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大桥战斗:一仗打出两个“铁锤子团”

作者:胡遵远 阅读:15 次更新:2025-10-28 举报

1941年10月,国民党系顽军(简称桂顽”)为配合汤恩伯部对淮北地区新四军的进攻,集中第171师和第10游击纵队等部对我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发动进攻。由新四军第4支队改编的第2师第4旅奉命率11团、12团,赶赴路西5旅13团、6旅16团等兄弟部队一起对敌进行反击

一、黑云压城

桂顽这次进攻改过去长驱直入的打法,实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连占广兴集、界牌集等地后,10月11日,171师511团1营(营长韦岗,简称韦营)和定远县常备大队占领了路西中心地区定远县大桥镇,随即加紧构筑工事,准备长期据守。15日,511团进占富旺集扎在古河的国民党军一部,同时向6旅16团另一股国民党军则向界牌集新四军阵地发动进攻。

17日,新华社就此进行了揭露并谴责了国民党军不顾大敌当前进攻友军的行为。但国民党军置若罔闻,进逼有增无。至11月上旬,国民党军171师,第8、第10游击纵队等6个多团的兵力,先后侵占了广兴集、周家岗、大桥等地。

   二、坚决反击

面对敌军多路进攻的严峻形势,2师根据陈毅代军长指示精神,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他们在路西地区专门成立了野战司令部,6旅旅长兼政委谭希林司令,4旅旅长梁从学、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郑抱真副司令,4旅政委王集成任政治委员,路西区党委书记黄岩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我军路西作战。

认真研究敌情后,野战司令部决心首先攻歼大桥之敌,决定以4旅11团主攻大桥地区4旅12团在南土家、5旅13团在五尖山、6旅16团在大桥以南新张家地区阻击敌援兵,确定11月16日夜发起战斗。

大桥镇位于淮南根据地西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顽继续深入根据地的桥头堡,对新四军威胁极大。当时,驻守大桥镇的顽军5111营和定远县常备大队,约有兵力1100多人。11团接受战斗任务,立即对部队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并组织干部秘密地到现详细侦察敌情、勘察地形,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

16日部队出发,王集成政委专门11团作战前动员,提出用你们这把“铁锤子”,砸烂韦营“乌龟壳”,当好华中根据地西大门的“顶门杠”,并郑重地宣布“师首长有考虑,哪个团攻下大桥,就给他‘铁锤团’光荣称号!”11团指战员本来求战情绪就高,王政委一番动员后,更是异常兴奋,一起振臂高呼:“保证完成任务!”

三、勇猛攻坚

晚,11团悄悄出发,23时包围了大桥。1营和团突击队在南,2营在北,3营7、8连在西,同时进入战斗位置。23时30分,三面同时发起攻击。团突击队率先攻入南小街,1营主力跟进,战至17日1时,肃清了大部土顽;2营也扫除了大街北侧据点,歼韦营1个多排;3营进到大街西侧未能打下顽军地堡群,前进受阻。敌随即对1营实施反击,1营依托小街就地抗击,以火力杀伤敌有生力量,拂晓时桂顽的反扑被击退,团突击队与1连冒着炮火跟踪追击,突进大街,占据一角。1营相继跟进,继续进攻。敌人垂死抵抗,并不断进行反击战斗持续到17日11点,仍呈胶着状态。团长吴华夺下令暂停攻击,重新组织兵力火力。

13时30分, 11团再次发起猛,仍以南面为主方向。团突击队和1、3连,以原态势攻击前进2营展开正面进攻,牵制和分散敌人力量3营主力用排子手榴弹炸开敌人中心炮楼,消灭了地堡群的敌人

激战约半小时,我多处攻入土城。此韦营已四面楚歌,但困兽般顽抗,与我进行逐屋争夺。14时,天上刮起了西南风, 3营趁纵火焚敌。桂顽锐气顿挫,狂奔乱跑。我各营、连大胆穿插,敌仓皇突围。广大将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猛扑敌群,战斗于15时10分胜利结束“从未打过败仗”的韦营,被我全部歼灭。

四、顽强打援

在此期间,17日下午,顽军5111个加强营由广兴集、界牌集出洞”,妄图援助困守大桥镇的顽军。当顽敌新张家地区进入6旅16团伏击圈时,团长张翼翔一声令下,司号员吹了嘹亮的军号,16的官兵如下山猛虎,从掩蔽处向顽军。经过几番冲杀,敌军被歼半数以上,余敌退至新张家村落中,利用房屋掩护和临时构建的工事及优势的军事装备,进行负隅顽抗。16团几次进攻均受阻。团部重新调整部署,令2营、3营担任警戒,1营围攻被困顽军。战至深夜,顽军伤亡惨重,但仍有一股顽军凭借一挺重机枪和房舍掩体,继续顽抗敌军最终伤亡殆尽,少数余敌举手投降。

18日拂晓,国民党军第10游击纵队司令兼第171师副师长李本一,率保安第6团800余人由肖圩方向来援,遭到4旅12团的坚决阻击。18日午时,5旅13团以5个连兵力,乘势攻克广兴集。桂顽遭我沉重打击后,被迫全线收缩,退回原防。

五、事迹感人

大桥战斗,共毙国民党军520余人,俘营长以下官兵300余人,给进犯路西地区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战斗中,11团以革命的英雄气概,同敌人反复拼搏。1营教导员李长如和副营长周其云,团突击队长程照明,始终身先士卒,从小街打到大街,一直冲在第一线,率队拼搏;2营教导员黄更生是知识分子,却也挥刀杀敌,在白刃格斗中英勇牺牲;3营教导员耿青也是知识分子,带8连突破,他冲在最前面,带7连打突围之敌,他也冲在最前面;3连连长黄道钧在突入大街后,夜暗中他被几个敌人抱住,他当即拉响了身上3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4连连长傅绍忠扫除大街北门桥头堡时,身负重伤,仍在指挥战斗,并且爬过去用手榴弹炸死敌机枪手,才使战友们顺利拿下桥头堡。突破小街时,特务连战士张保珍爬上房顶扔下十几颗手榴弹,将敌打乱,对全歼土顽起了很大作用。在追击突围之敌时,1营通信班副班长用大刀接连砍死7名顽军……类似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几天后,新四军第2师和第4旅分别给负责攻坚的4旅11团授予“铁锤子”光荣称号,并将“铁锤子”团锦旗授予11团给负责打援的6旅16团授予“铁锤子”光荣称号,并将“铁锤子团”锦旗授予16虽然两者之间有点细微差别,但人们习惯地都把这两支部队称之为“铁锤子团”。

后来4旅11团编入华野2纵,6旅16团编入华野7纵。1949年2月,番号分别改为第2161师182团、第2573师217团。后来,217团转隶23军,并改番号为202团。如今“铁锤子”182团驻扎在西北边陲76集团军某合成旅(铁锤子红军旅)“铁锤子团”202团驻扎在白山黑水,为78集团军某合成旅(铁锤子部队)。

 

作者:胡遵远,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上一篇: 国庆颂

下一篇: 罗炳辉率部三打来安城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