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草人札记·哲思篇-9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8 次更新:2025-11-12 举报

草人札记·哲思篇-09则

社会新旧势力冲突中孔墨显学对立

一、学术下移:

殷商西周时代,由于贵族专政,所有学问都保存在种族官府,所谓“古学者在官府”。春秋时期,奴隶们的反抗斗争不断发展;到了战国时期,暴发了以跖为首的大规模奴隶起义,他们“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狠狠地打击了各诸侯国的奴隶制统治。

随着新兴势力日渐抬头,土地和工商业逐步从族有向私有转化,到战国时,这一社会变革更加剧烈。土地的转化,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即由奴隶主与奴隶的生产制转变为地主与农民的封建生产制。

在种族统治逐步崩溃过程中,原来只在官府的学术便逐渐下移。学术也由于下移而呈现出活跃的景象。人们对于“事物是变化的”认识也日益加深,认为“进退盈缩变化”是常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是常数。

二、孔、墨对种族国家的态度:

学术的下移,虽起始于孔子(孔丘)的私人讲学,但他的内容对于殷商和西周的文、物制度,所采取的不是批判地接受的态度,而是笼统地拥护。墨子却不一样,他的基本立场是反种族奴隶制,是“背周道”的。他虽“背周道”,但对殷周的文、物制度是采取批判地接受态度的。

上一篇: 凭栏

下一篇: 草人札记·哲思篇-10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