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叙事宏大波澜壮阔 主题凝重发人深省

作者:秦光华 阅读:107 次更新:2025-09-21 举报

叙事宏大波澜壮阔   主题凝重发人深省

——刘天春长篇小说《痴傻岁月》赏析

/秦光华

  

近期,抽出时间对重庆作家刘天春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痴傻岁月》进行了通篇阅读。这部近400页、字数达32万字的长篇巨制,是他近几年来的扛鼎之作。

刘天春系重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原沙坪坝区作协副秘书长,以量大质优长期饮誉重庆文学界,他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朦胧的晴天》《花残玉殒》、报告文学集《共和国不会忘记》、散文集《向往远方》以及《遥寄心迹》《揪住痴情的尾巴》《守望在承诺的渡口》《刊发在故乡的诗行》《游走的呢喃》《最后的礼物》6部现代诗及散文诗集,是重庆文学界的“一匹黑马”。

此部小说从远到近、以小见大,描写了同一背景下不同人物所经历的人生轨迹,尤其是小说主人公的一系列令人哀叹的境遇,不但会使读者潸然泪下,其坎坷的命运及与逆境抗争的励志故事定会使人们热血沸腾,从而与作者双向奔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此部小说的特色主要彰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品跨度近半个世纪,力显对历史纵深的开掘。

作品从1949年刘邓大军解放重庆入题,历经减租减押、清匪反霸、分田分地、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至改革开放,可谓时空跨越久远、矛盾事件错综复杂;

二、作品以“我”为主线,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人生演绎。

作品围绕主人公柳宴春(其实是作者本人)的人生际遇

展开故事叙述。由于当时“唯成分论”的社会现实,导致柳宴春小学毕业以前三名的成绩考上初中而差点上不了学的时代悲歌;由因家庭成分不好(其家庭成分被评定为富裕中农)的底层逻辑,加之家庭极度贫困的现实考量,以柳宴春优异的成绩,他完全可以选择报读高中而后选择考上体面的大学,但他最终还是痛苦地选择了报考中专。在中专即将毕业之际,又遇到学校停办,柳宴春又踏上了从军之路,在部队里,他服从领导,做任何事、在任何岗位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高炮团组织的射击考核中,他独创的“手指定位法”在训练中效果显著,一度在全团进行推广,但在入团入党方面总是因“成分高”被“卡壳”;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在一机械厂上班,因他心中时常藏有作家梦、诗人梦、记者梦,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新闻及杂文作品,随着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逐渐升高,不少报刊聘请他为特约记者,但因本单位的一次“跳岩事件”,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而受到牵连,由他捉刀帮人撰写的论文居然通过了高级职称评定,而他为自己撰写的论文连初级职称也没有得到通过,这真是“发天下之大稽”。即便柳宴春纵有满腹才华,他仍然被单位的当权者们任意拿捏。并导致在恋爱、婚姻方面处处受挫,即便初恋的吕云秀对他的才华佩服有加、并主动示好伸出“爱情的橄榄枝”、以至同学的表妹王小翠对他的一见钟情、还有柳宴春三嫂为他介绍的红卫兵闯将蒋朝阳,都因自己的“成分高”或单位差、收人低等方面原因而分道扬镳......

五哥柳宴学在小说中可谓分量十足。他本是一位热血喷涌、血气方刚的有为青年,他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豪情万丈,却因家庭“成分太高”和父亲柳景文的一次被小人的陷害批斗,主动掐熄了与心仪之人苏佩玉之间最美妙的爱情,并在后来主动退出了大队武装队队员资格,以至在后来的人生际遇中婚姻不顺、事业难成,最后在穷困潦倒、郁郁寡欢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矛盾冲突剧烈,情节跌宕起伏。

 纵观此部小说,矛盾的冲突设置最为出彩。几乎每章,

都充分展示了作家在这方面的卓越才能。情节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致使整部小说紧紧抓住读者眼球,自觉产生欲罢不能的欣赏体验。

四、靓丽的感恩情怀,凸显道义的人文高度。

作品接近尾声处,曾经的接龙乡伪乡长邹湘的女儿邹秀玲,因其父亲在当时被当作特务追捕时,她受母亲黎良秀安排为躲藏的邹湘送饭时被武装队五哥柳宴学发现,此时,邹湘在情急之中,叫女儿“快跑,跑得越远越好”!这一切被柳宴学发现了,并对当时只有12岁的邹秀玲说:“慢慢跑慢慢跑,别着急,我肯定不会喊人来抓你”!就凭这句话、这个义举,改写了邹秀玲的一生,五十年后,已是国外一家企业常驻中国的总裁代理邹秀玲,居然专程来到药铺湾,在柳宴学的坟前潸然落泪、真情哀悼,并为柳宴学的遗孀送上一笔慰问金!这一情节的安排可谓神来之笔、绾束隽永!

五、语言唯美生动,总能让读者看到如诗如画的山村图景。

 由于天春兄不但善于小说创作,对散文、诗歌、散文诗

等文学体裁他能驾轻就熟,所以,文本呈现散文的优美、诗歌的唯美、小说的叙事,并巧妙运用歇后语、方言进行叙述,从而彰显了巴渝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开篇用“楔子”引出故事,收束用“尾声”完成讲述。

整部小说开头与结尾衔接自然、互为呼应,形成严密而

丝滑的行文闭环。

诚然,文学创作是复杂而繁琐的脑力劳动,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尽善尽美,若果在此部作品中适当裁减一些描写、叙述与抒情部分,增加一些生动的人物对话及人物心理刻画,也许效果可能会更好!

      2025年8月19日

作者简介:

秦光华,笔名绿洲、白云悠悠,研究生,1965年4月出生。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外散文诗研究会、重庆作家协会、重庆新诗学会、重庆诗词学会、重庆散文学会会员合川作协理事;重庆市合川区诗词学会副会长、三江诗社社长钟鼓楼诗报总编、《三江诗韵微刊》主编已有散文诗集现代诗集微型小说集、古风作品集、散文集问世。上千件作品散见于国家、省(市)、区(县)级纸质刊物及互联网平台,有近30件作品入选各种选集、丛书。

 

 

 

上一篇: 儿时的我们很顽皮(散文)

下一篇: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