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用石韵匠心点亮文化之光 ------唐友林和他的笔架山赏石博物馆印象

作者:龚建华 阅读:6 次更新:2025-10-23 举报

在旬阳市白柳镇境内的笔架山上,一座独特的石博物馆悄然崛起,成为旬阳这片土地上一道别样的文化风景线。这座2021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旬阳市笔架山赏石博物馆的像册里写满了唐友林先生满腔的热忱与执着他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将汉江旬河奇石的魅力展现给旬阳人和外地游客,为旬阳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书写了一段精彩的篇章。
    旬阳,地处汉江与旬河交汇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奇石资源。汉江旬河奇石,历经岁月的冲刷和打磨,形态各异、纹理独特,每一块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蜀河古镇汉江边长大的唐友林先生是一位退役军人,他自幼就对汉江边奇形怪状、多姿多色的纹理和图案不一的石头由好奇转为专注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常常漫步汉江旬河岸边和山野里,仔细寻觅着那些隐藏在沙石中和山坡上的奇石。
    为了找到更多、更美的奇石,1985年开始,唐友林先生几乎踏遍了旬阳的山山水水。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到偏远的河谷和旬河沿岸的山林之中在炎炎烈日下,在凛冽寒风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寻找着。每一次发现一块心仪的奇石,他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回。记得有一次,唐友林先生在搬运两块奇石过程中,由于捆绑奇石的绳索断裂,一块奇石砸中他的脚背,虽然疼痛难忍,简单处理好伤口后,他硬是咬紧牙关扛着两块奇石装上车拉回家。他的寻石之旅,不仅仅是为了收集石头,更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和对家乡旬阳这片热土的热爱。
   在寻石的过程中,因为由来已久的思考和长此以往的坚持,唐友林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他对汉江旬河奇石的种类、特点和形成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找到造型奇特的石头,哪些石头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色彩。他的寻石故事,就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探险记,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奇石的痴迷和执着熟悉和了解他的战友、同事、朋友和家人,无不对他寻找奇石的痴情翘起大拇指点赞,投来赞许的目光
    捡到奇石如获至宝意欲搭建赏石文化新殿堂随着收集的奇石越来越多,唐友林先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旬阳笔架山上建一座石博物馆,这些珍贵的石头展示给更多的人。他深知,这些汉江旬河奇石不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它们是旬阳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大自然赋予旬阳的宝贵财富。
    经过多年的努力,唐友林先生投资50余万元建成的旬阳笔架山石博物馆终于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旬阳奇石界及业余奇石爱好者皆大欢喜在旬阳市这座笔架山赏石博物馆,收藏唐友林先生多年来收集的汉江旬河山野奇石2000余块(枚),其中经过唐友林先生精心雕琢、画龙点睛般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已制成精(成)品奇石600余块(枚),还有1300余块(枚)奇石,唐友林先生正在为她(它)们制作嫁妆乔装打扮,期待更多的公婆(奇石爱好者)前来相亲谋面,接收她(它)们为自己的家庭(奇石收藏)成员

