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得冠王"吟坛领风骚

作者:楚国良 阅读:996 次更新:2023-04-06 举报

"得冠王"吟坛领风骚

    追忆湘潭洛口诗会发起人、首任会长刘多寿先生



  湘潭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建县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薪火相传,成就了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成就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县域精神。宋代大理学家胡安国父子曾在这里的隐山、碧泉书院隐居和著书讲学,开创了千年生生不息、大潮迭起的湖湘文化。“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在隐山蛰居十多年的左宗棠从这里走出去以后,成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这里曾诞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罗亦农,党和国家原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曾先后在这里工作。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国学大师王闿运、近代文学艺术界杰出人物黎氏八骏等文化名人,也出生在这片沃土。这里还是台湾政要马英九、宋楚瑜先生的祖居地。

  湘潭县自2007年申报“中华诗词之乡”以来,从官方到民间,都掀起了新一轮爱好诗词、创作诗词的高潮。如今,全县拥有嘤鸣、洛口、龙山3个县级诗社,会员1200余人;乡镇级的诗社诗会31个,诗词爱好者5000余人。《嘤鸣诗集》、《洛口诗声》、《龙山诗》、《白石文苑》等刊物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食粮。2009年12月18日,湘潭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湘潭洛口诗会发起人、首任会长刘多寿先生。

  2023年癸卯九月十九日(公元2023年10月28号)是已故湘潭著名诗人刘多寿先生百岁冥寿。根据《中湘水竹湾刘氏七修谱》记载,刘多寿先生正是水竹湾刘氏后裔,派名"源俊",因其上面三个兄长惜皆夭折。其大伯父刘海安为其取名"多寿"。

  为全面了解刘多寿先生的生平事迹,笔名专门拜访刘多寿先生孙女婿刘敏,走访了刘多寿先生嫡传弟子郭国亮。到湘潭县档案馆查阅了2008年3月20日《湘潭县报》专版报道"绝句王刘多寿先生其人其诗",《湘潭县古今诗联选》(湘潭洛口诗会2009)《湘潭县风物诗联选》(湘潭洛口诗会2014)和刘多寿先生自编的《刘多寿诗联选》(1993),《不老斋吟草》(2003)《不老斋吟草》(续集,作家出版社2009),《不老斋吟草》(续集二,2012)等相关著作,从而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特撰此文,作为纪念刘多寿先生百年冥寿的追思和缅怀!

  ——题记

  (一)

  刘多寿,湘潭县人,祖居易俗河镇上马村南塘组,派名源浚,又名翁寿,刘一、牛一、兴无等。8岁时从大伯父海安公(清末秀才)习经史、读古文、学诗联,成就卓然。

  1940年海安公七十大寿,刘多寿曾献诗联贺之。七律曰:"

  本是前朝万选钱,谦怀犹有最癫签。

  慈悲直似弥陀佛,酒兴差同李谪仙。

  息事宁人孚众望,灌园种树育群贤。

  江南万树桃花发,争献期颐祝寿篇。

  联曰:

  漫道年龄从古少;即如道德亦今稀。

  一九四八年代族侄挽胞姐联:

  多愁多病又多情,命也何乖!年也何啬!回忆菜根牛被,每怜蓬户萧条,含辛茹苦佐黔娄,赢得衣温食饱。忽值岛夷入冠,遽陷湖湘。旧业付东流,躲兵山谷犹馀事;

  有父有夫还有崽。姐胡然去?弟胡然悲?从兹月夕花晨,不见斯人彤影,赌物伤神渐李益,几乎肠断肝摧!况当柳色新萌,倍植高绪。招魂向南浦,逝水春江无限忧。

  时人争相传颂,谓为佳联。解放后收入山西省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特长楹联选粹》(周渊龙编著)。

  解放后在湘潭县一中教数学二十四年,1955年参加湖南师院数学函授本科,取得大学学历。1956年入党,1958年评为劳动模范,出席省劳模大会。1964年在县一中任教导主任。教学之余,写过不少诗联。特别是在一中当教导主任八年,每逢开学放假或纪念活动,或高中会考,必贴楹联,皆我主笔。一中三老祝寿,惊动全省。他的一首七律祝寿诗,深受一中“活字典”沈向荣老师嘉许。就因这些诗联,在“四清”“文革”中挨到了批评,诗心火花,顿遭雷雨熄灭。

