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其庄园的周围建有炮楼,因此当地人把白彦称为“祝家庄”,孙鹤龄被称为“庄主”。

在此之前,一一五师本着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的原则,曾派人与孙鹤龄联络,想争取他一道抗日,但孙氏父子不仅拒绝了一一五师的倡议,而且还与日伪勾结,强迫周围几十个村庄组织反动民团,断绝交通,成为八路军向天宝山区发展、打通沂蒙山区联系的巨大障碍。于是,罗荣桓和陈光决定拔掉这颗钉子,拿下“祝家庄”

1939年秋,第一一五师由鲁西进入鲁南,在当地抗日武装的配合下,开辟与扩大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为向天宝山区发展,第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指挥第686团、特务团、苏鲁支队,于1940年2月14日一举攻克位于抱犊崮山区与天宝山区之间,费(县)滕(县)公路上的要地白彦,全歼了据守该村的伪军。

1940年春节前的一天,一一五师686团团长张仁初接到通知,急忙骑马赶到师部。陈光和罗荣桓把他带到作战室,陈光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说:“张仁初,有任务了,师部决定让你们团去拔个钉子。”

张仁初上前看清这就是白彦,兴奋地说:“哈!就知道师领导不会把这块肥肉给别人!我们686团保证完成任务!”

罗荣桓看到张仁初这么开心的样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对他说:“打仗不能有勇无谋,你能攻下白彦我不担心,可是这是一个咽喉之地,敌人绝不会轻易放弃。我们拔掉了,敌人还可能再上,要准备与敌人反复争夺。”张仁初点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打下白彦后,”罗荣桓比划着,接着说:“要立即把敌人留下的工事毁掉,迅速把群众发动起来。发动群众,是我们在白彦立足的关键。坚固工事对于八路军来说并无多大好处,而让敌人占据了倒会造成麻烦。八路军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工事。”

“明白”张仁初答道。为了解除张仁初的后顾之忧,陈光又向张仁初介绍了其他方面的部署:“我们已经命令梁兴初部在郯城、码头镇一带牵制南面的敌人。另外,苏鲁豫支队的胡(炳云)田(维扬)大队也从陇海路南开过来了,再加上特务团,都要配合你们作战,还要通知孔昭同部在北面策应。我们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你尽管放心地打。”

2月13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686团向白彦潜行,出敌意料是用兵关键,罗荣桓和陈光选春节刚过的时间进攻,正是因为白彦反动武装此时最为松懈。正月初九这天,686团第一次攻下白彦。可是罗荣桓得到前方的报告:“没有发现孙氏父子的踪迹。”罗荣桓立即下令:“除恶务尽,必须找到两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久,686团再次报告:“孙氏父子已被原东北军击毙。”原来,就在八路军攻打白彦的前几天,汉奸孙鹤龄父子勾结红枪会,杀死了原东北军霍守义师的伤员。霍守义大怒,派部队在八路军攻打白彦之前,发动了突然袭击,将孙氏父子活捉并处决了。

罗荣桓得到这个消息,微微一笑说:“这正应了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啊,立即抽调一批干部,到白彦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根据罗荣桓和陈光的指示,在攻下白彦后,在原来伪区公所门前,挂起了“白彦区抗日民主政府”的牌子。打开了孙鹤龄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群众。许多把附近的树皮都剥光当粮食的贫苦百姓,捧着刚分到的食粮,双手颤抖,流下了热泪。很快,群众被发动起来,建立了抗日组织。

与此同时,一一五师一边进行新的战斗准备,一边拆毁了孙鹤龄修建多年的碉堡和寨墙。在拆掉这些工事时,很多老百姓用疑虑的眼光看着,甚至还有人在问:“八路军是不是很快就要走啊?要是鬼子来了,我们怎么办?”

战士们回答:“老乡放心,不把鬼子打垮,我们不会离开的。”

但是拆工事的事情还是在当地老百姓心里投下了阴影。

3月4日,罗荣桓来到白彦检阅部队的训练成果,给大家讲了话。他说:“我们占了白彦,就像掐住了敌人的脖子,敌人是不会甘心的,现在他们肯定正在拼凑兵力,要夺回白彦。我们不能在这里和敌人拼,要撤出去打。经过反复争夺之后,白彦终归会回到我们手里的。

确实,白彦不仅是八路军的交通枢纽,同样也是日伪军的交通枢纽。日军不但意识到白彦对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想到八路军因得到白彦而获取的巨大利益。丢失了白彦,不仅仅是只丢了个村庄,同时也把周围几十个小村庄丢了。

