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草人札记·哲思篇-11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8 次更新:2025-11-12 举报

草人札记·哲思篇-11则

墨子(墨翟)的思想

春秋末战国初便出现儒家与法、墨两家思想上的对立。比孔子稍后的战国初的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他们是反对孔子学说的。

墨子(约公元前478--392),能代表他思想的有《墨子》一书。他首先反对孔子的“天命”论,而提倡“非命”、主张强力。他认为“命者暴王所作(《墨子·非命下》)”所谓“天命”是暴君编造出来用以蒙蔽愚弄人民的。墨子说,如果天命真能决定一切,从而断定“人之知力”是“无能为”,这样,大家等待命运,懒于劳作,必然“陷于饥寒”(《墨子·非儒下》)。因此,他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又说“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非命下》),等见解。

其次,墨子对孔子的“仁”,提出了“兼爱”思想。他认为孔子的“仁”,思想中心是“亲亲有术”(《墨子·非儒下》),即站在奴隶主贵族立场讲亲疏差别。所谓先爱己之亲,后爱人之亲,其实际是强调贵族之间互相爱护,以巩固氏族统治,而将被统治、被奴役的“小人”排斥在被爱之外。故墨子主张“兼以易别”,“兼相爱,交相利”,并针对孔子的“仁”说“兼即仁即义矣”(《墨子·兼爱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