  1978年调湘潭县九中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80年12月退休,他仍在湘潭县九中,潭煤子弟中学等地教高三及补习班数学多年。

  (二)

  改革开放后,大地春回,诗社林立。1986年与周心培、宋笃钦三人成立嘤鸣诗社,任副社长。1997年与唐绮德、徐先霞、周青山、李绍元、罗学易、张自翔七人成立洛口诗会,为首任会长。1994年被批准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995年被批准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07年加入世界汉诗学会,任湘潭分会名誉会长。2008年3月20日湘潭县报副刊专版登《“绝句王”刘多寿先生其人其诗》,刊诗文十一篇(首)。出席市文联大会,获文学艺术事业荣誉奖,出席县文联大会获白石文学艺术事业成果提名奖。2009年被批准为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个人小传载入《湘潭文艺家辞典》诗词楹联卷。

  1990年后,他进入创作高潮,并以笔名刘一、牛一、寿翁、高寿、牛牛、一多发表作品。首次参赛,《屈原颂》获湖南日报征文三等奖,刻入汨罗市屈原碑林。接着《黄花亦恨红羊劫》获全国诗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仅2008年就在全国诗词联大赛中获“望海楼”一等奖,“盛源杯”、“肥桃杯”、“浮瑶仙芝杯”等4个二等奖,“ 妈祖阁”、“杜甫江阁”等6个三等奖,“肇源杯”、“牡丹杯”、“友爱杯”、“纪念彭总平江起义8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等15个优秀奖,可谓丰收。

  2009年又开门红,《踏沙行。利铁文化中心大楼》荣获“利铁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他为人慈爱严谨,谦逊朴实,性格耿直豪迈,尤爱提携后辈,杨孟雄、罗习明、郭国亮、何敏、周伟红、罗小玲、张新果、魏盛经等先后拜其为师,学习诗联写作,现大多成为省、市、县诗词楹联界佼佼者。

  2015年3月31日(农历2月12日)逝世于县城飞鸽小区长子刘柏林家,享年92岁。

  (三)

  刘多涛先生昵称"绝句王","得冠王"在全国参赛诗词领取获奖共300多首,在湘潭真是风流倜傥,独领风骚。

  《绝句四首》

  黄花亦听红羊劫

  忍听忠魂泣夜台,沩山沩水尽含哀。

  黄花亦恨红羊劫,岁岁冲寒带泪开。

  (1993年获当代诗人联谊会全国诗赛桂冠)

  此首是刘多寿先生咏十年文革七言绝句。绝句一般规律是起承转合。第一句是忠魂夜泣起始,第二句承转泣的程度“尽含哀”,第三句转而有力点题,第四句以黄花恨的表现概括全诗主旨。十年文革,史称浩劫,叶剑英元帅1978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十年期间,整了一亿人,死了2000万人。”惨绝人寰的冤死者中,从普通百姓到国家元首,概莫能外。该诗以“泣”、“哀”、“泪”烘托其“恨”。并以“沩山沩水”点出主席少奇家乡,他背着“叛徒、内奸、工贼”之罪名,冤死于河南开封。其实点出的地点含蓄地隐喻全国的山山水水。“黄花”尚恨,人何以堪!“尽”字极言空间之阔,冤魂之多,“岁岁”极言时间之久。“黄花”对比“红羊”,用词色彩感情何等鲜明。作者良知倾注,出神入化,正气凛然。

  粉笔

  近墨仍然白,冰心不染埃。

  为君能解惑,何惜骨成灰!