3月7日,驻邹县的日军100多人就向白彦作试探性的攻击,一一五师特务团打了一个伏击战,这批敌人狼狈地退回邹县。3月12日,日伪军又从北面的平邑、西北面的城后、东南面的梁丘调集了700余人,向白彦合击。八路军按一一五师师部的指示,主动撤离白彦,在白彦两侧的山地里,借助有利地形伏击敌军,敌军伤亡惨重。好不容易进入了白彦,敌军却发现这里已成一个被坚壁清野的空镇,想修建工事固守,却抓不到一个民夫;要吃饭,找不到一颗粮食;想要找水,却发现井都被封起来了。敌军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好不容易驻扎下来。当晚,686团一部又趁夜色攻入白彦。敌人乱作一团,又无工事据守,只好灰溜溜地退出了白彦。

3月19日,不甘心白彦被八路军控制的日军,又从各县召集了2000余人,分东西两路夹攻白彦的八路军,一一五师照方抓药,先在白彦外围与敌军激战两天,然后让敌人占领白彦。

当晚,一一五师再次在夜色的掩护下攻进白彦,并与敌人展开了白刃肉搏战。日军支持不住,施放了一阵毒气后,又一次退却了。

在连续14昼夜的三次白彦争夺战中,一一五师共歼敌800余人,缴长短枪300余支。日军在白彦遭到三次失败之后,从此就再也不敢进攻白彦,白彦这个战略要地终于掌握在八路军的手中。

白彦战斗的胜利,给鲁南山区军民以极大的鼓舞。战斗一结束,周围的老百姓就赶来慰问。

陶兴瑞个子很高,大约1米8以上,身材很魁梧,打日本鬼子十分勇敢,1940年入党,随后被抽调到地方进行民主政府建立,陶兴瑞群众基础好,口碑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字,从一名抗日战士迅速成长为根据地的地方干部。1944年他家里才与陶兴瑞通信联系上,他哥哥把陶兴瑞的妻子朱桂彬和女儿送到他身边一起参加革命,他的妻子也在白彦参军了到抗大学习,他们夫妻没有时间照顾女儿,就把女儿寄养在根据地的老乡家里,大约呆了三年,老乡为了保护他女儿,又把他女儿送回老家莱芜。

解放战争时期

曲阜不仅是孔子家乡、桑梓之地,更是山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整个鲁西南地区的革命星火燎原之地。 1945年底,曲阜、泗水合并为曲泗县,1946年春分置。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在沂蒙大地上,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蒙山脚下、浚河两岸锣鼓喧天,军民同乐。人们盼望着从此过上安定的生活,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以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及大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依靠人民群众,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国家。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则企图将中国恢复到抗战前的状态,实行其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历史抉择。

1946年4月,中共鲁南区委、鲁南行政公署、鲁南军区决定,撤销鲁南二地委、二专署、二军分区。原辖各县党政军机关划归一、三地委,一、三专署,一、三军分区。将麓水县改为滕县,双山县改为麓水县,曲泗县分为曲阜县、泗水县,兖州县改为滋阳县,费县改为平邑县,温河县改为费县,划归一地委领导。

1946年2月从费县、平邑等老区抽调500多名基层干部组成工作团到曲泗县各区发动群众1946年4月19日,中共鲁南区党委、鲁南行政公署、鲁南军区决定,撤销曲泗县,设立曲阜县、泗水县,分别建立县委、县民主政府。在曲阜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建设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共曲阜县委、曲阜县民主政府。曲阜县委由何泽洲任书记,周林任副书记,房立斋任秘书,李平任组织部长,江声任宣传部长,刘鹏任民运部长,刘道诚任武装部长;县民主政府由周林兼任县长,毕玉章任秘书(5月任),贾山任公安局长,钱文涛任民政科长,孔子纲任财粮科长,于蔚祥任司法科长,刘俊甫任实业科长,李惠民任文教科长,吕宜壮任邮电局长。同年8月,何泽洲调鲁南第二军分区,副书记周林任县委书记。县委隶属中共鲁南第一地委,辖9个分区委。机关驻曲阜城。

曲阜县初建时全县下辖7个区,各分区委书记和区长分别是:一区(城区),李勇、刘汉章;二区(戈山区),陶兴瑞、赵继承;四区(吴村区),马玉光、毕玉章;五区(南辛区),席星加、罗熙庭(副区长主持工作);六区(陵城区),吕墨池、孙德刚;七区(坊岭区),殷俊、邓超;八区(姚村区),杨福林、徐发和。同年8月,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将辖域过大的八区纸坊以东地域划出,成立第三分区委、第三区公所,朱冷冰任书记,陈祥甫任副区长(主持工作);把第五区终吉以西地域划出,成立第九分区委、第九区公所,席星加任分区委书记、宋庆举任区长。

