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戈壁上的秀粉芳兰(1)——张秀兰格律诗创作心路
草原戈壁上的秀粉芳兰(1)
——张秀兰格律诗创作心路
◎野森
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力量,承载着这个伟大时代,以铿锵之声,阔步向前迈进!
优秀的中华古典诗词,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无论是南域的青山绿水,还是北域的白雪黑土;无论是东域的碧波群岛,还是西域的戈壁草原。四海扬帆万里浪,五州展翅九重云。逐渐生长起来,开花结果,无比灿烂,无比芳香。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音诺尔公苏木牧民张秀兰女士创作的格律诗,不仅平仄正确,格律和韵,对仗工整,字词优美,有清新脱俗的神情气韵,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那么张秀兰女士是如何走上格律诗创作之路的呢?我与她的微信聊天采访时,她给我提供了许多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她也不管我写评论时是否需要,但她想对我倾诉,想让我看到那些资料。我开始不理解,但我深入地去看那些资料,仔细地研究了她的格律诗之后,悉心地品味、思考的时候,我发现这是那么地熠熠生辉……
诗在艰辛的生活劳动中发芽
张秀兰女士和老曹都是生活在那里的汉族人,只有老曹的四爷爷是蒙族人。2005年,他和老曹把自家的羊群卖了,承包了离家60公里远的玛瑙湖,目标是利用那里的玛瑙建一个奇石店。玛瑙湖就在架子山下地名叫银根的地方。
开始,张女士不会用电脑。见样学样的她,见姐姐的女儿和她的同事在电脑上打字都盲打,而且速度特别快。她就也买了一台旧电脑学打字。没人教她,她买了一本五笔字典,照着字典一页一页的打。第二天去银根的时候,她自己已经会打合同了。
理想和现实是天上和地上的事。羊群交接完了,老曹回去了。他老妈胆结石做手术,老曹去放家里的羊了。过八月十五了,她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步行五公里去邻居家打电话,一听儿子说他一个人在家里,他爸爸给他爷爷家放羊去了,她的眼泪怎么也擦不掉。邻居问她家里出了什么事了,她怎么忍也没忍住哭声。邻居说打电话不要钱,让他们放羊的羊倌骑摩托车送她回家。她不会骑摩托,老曹从巴彦诺尔公骑摩托车来过一次银根,教她骑摩托车,从那以后她就慢慢地能骑摩托车了。只是很不熟练,第一次骑摩托驼水,带了两个50斤的水壶,车还是翻了,腰也扭伤了,新裤子裤腿上也烫了个洞,好歹坚持着把水带了回去。
他们那里天高地阔,几十里也没有人家。是大戈壁大草原,因此狼很多。又因为她不会说蒙语,那里的人又听不懂汉语,交往上也相当困难。因此,她既得学习说蒙语,又得在生活劳动中防着狼的突袭。那里干旱了三年,为了有水,打了机井。开奇石店六年。后来又建设兰草房,也是她的新家。为了节省钱,他们去砸旧水泥板取那里面的钢筋,自己去找石头石板,自己拉回来建设院墙、房舍。还在房舍、院墙周围种了草原上的各种鲜艳美丽的花草。生活有苦也有甜,生活有得也有失,但这种苦和甜,得与失,汇成了生活的幸福泉,也凝聚成了诗的种子。她非常喜欢奇石,她想把捡的石头说成是最好的。她想,诗人把平常的花了草了作首诗就流传千古了,假如她能作首好诗,她捡的石头就也会让她写好。
从银根会来以后,老人给他们分了羊,一个草场弟兄俩个人住,老三住老人的旧址,羊圈,房屋都是住了几十年的。他们住的地方只有两间砖房,砖缝子也都没有勾,羊圈他们只砌了个圈圈,没住过人,圈上连羊粪都没有的。家里乱七八糟的事也多,没有电没电视,有几本杂志也都看过,有一本绝句三百首,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她翻地看着看着,突然就想背几首。那时候她刚四十出头,她就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背诗记不住。后来她又想绝句就四句,她把绝句三百首翻的破破烂烂的了还是没记住几首,后来模仿着写了几首,自我感觉像诗了。
2009年张秀兰女士老爹去世10周年,她姊妹们回家给老爹上坟,去了不几天老曹就催着让她回来,她妹妹也着急回家,她们坐了一个私家车,到巴音车费是70元,私家车司机答应把她送到她家的羊群上。她们放上羊,她妹妹还没有来过她们家,也想来她家看看。车刚到她们家的叉路口,老曹骑摩托车到叉路口接她了。她从她娘家拿了点东西,路上有积雪,有一块冰,她把东西往背上一背,脚下的冰把她仰面滑倒了,胳膊摔得很疼,到家了还疼。后来就去了医院,结果是骨折了。接好骨后把她送到妹妹家了。晚上睡下没事,她随手在枕头旁摸到了一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她捡下一块象扳指的石头,后羿在溪碌山也捡了一块扳指,突然她想把她的石头套在神话故事里面。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那是她妹妹从娘家拿的。
后来她就试着在她的石头上配诗,配了好多首。
钓石鱼
江天一色明如镜,四野无人静无声。
一枝独秀斗芳菲,不钓桃红钓石鱼。
兰草藏石混沌出壳
宇宙天地未分时,景象幽冥象混沌。
好象一个大鸡蛋,盘古孕育在蛋中。
兰草藏石龙马
传说黄帝生骆明,骆明又生白马鲧。
凐塞洪水九年整,治水无方被诛杀。
身长八尺本是龙,功力耗尽作凡马。
蓦然回首泪长流,黎民水中归无家。
混沌神鸟
传说混沌是神鸟,六角四翅象火红。
没有耳鼻口和目,形状象个黄布袋。
又说天地是混沌,倐忽为其凿七窍。
是鱼是鸟是恐龙,变蛇变龙始变人。
