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晨练(散文)

作者:王贤美 阅读:6 次更新:2025-10-16 举报

晨练(散文)

王贤美

我所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个“江镇市民广场公园”,面积约32000平方米,大型音乐喷泉广场、银杏广场、休闲交往区、树阵花地、疏林草地等散布其中。园内树木葱茏,曲径通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极好的休闲健身场所。 

我们几个拳友练拳的地方在公园的东面。这里环境比较幽静,周围有高低大小不同的树木。高大的是一棵棵樟木树、银杏树;矮的是一簇簇夹竹桃和一株株桂花树;低的是一片片天竺、冬青,错落有致。绿的是草、青的是叶、红的是花。夏天,高大的林木遮住了来自火热太阳的问候;冬天,致密的小树林则挡住了凛冽寒风的来访。晒不着,吹不到,是理想的练拳场所。

旁边是环公园的幽静小路,东面是荷塘,荷塘水质清澈、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垂柳成行。一根根细细长长垂挂的杨柳条碧绿青翠,在微风的轻拂下徐徐摇曳。一年四季,垂杨柳成了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早上,公园里大小广场到处都是跳双人舞、广场舞、做各种操的人群。但见大型音乐喷泉广场里舞曲响起,舞蹈爱好者成双结对步入舞池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吸引着很多围观者,跳舞的人是忘我地投入,尽情地释放;围观者则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时也情不自禁地比划着。 

社区原来组织每天跳广场舞。早上6点钟,大喇叭一响,跳广场舞的居民,有的穿着运动装,有的穿着练功服;有的拿着舞扇,有的挎着宝剑,有的提着棍棒,有的背着大刀,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广场。广播里的广场舞曲一首接一首播放,舞台上两人领操,台下的男女老少不管会不会做,也不管做的标不标准,大家是全情投入地跳着。

后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广场舞暂停。但闲不住的广场舞爱好者自备音响设备,每天早上在广场上跳的是一丝不苟,自得其乐。尽管规模小了很多,但准时、认真的风格一点未变。 

近年来江镇社区创编的“中老年男子拍打穴位健身操”,简单易学,健身效果很好,深受广大中老年男性的欢迎,在上海全市推广。全市每年组织比赛,各区都要派队伍参赛。社区现在每天早上组织100位中老年男子进行健身操公开表演,群众反响热烈,示范效应显著。 

我们练拳场所旁边的小路,曲径通幽,常有男男女女来来往往,其中不乏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健步如飞的、有缓慢小跑的,有昂首挺胸的、有不疾不徐的、有蹒跚度步的,尽管他们走路速度不一、姿势不同,但都是一副认真劲。

每天早上6:30左右,我们几个拳友会先后出现在公园一隅。随着太极拳那舒缓、优美音乐的响起,拳友们神情专注,陶醉在一招一式中,面对外界的喧闹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只见我们挥舞着手中的或刀、或剑、或棒,刀光剑影中,威风凛凛;闪展腾挪中,英姿勃勃。一招一式,动作敏捷,干脆利落。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运用自如,柔中有刚,轻盈圆活。熟练地把一套85式杨氏太极拳,运用逆腹式呼吸法一气呵成地打完四十分钟左右整套动作如抽丝,行步如猫行,快慢相间,形意结合,刚柔相济,上下相通。打完拳后则是气定神闲、神清气爽。 

拳友们每天早上到公园来练太极拳,一年四季勤练不辍。春天是细汗涔涔,夏天是汗流浃背,秋天是满身是汗,冬天是微微出汗。我们经常在练拳休息时,相互学习交流、能者为师、取长补短。

冬去春至,夏来秋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拳友们通过练拳,对太极拳进一步融会贯通,坚持以拳悟道,以道明理,拳法上有了突破,功力有了显著增长。既起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还结识了不少新的拳友。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提升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和要

求,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晨练的队伍之中。

晨练能够唤起人们运动的激情,激发人们运动的活力,推动全民参与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上一篇: 父 子

下一篇: 沁园春·幸福航母2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