  (获1995年“鹿呜杯”全国大赛佳作奖,入选《中华诗词年鉴》第四集)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咏物诗。头句以粉笔黑板颜色妙想画相,将成语“近墨者黑”反其意用之,推陈出新,次句承前点染其冰清玉洁内心世界。后两句深发,评出气质格调。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三句突出提出“解惑”是画龙点睛之笔。咏物诗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颗独具风格的明珠。它专借咏叹事物来抒发情怀或申明事理。粉笔都想到能为人解惑,不惜粉身碎骨,拟人修辞,语言多么形象,境界多么高尚!全诗劝人多作奉献,勇于献身。写粉笔乎,写人也。此诗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名副其实。

  示孙

  凿壁偷光只为贫,悬梁刺股亦堪钦。

  从来博学多才士,都是千锤百炼人。

  (获2006年中华诗协金奖)

  引用古代勤学苦读故事三则:一是匡衡家穷凿壁借光读书事;二是孙敬好学以绳系头悬屋梁以驱眠睡疲寝事;三是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事。从而得出结论:从来博学多才士,都是千锤百炼人。诗人精选古代好学典故勉励子孙勤学向上,可怜天下父母心,难能可贵!

  妈妈美

  刺字传佳话,三迁见慧心。

  休云东海阔,不及母恩深!

  (获1995年岳阳“妈妈美”征诗二等奖)

  此诗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经典:岳母刺“精忠报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孟母三迁”成为培养孟子好学品行的典范。二是效法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对照比较法。从而以“刺字”、“三迁”名典,以“休云东海阔”托开一笔,突出母恩之阔之深。“妈妈美”便跃然纸上了。

  律诗一首

  朱德总司令115周年祭

  少年投笔跨征鞍,戎马倥偬义战酣。

  夜袭不知风雪骤。凯旋始觉铁衣寒。

  爱兵若子歌仁帅,料敌如神铲大山。

  一代将星虽陨矣,光辉犹洒地天间!

  (获2001年《辉映大地》诗歌大赛优秀奖,获全国“史诗杯”金奖,入选《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

  此诗抒写了朱德总司令的一生,一生中的勋功伟绩在一首诗中咏叹出来最难,然而诗人以“戎马倥偬义战酣”和“料敌如神”概写与“爱兵若子”例写相结合。再就是颔联与颈联的对仗工稳,得心应手。最可佩服的是全诗八句,句句不离思想境界的歌咏,如“跨”、“酣”、“铲”、“夜袭”、“凯旋”、“仁帅”、“将星”直到虚词组合“不知”、“始觉”、“虽陨”、“犹洒”都可与朱老总的爱国强军恨敌的光辉思想结合起来。

  词四首

  踏莎行·利铁文化中心大楼

  红桔飘香,银花斗艳,绿荫深处天堂见。云楼欲系易安心,晨曦已扑东坡面。

  碧海飞帆,蓝天落雁,东风肯与风人便。休夸黄鹤与滕王,此间诗令崔王羡。

  (获“利铁杯”一等奖)

  利铁文化中心大楼,是一处人文荟萃之所,据说可把“乾坤藏画阁,今古入诗囊”。

  词作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写景,描绘了红桔、银花、绿荫、云楼、晨曦、碧海、蓝天。接着抒怀,请出了墨客骚人易安、东坡、崔颢、王勃,他们的出镜,内心的发掘,环境的素描各有特色,但都与“利铁文化中心”对应,可谓文人相亲,相得益彰。特别是为了突出主题,提出“休夸黄鹤(楼)与滕王(阁),此间诗令崔(颢)王(勃)羡。一个“羡”字最为精准,鄙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旧习,信然!

  柳梢青·嫦娥奔月颂

  浩淼何妨?穿云涉险,飞度穹苍。封锁由他,航天任我,夸父追阳。

  嫦娥何等风光!喜圆梦,蟾宫远航。翌日旗飘,太阳系外,还看炎黄。

  (获2007年“飞天杯”全球传统诗词大赛金奖)

  此词写作颇有特色。上阕设问“浩森何妨?”带出“穿云涉险,飞度穹苍”。一句回击高科技“封锁由他”的不屑句,带出“航天任我,夸父追阳”。下阕着重描绘何等风光:“喜圆梦,蟾宫远航”。以及翌日太阳系外旗飘的还看炎黄。全词对祖国科技的豪迈、奔月的信心和飞天前景的展望,语言通俗流畅,形象意象俱佳。

