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申翠叶:大海碗

编辑:admin 阅读:464 次更新:2022-03-28 举报

爷爷是2009年元旦凌晨去世的,在整理遗物时,父亲用爷爷临终前交给他的钥匙打开旧木箱,从里面找到两个大海碗。

        8寸粗皮大海碗是爷爷小时候给他曾祖母送饭用的,颜色暗黄,花纹粗糙。儿时曾多次看见爷爷把碗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那神情至今无法形容。当时常想:爷爷怎么喜欢这个又丑又大的碗?这个问题直到成人后才慢慢领悟。

       白色蓝花麦穗碗,从我记事起就是爷爷的专利。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生活并不富足。每顿饭,第一碗母亲先给爷爷盛好,依次是父亲和我,最后锅里剩下的母亲稠了稠吃,稀了稀喝,少了将就一顿。

       门口大槐树下,就是饭市。每到吃饭时,街坊邻居都端着碗来吃饭。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上,有的干脆蹲在墙角,一边吃饭一边说笑,可热闹了。谁家改善伙食还会夹给老人小孩品尝一下。

        春天蔬菜短缺,早晚家家户户都是稀饭锅里煮土豆,手上拿个玉米面窝头或两掺面馍。爷爷的大海碗边总比别人多一个玻璃罐头瓶,里面淹得不是香椿芽就是山小蒜或野韭菜,一打开盖子,远远就闻到一股花椒油的香味。爷爷把土豆撕皮用筷子搅碎,从罐头瓶里挖出一点咸菜,调好后放我塑料碗里,小伙伴看见馋得围过来,你夹一口我尝一嘴。

       夏天的晚饭,爷爷喜欢端上碗到河边的大柳树下乘凉。爷爷前脚走,母亲又从锅里盛出一碗凉在锅台上,催我吃完饭给爷爷加上。狼吞虎咽扒拉完端起就走,母亲连忙嘱咐:“下台阶要小心别烫着,等爷爷喝完早点把碗拿回来……”话还没说完我早跑出了院子,饭往爷爷跟前一放,连蹦带跳地跑到麦场上找小伙伴玩。累了,坐石桥上。这时大人们已放下碗筷,有的还从家里拿张羊皮躺在石桥上。我们开始缠着大人讲故事,猜谜语。像《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这些故事都是我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大人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的津津有味。直到有人喊“该回家了”,大家才陆续起身。痴迷在故事中的我走到爷爷身边才想起碗还没有送,怕回家母亲唠叨赶紧拿到小溪里洗刷一下,油水少,不用洗洁精纯天然泉水就洗得干净清香。

        九十年代以后,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人们饭量慢慢变小。每次把饭盛好端到饭桌上,爷爷总是提醒下次少盛点,别浪费。参加工作后回家吃饭渐少,不知何时爷爷已换成和我们一样大小的碗。

        千禧年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县城买楼居住。村子成了“空心”,饭市销声匿迹。

      看着眼前的大海碗,思绪万千——大海碗里盛着悠悠的过往岁月,盛着浓浓的乡音乡情,盛着我熟悉的声音场景,盛着我怦然心动的童年往事。


  作者简介:申翠叶  女   幼儿教师, 爱好文学,偶有文字散见平台报刊。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