博物馆内,一块块奇石被精心摆放,让本地和外地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汉江、旬河、山野奇石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因了这些成绩,唐友林先生被吸收为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字石协会会员、旬阳市奇石协会会员。他收藏的奇石,多次在西安等地参加奇石博览会展览,获得省市级金奖。
    傾情示奇传播文化正能量旬阳笔架山石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旬阳人和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汉江旬河山野奇石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奇石,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神奇和伟大。同时,唐友林先生的这座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不同场次的奇石展览、讲座和交流活动,引起了更奇石爱好者和文化学者的关注。
    唐友林先生赏石博物馆馆长和赏石讲解员两副担子一肩挑既是馆长,又是讲解员。他热情地向游客们介绍每一块奇石的来历和故事,让游客们在欣赏奇石的同时,能了解到旬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他还积极本地和外地奇石协(学)会开展的奇石收藏和鉴赏交流互动活动,将汉江旬河山野奇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做好这些活动的参与使旬阳的奇石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旬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唐友林先生看来,品味鉴赏琳琅满目奇感悟自然与人生欣赏汉江旬河山野奇石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悟。每一块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纹理,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和历史的变迁。通过欣赏奇石,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从而更加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竭力保护生态平衡通过坚持不懈的积极努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唐友林先生认为,奇石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块石头,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洗礼,才能成为一块珍贵的奇石。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希望游客们在欣赏奇石的同时,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诚然,这也是唐友林先生建造笔架山赏石博物馆的初衷。
    在旬阳笔架山石博物馆里,游客们可以静静地坐在一块奇石前,细细品味它的韵味和内涵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祥和,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疲惫。这种心灵上的洗礼,是其他任何文化活动都无法替代的。
    展望笔架山赏石博物馆前景唐友林先生表示将用毕生精力续写奇石文化新篇章如今,旬阳笔架山奇石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旬阳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唐友林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还有着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规模,增加奇石的收藏数量和种类,丰富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赏石博物馆打造成一个有一定知名石文化交流中心,吸引更多的奇石爱好者和文化学者前来观摩学习,交流合作。
    同时,唐友林先生也希望能够借助奇石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旬阳旅游业的发展。他认为,旬阳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奇石文化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将旬阳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出具有旬阳特色的旅游品牌。

而对于当年和唐友林先生一起入伍的旬阳籍退伍战友来说,他们在多次观赏了战友唐先生坐落在旬阳笔架山上的赏石博物馆奇石后,一致认为,战友唐友林先生收藏奇石旬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8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丰富地方文化内涵展现自然文化魅力旬阳市独特的地质条件孕育了多样的奇石资源。唐友林先生的奇石收藏涵盖了各种形态、纹理和质地的石头,这些奇石是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雕琢而成的艺术品,它们直观地展现了旬阳市的自然地质风貌和自然文化魅力,成为旬阳市自然文化的生动载体。

二是传承地域文化记忆每一块奇石都可能承载着旬阳市特定地域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例如,某些奇石的形成与当地古老的地质变迁、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唐友林先生对这些奇石的收藏和研究,有助于挖掘和传承旬阳市地域文化中独特的部分,让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是吸引外界关注唐友林先生积极参与各类奇石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将旬阳市的奇石展示给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他的奇石收藏在这些活动中往往能吸引众多目光,使更多人了解到旬阳市丰富的奇石资源和独特的奇石文化,提升了旬阳市在奇石文化交流舞台上的知名度。

四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唐友林先生所做奇石收藏观赏活动已经逐渐吸引各地的奇石爱好者以及文化人士来到旬阳市。这些人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观念和艺术视角,与旬阳本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一定会促进旬阳市与外界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五是带动相关产业兴起唐友林先生的奇石收藏为旬阳市奇石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随着他的收藏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旬阳市奇石产业中来,带动奇石开采、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家乡旬阳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是促进旅游文化融合奇石文化早已成为旬阳市旅游文化的新亮点唐友林先生赏石博物馆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游客在欣赏奇石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旬阳市的文化特色。此外,奇石文化与旬阳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促进着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旬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民众文化传承意识 

七是激发民众文化热情唐友林先生对奇石的热爱和执着感染身边的人,激发旬阳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更多人了解到旬阳奇石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增强旬阳人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旬阳人民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

 八是旬阳文化传承培养人才在推动奇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唐友林先生注重培养和提升赏石爱好者对奇石文化的兴趣和技能向他们传授奇石文化知识和鉴赏技巧。通过这些活动,为旬阳市奇石文化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确保旬阳奇石文化在未来得到持续的发展和传承。

简而言之,唐友林先生旬阳笔架山建成赏石博物馆,向旬阳人和外地游客推介汉江旬河奇石的举动,是对旬阳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旬阳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此,让我们共同期待唐友林先生和他的旬阳笔架山石博物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续写更加精彩的旬阳奇石文化新篇章

初稿于2025年9月23日

二稿于2025年10月20日

上一篇: 此间“道场”

下一篇: 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