  长相思·欧阳修诞辰千周年祭

  诗味浓,词味浓,更有文章万古雄。难忘荻教功。

  才若嵩,德若嵩,一颗心燃六合红。千秋仰醉翁。

  (获2007年欧阳修诞辰千周年大赛二等奖)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支持范仲淹改良政治。所作散文、诗词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要求明道、致用。他的《醉翁亭记》、《秋声赋》为千秋绝响,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该词以浓、雄概括其诗、词、文,以嵩、红概括其人品才德,其中以“欧母画获教子”点染,遣词造句可谓神来之笔。同时选择长相思词牌双调小令,咏叹起来,句式反复,声韵铿锵,摇曳生姿。

  浣溪沙·田园短笛

  一片金黄好个秋,红鳞丹橘稻香浮。葡萄熟透鸟啁啾。

  新酿开瓶杯泛绿,肥鹅入口嘴流油,歌声飞出五层楼。(获2006年中华诗词协会创新金奖)

  短笛吹奏起田园风光,一片金黄秋景:红鳞、丹橘、稻香、葡萄、鸟啁啾。美景如画,一览无余。过片对仗:新酿开瓶对肥鹅人口,杯泛绿对嘴流油,工稳之至。歌声飞出五层楼结尾。改革开放的农村建设,从农民的日常吃用、住房到愉悦歌声的精神面貌,刻画入微,叹为观止。

  曲一首

  【中吕】山坡羊·警贪

  廉泉沾垢,官场生瘤,每提腐吏眉头皱。为权谋,为利谋,青楼青眼迷红袖,白吃白拿羞紫绶。钱,袋内流;人,监内收。

  (获2007年首届“塞上清风”全国廉政诗词大赛优秀奖)

  元曲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都比较平直,语言也较为平白,这首【中吕】山坡羊·警贪,正体现了这种风格。首先形象地提出廉泉垢与官场瘤对比,引出“每提腐吏眉头皱”扣紧题目之“贪”,何其一针见血!接着以通俗语言写腐吏的目的:谋权、谋利。作风:在青楼青眼迷红袖,宁羞紫绶竟白吃白拿。最后下场:袋内流钱,监内收人。全词体现了法治的威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归结到对贪须警!也间接抒发了诗人对大赛政之廉、风之清要求的歌颂!

  楹联三副

  悼蔡锷

  摧洪宪,再造共和,青史早铭勋,惟憾多才不多寿;

  下征鞍,即离爵位,苍生齐戴德,最难轻利更轻权。

  (获1996年“蔡锷杯”全国大赛佳作奖)

  蔡锷(1882-1916),34岁早逝。上比功勋自对,下比事迹自对。上下比词组、句式互对稳妥。特别是“惟憾多才不多寿”与“最难轻利更轻权”,抒写英年早逝之叹与淡薄名利之赞,尤觉工巧。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慨当年寇陷金陵,血染秦淮水,尸横建业城,铁证如山须认罪;

  看此日鹰伸钢爪,眼红东海油,涎垂钓鱼岛,飞蛾扑火必焚身。

  (获2005年“百姓杯”纪念奖)

  一个“慨”字引出南京大屠杀军国主义罪行,一个“看”字揭露日本否认侵略历史。上比结尾仲张正义,下比结尾警告下场。此联写于十年前。往事并不如烟,今天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严峻形势如咋,刘公远见卓识,堪可敬佩。

  题不老斋

  迁陋巷何妨?流水当弦,青山当笔;

  有茅庐足矣!金鸡敲梦,翠竹敲窗。

  (获2006年《老年人杂志》乔迁联佳作奖)

  此联曾由评审主持人胡静怡评说:“刘多寿先生深识联中三味,以灵动的笔墨选景言情,意象盎然,声情并茂,韵味隽永。”夫复何言?但我想到刘多寿公自己的“不老斋”与《老年人杂志》对应,其淡泊、自信、豪情,多么可爱、坚定、浓郁,老当益壮啊!

  以上仅选评获奖作品13首(副),不到获奖作品三百多首(副)的百分之四。然而我的感触极深,我认为刘多寿公“腹有诗书人自华,赤子之心犹可贵”。


楚国良楚国良

作者简介:

楚国良,湘潭县人,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有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特产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曾获《人民日报》“襄轴杯调研报告征文”三等奖、《光明日报》“创先争优理论征文”二等奖。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谭家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时有散文、随笔等文体常见诸《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文化专栏,《湘潭日报》(湘潭在线)等。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