陶兴瑞任二区(戈山区)区委书记(1945.12-1946.4),1947年2月20日,莱芜战役打响,曲阜县坊岭区委书记陶兴瑞出任担架营长,带领民工积极抢救伤员从参加革命只有这一次有机会回家乡,陶兴瑞回家看望了父母1947年3月中下旬,鉴于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已占领曲阜西部和南部部分村庄,并向曲阜城逼近的状况,中共曲阜县委根据鲁南区党委的指示,在梁公林召开县、区干部紧急会议,部署战略转移,对县、区大部分党政干部和农村部分党员重新作了安排,其原则是:一将有战斗经验的编为武工队,留在本县打游击;二年轻力壮的编为担架队、运输队,跟随主力部队活动,支援前线;三老弱病残和家属暂时撤往渤海地区和滨海地区陶兴瑞负责担架队、运输队,跟随主力部队活动

奉命开辟新区

1947 年12月 26日,中共豫皖苏六地委决定建立阚疃县。1948年1月2日,陶兴瑞奉命随刘道诚、杨金辉从阜北县苗集南下开辟阚疃县。1月3日,宣布中共阚疃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刘道诚任县委副书记,杨金辉任副县长。1-—2 月陶兴瑞任该县佛镇区委书记兼区长;2——6月为阚疃县农工部长(县委委员);3——6月任该县李集区委书记兼区长。在他担任佛镇区和李集区领导期间,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使这两个区的政权建设不断壮大。据王新山回忆,阚疃县县大队三连是陶兴瑞烈士创建的佛镇区区队,由开始的陶兴瑞、王世荣男,1925年农历六月廿八日出生,系原邢台县白岸乡王山铺村人。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12月加入*。当时是一二九师,解放战争为刘邓二野三纵九旅二十五团。其在炮兵连及后为炮兵团,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在挺进大别山战斗负伤后,参加地方革命)、闫志才(安徽桐城人)等五人发展到县大队150人,援救江口集一役,王早湾就牺牲了28人,佛镇区队由陶兴瑞烈士创建,一直是一支“不怕牺牲”的革命队伍!据刘道诚回忆陶兴瑞从山东过来时已经是营级干部,后又担任阚疃县农工部长,县委委员。

血染剿匪战场

1948年5月12日,清泉区区长兼区队长冯君如在国民党特务冯竹樵的纵恿挟持下,背弃革命,带领区队近百人枪,叛变投敌。——《凤台县志》。冯氏祖坟在老李集西北解大庄南边,老百姓叫“冯松林”,离柏树行子不远。

老李集北柏树行子战役是国民党地方势力马子达、郭养心等匪首和反叛的冯君如勾结,与李集区民主政权的一次战役。

柏树行子是马店到老李集的要路,黑土沟上有一古桥叫“刘桥”,为老李集北边刘庄刘姓人捐建,是进出老李集的关隘所在,柏树行子位于刘桥西边,是最佳的伏击地点,利于隐蔽的地形,“马匪”在豫皖苏六军区十二团围剿时,豫皖苏六军区司令部在张村、王市,每次围剿马匪,马匪就往南逃窜,乌江五孔桥、舒桥是马匪多次进出之路,李集区队是阻挡马匪退路的“眼中钉肉中刺”,1948年7月13日夜,马子达率队联队800多人围攻李集区队,由于敌众我寡,阚疃县委常委、农工部长、李集区区委书记兼区长陶兴瑞,李集区区队副袁维先、卫生员孔XX等李集区区队人员壮烈牺牲,被俘人员不肯投降,被国民党张杨镇(老李集,今大李集镇)镇长王逸亭枪杀于李集粮站旧址南边的一个小池塘。

1948年7月14日晨,陶兴瑞牺牲于老李集北柏树行子(老龙窝)战斗,安葬于新张集西北五里之袁庄陶兴瑞的牺牲是光荣的,就像莱芜口镇烈士纪念碑上刻的一样,陶兴瑞烈士“为人民尽忠气壮山河”,陶兴瑞烈士永垂不朽!

中华英烈网中华英烈网

注:关于陶兴瑞烈士遇难经过,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剿匪战场被土匪射杀,二是被友军误伤。当时,官方信函对陶兴瑞死因也没有明确的说法。笔者认为:陶兴瑞烈士被土匪射杀,剿匪战斗结束后,存在这个枪手被俘投诚加入革命队伍的可能性。

沈国磊近照沈国磊近照

 沈国磊:历史文化学者,地方文化研究员,老子和范蠡文化研究会员,庄子文化研究会员,厦门大学周易研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文化中心研究员、亳州市作协会员、《亳州晚报》通讯员、《孔子研学网》通讯员、利辛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论文已发表和参加多地学术论坛。

闫应科:安徽亳州利辛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沈国磊老师提供信息:陶兴瑞烈士是今山东济南市莱芜区口镇陶家庄人。 闫应科 01-21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