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大舅父的老屋

作者:杨海信 阅读:1320 次更新:2022-08-24 举报

大舅父的老屋

舅父的家在白水县城关镇苏家村,我的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

四十多年来,因为求学、打工、旅游,也以作家的身份到一些地方采风,可以说见了不少世面。然而,我最想念的还是大舅父的老屋。那窄窄的庭院,暖暖的窑洞,缕缕的炊烟,还有那后院的一树梨花,更有那成群结队的蜜蜂,总是给我深深的久久的回味。

我有三个舅父,两个姨妈,逢年过节时,老老少少聚在大舅父的家里,比赶集还要热闹。大舅父在村里担任了三十多年的干部,一直跑前跑后为乡亲们办事;二舅父在一个国营煤矿当领导,一年到头见不了几回面;三舅父在部队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更是难得一见。在别人跟前,我总是夸耀着两个在外头工作的舅父,但从心里更爱温厚能干的大舅父。

大舅父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前些年家里很穷。但那羊圈里的青草味儿,那墙壁上的燕子窝,那窑背上的杜梨,带给了我们多少梦想和欢乐!有时候,看着大舅父瘦瘦的身躯拉着满满的一架子车的散发着臭哄哄的粪土走向田地里的的神情,看着他奋力前行的背影,我总觉得,那一种形象永远是多么地高大!

大舅父是远近闻名的“多面手”。作为一名深受群众拥护的干部,庄稼地里的活儿,样样不在话下。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种了几年瓜,在看瓜、吃瓜、卖瓜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劳动的滋味;后来他又栽了几亩苹果,看着他剪枝、疏花、摘果的姿态,我更加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他更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大力支持我们后辈不断学习,积极创业。他总是说:“一个人不光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国家。”于是,在我们这些兄弟姐妹里,有军官,有记者,有医生,有企业家,有工程师。每到过年时节,大伙儿从祖国各地聚集到老屋里,交流着各种信息,充满了无限情趣。大舅父时常风趣地说:“不要看这老屋又旧又破,可是出了不少能行的人哩。”经常有人向他“取经”,老屋里总是充满了笑声。

最让我高兴的是,每年都能吃到大舅父一手从蜂房里摇出来的蜂蜜。从我记事起,他就养了五六箱蜜蜂,在院子里嘤嘤嗡嗡的,成为一道绝美的风景,把老屋点缀得分外生动。在我上初中读了杨朔的《荔枝蜜》后,更对他充满了敬意。近些年,市面上也有不少出售蜂蜜的,而且价格不低,但我总觉得在哪些方面比不上他送给我的那么真实那么甜蜜那么美好。

这几年,表哥表弟都在县城有了家。但大舅父还是离不开他那充满了亲和力的老屋。

大舅父已经快80岁了。因为他的勤劳,他的乐观,他的朴实,所以看上去很精神。每一次走进那充满了泥土气息的老屋,我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

前年秋天的那个夜晚,雨下个不住。我独自在凄冷的宿舍里构思着一篇小说。忽然,弟弟打来了电话,哽咽着说,大舅母去世了。噩耗传来,浑身一阵冰凉。我知道,她一辈子受了不少苦,她付出了太多太多。近几年来,她饱受疾病的折磨,但她总是坚强地面对。在她的微笑里,我深刻地体味到一位优秀女性克勤克俭,任劳任怨的最根本的传统美德。

那个漫长的雨夜,我就那样静静地躺着。眼前总是浮现着她慈善的音容,泪水横流……五十多年来,大舅母一直住在老屋里。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倾注了她的几多深情。每一次看到炊烟袅袅升起,我们就知道她在为我们做着可口的饭菜。老屋里留下了对她无限的怀念。我只有把悲痛压在心底,向着那亲切的老屋深切地祈祷。

妻子在参加了大舅母的葬礼后,哭着对我说,大舅父一下子苍老了,不再那么硬朗了,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

去年的中秋节刚过,表哥在电话里说,大舅父连续多日吃饭很困难,需要去西安检查、治疗。我的心一下子绷紧了,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春天来了,一只朴素而坚强的啄木鸟在门前的杨树上辛勤地工作着。我实在不能自已,我的心又一次飞向了大舅父的老屋。

陕西省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杨海信邮编:715500  电话:13759634001


上一篇: 父亲看我来了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