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嫁出去半生的女人,浑身上下弥散着娘家的油烟味

作者:杜士成 阅读:6 次更新:2025-11-24 举报

黄淮地区有个清水镇,镇上有个女人叫黎玲玲。过了大半辈子,她心里那盏灯,似乎只肯为娘家人亮着。父母头疼脑热,她比谁都急;弟弟家缺米少油,她第一时间补上;姐姐的孩子要交学费,她悄悄塞钱;甚至连侄子的零食、父母的衣裳,她都一一包办。娘家那座小院,仿佛成了她人生的中心,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辛勤往返,将自家巢穴的蜜,源源不断输送过去。


她的丈夫老实,孩子懂事,自家日子虽不富裕,也算温饱。可黎玲玲的心,大半都悬在娘家。为了那源源不断的“补给”,她开始对丈夫说谎,钱变成了“丢了”“借给朋友了”,物件变成了“旧了不用了”。夜深人静时,她偶尔也会闪过一丝不安,但旋即被“我是女儿,是姐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念头压下去。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她为自己编织的牢笼,她甘之如饴。


直到一天,一位平时关系很好的初中同学来访,见她又在为弟弟家的事焦头烂额,忍不住直言:“玲玲,你是嫁出来的人了!你有自己的家!娘家人有手有脚,你何苦像个飞蛾,明明看见是火,还非要扑上去?你花这些钱,他们可曾念你一声好?分明是利用你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同学的话像一把锋利的锥子,猝不及防地刺破了她用亲情和自我感动吹起的泡沫。黎玲玲愣在原地,随即,一种混杂着巨大荒谬感和尖锐疼痛的清醒,席卷了她。她“呵呵”地傻笑起来,笑声里满是苦涩。原来,那片她视为生命绿洲的娘家,竟是一片吸噬她的荒漠;她引以为傲的付出,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愚蠢的自我牺牲。


迷雾散尽,露出的是赤裸而讽刺的真相:她将娘家人,包括侄子侄女,都捧在心尖上当宝,而娘家人却将她的孩子视若草芥,连句像样的关心都吝啬。她省吃俭用给侄子买新衣,自己的孩子书包破了却只是缝缝补补。她以为维系的是血脉亲情,殊不知,在娘家人看来,这只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便宜事”。


那一刻,她想起了丈夫欲言又止的眼神,想起了孩子看到她藏东西时困惑的表情。巨大的愧疚感几乎将她淹没。她愧对那个真正属于她的家,愧对那份被她长期忽略的、最该珍视的亲情。


黎玲玲没有立刻哭闹,也没有去找娘家人对质。她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夕阳西下。她终于明白,真正的亲情不该是单向的消耗与掠夺,更不应建立在欺骗与牺牲自己小家的基础上。她一直试图用物质去填充一个无底的欲望之壑,却忘了,首先该照亮的是自己身边最近的人。


那片所谓的“根”,不知何时,已异化成捆绑她的藤蔓。而今,她亲手拿起理智的剪刀,准备剪断。讽刺的是,当她这只“飞蛾”不再扑火,那团依赖她燃烧的“火焰”,又将如何自处呢?黎明或许尚远,但心灵的牢笼,已裂开第一道缝。(文|诗哥 杜士成)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