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札记·F教篇-53则
草人札记·F教篇-53则
《圆觉经》核心思想
《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F教中一部重要经典,属大乘如来藏体系,其核心思想深邃而系统化,主要围绕“圆觉”这一概念展开。现归纳其核心思想如下:
一、圆觉妙心
“圆觉妙心”,指众生本具的圆满觉性(如来藏、佛性)。
说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一颗“圆觉妙心”,此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绝对清净心,是成佛的根本依据。
又说圆觉心是“非作故有,非修故成”,意思说它并非因造作或修行而有,而是众生与生俱来的本性;修行并非“创造”觉性,而是去除无明烦恼的遮蔽,让本有的觉性自然显现。
二、无明幻现
“无明幻现”,是迷惑的根源。
说众生之所以轮回痛苦,并非因为圆觉心不在了,圆觉心是不生不灭的,而是因为“无明”(根本的迷惑)发生作用,众生心性被无明习气所遮蔽,将缘起性空的万物世界执为实有,于是产生“我执”与“法执”。
经中打比喻说,如同眼睛生病的人看到空中幻花(眼有问题,眼前容易出现“打眼花”),这“花”本非实有,而病眼执以为真。“无明”如同眼病,圆觉心如同健康的眼睛,知道世界万物现象如同幻花。所以,修行务须“知幻即离”。
三、离幻即觉
“离幻即觉”,是修行的根本途径。
说修行不是要“获得”什么,而是要“放下”对虚幻现象的执着。一旦认识到万事万物(包括修行本身)都是如幻如化现象,不再去攀缘执取,当下便觉性圆满。
经中强调“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意思是说一旦彻底了知万法皆幻,执着自然脱落,无需再找方便法门;放下幻执的当下就是觉悟(顿悟),没有渐次阶梯。
四、修三法门
《圆觉经》既强调顿悟,又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开示了二十五种修行组合(即“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广开修行方便,统摄“止、观、禅那”三法门,强调根据个人习性先选择合适的方便法门,而最终目标都是证入圆觉。
五、总结
《圆觉经》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两段话概括:(一)我们自性原本圆满,因无明而妄见生死烦恼;修行就是认清幻相,放下执着,回归本有的圆觉自性。(二)既给出了至高见地(众生本是佛),又指出了根本方法(离幻即觉),同时还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南(二十五轮,归纳为三法门)。
这是一部理论与实践、顿悟与渐修完美结合的经典,其思想深刻影响着后来的禅宗、华严宗和天台宗等。
上一篇: 大学生
下一篇: 草人札记·F教篇-54则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