这就是张女士那个时候模仿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创作的诗作品。这些诗不符合格律诗要求,平仄、韵律、对仗等问题百出,但是想象力丰富,孕育着一种生活的哲理,字里行间闪烁着生活的朴实之美。
格律诗在启蒙和辛勤努力中绽放
张秀兰女士想把她的石头配诗作个册子,石头不好拿,她的同学说让她把石头照片拍上再把诗配上。又过了几年,她拿石头照片配的诗,去新华书店问了卖书的店员,店员告诉她让她去文联找张继练。她不知道文联在哪里,她就坐招手停去找,招手停应该知道,结果她坐的招手停司机也不知道文联在哪里,她不下车,招手停司机把她送到电视台了。
找到张继练老师以后,那时候她的石头照片还都在手机上。他看了一下说:“我的小张子,你玩不起。”他给她拿来了画册,上面都是大领导。又过了好常时间,她把石头照片下面配的诗拿来了,张继练老师却退休了。她又找到了张雪梅,张雪梅说挺好的,她给她找人看呢。又过了一段时间,马英老师给她打电话说阿拉善文学刊登了她的几首诗,一个礼拜就见到了。说文联搬迁了,她的本子给我妥善保管的呢。
2021年,张秀兰在百度上看到全国首届《盛世千蕴杯》大赛,她试着报名,结果报上了。投票的时候,张雪梅老师也给她投票了,说她是牧民诗人,她为她点赞。并把她介绍认识了李会长。
张女士刚进诗词阵线群的时候看见诗友们都发诗,她也把自己的诗发在群里了。别的诗友的诗都有人点赞,她的诗好赖没人说。她想,可能是认生呢。后来,她就把自己的诗投到阿拉善文学平台,投的都刊登了。有一天,有个诗友就骂,专踢那些不律还不韵的人。好长时间她不敢在群里发自己的作品了。后来柏年老师给她发了一个平起首句压韵的检验格式,让她下载一个格律诗检验。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会下载。她就一个字一个字查在柏年老师给她发的那个格式里套,还是不对。最后邱鉴玉老师给她发了一个格律诗在线检验,好长时间她不会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才会学着用格律诗在线检验。她不会粘贴,只要有一个错了,她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往上打,把手机都用坏了,后来才摸索着会粘贴了。
在学习期间张秀兰女士遇到了好多贵人,他们让她学到了很多。从此,她的格律诗在众多老师的启蒙和她的辛勤努力下渐渐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或淡雅,或浓郁的芳香来。
五绝《春雷》:“四面阴云起,雷鸣电闪光。声声唤春醒,丝雨缀新装。”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写得很有气势,意境意蕴都很优美,让人读之进入一种反思。这使我想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们受固步自封思想的影响,很难接受改革开放相关政策精神,但随着改革开放“春雷”的“解放思想”声声呼喊,人们逐渐觉醒过来,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吃、穿、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们逐渐过上了富裕美满幸福的“小康”新生活。这首诗不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人们思想大解放,生活大进步的缩影吗?
七绝《驼队》:“大漠风尘万里沙,负重前行日西斜。驼铃响彻丝绸路,遥望家山隔海涯。”这首诗读之即把人带入大漠风尘无边无际,夕阳西下的驼铃声中,驼队负重前行在丝绸之路上,其遥远,其艰辛,其困苦,尽在诗情画意中,“遥望家山隔海涯”,为了美好富裕幸福的新生活,那种坚韧不拔的精气神,那种思乡恋亲的无奈情愫,尽在字里行间中荡漾,梅花香自苦寒来,诗意尽在此诗中。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
七律《小寒》:“岸柳舒腰舞北风,九峰冰雪待消融。梅花绽放春天近,游子思乡梦境同。一曲牧歌传野外,几多愁绪写诗中。轮回四季又年尾,独立寒窗盼雁鸿。”这首诗好就好在:一是抓住了内蒙古草原“小寒”的时令特点。“北风”“九峰冰雪”“梅花绽放”“牧歌传野外”。这些具象的摄入,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画面清晰,感同身受。二是人心皆有的思维脉络,看是个性的存在,实际是共性的典型存在。刚刚到“小寒”的时令,最寒冷的节气“大寒”还没有到来,可人们的心理走向却是“九峰冰雪待消融”和“梅花绽放春天近”,有“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希望心情在里面。“小寒”到了,春节就不远了,在外打工的游子们都在思念自己的家乡。一曲牧歌,几缕乡愁,既是歌,也是诗人的诗。美妙处是尾联:“轮回四季又年尾,独立寒窗盼雁鸿。”年年都有这样的情况,新年要来了,在家的亲人都希望有信息传递回来,早早得知在外的人什么时候归来。这更是共性中的典型存在。三是对仗也比较工整。颌联“梅花”对“游子”,“绽放”对“思乡”,“春天近”对“梦境同”;颈联“一曲”对“几多”,“牧歌”对“愁绪”,“传野外”对“写诗中”。基本符合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副词对副词等的要求。
总之,从张秀兰女士的五十首格律诗中看,她的诗已经开始向成熟迈进,在汲取了中华古典诗词的精华之后,草原、戈壁、大漠诗风逐渐成为承载时代发展的比较完美的格律诗。
(3940字)
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晚于野森书屋
下一篇: 咏红枫二首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