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凌晨的天禾水果市场

作者:王小强 阅读:5 次更新:2025-09-16 举报

 《凌晨的天禾市场》

 

凌晨三点,天还浸在墨色里,天禾市场的灯已经亮成一片星海。货车轮胎碾过积水的声音,塑料筐碰撞的脆响,夹杂着南腔北调的吆喝,在湿冷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最先醒的是水果摊。新疆汉子守着半车哈密瓜,蜜甜的香气从裂开的瓜皮里钻出来,引得穿军大衣的商贩直咂嘴。“尝,随便尝!”汉子扯开嗓子,往商贩手里塞了块瓜,“刚从产地拉来的,糖度够!”商贩边嚼边摸瓜,指尖敲敲瓜皮,听着沉闷的回响,“给个实在价,我全要了。”汉子咧开嘴,报了个数,商贩皱眉,“再降两毛,我现在就叫人来搬。”两人讨价还价的声音,混着远处苹果滚落竹筐的脆响,在市场里织成一张热闹的网。

 

南边的苹果摊前,穿碎花围裙的女人正给苹果套泡沫网。她的手指灵活而麻利,只见她将一颗颗红得透亮的苹果码进纸箱,像在摆弄什么稀世珍宝。“这苹果新鲜不?”一个戴眼镜的批发商蹲下来,捏起一颗看了看蒂部。女人赶紧说:“今早刚摘的,你看这蒂,还带着水汽呢。”批发商没说话,又拿起一个尝了尝,甜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1块一斤,要两百斤。”女人眼里亮了亮,又叹口气:“大哥,这价太低了,光运费就……”“就这价,你不卖我去别家了。”批发商起身要走,女人赶紧拉住他:“卖!卖!我这就给你装。”她手忙脚乱地扯塑料袋,指关节因为用力泛白,额前的碎发被汗粘在皮肤上。

 

葡萄摊的老板是对陕西口音的中年夫妻,大叔正用抹布擦葡萄上的白霜,大妈则在小本子上记账。“老陈,你那葡萄咋卖?”隔壁西瓜摊的老板探过头来。大叔直起身,捶了捶腰:“刚到的巨峰,五块一斤。”“给我来五斤,带回家给孙子尝鲜。”大妈笑着应着,往塑料袋里装葡萄,称的时候特意多放了两颗。“你这生意好啊,”西瓜摊老板打趣道,“我这西瓜卖不动,今早才开张。”大爷叹口气:“好啥?凌晨二点就来卸货,你嫂子眼睛都熬红了。”正说着,几个穿校服的学生跑过来,围着葡萄摊叽叽喳喳,大妈立刻换了笑脸,耐心地帮她们挑拣。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市场里的人渐渐多了。货车开始陆续离开,商贩们满载着水果奔赴各个菜市场,货主们则蹲在空了大半的摊位前,清点着手里的零钱。穿碎花围裙的女人数着钞票,数到一半突然笑了,从口袋里摸出颗草莓塞给旁边的孩子;老夫妻收拾着空筐,大叔给大妈递了瓶热水,两人靠在货车边,看着晨光里渐渐热闹起来的市场,眼里有疲惫,也有满足。

 

一辆装满桃子的三轮车从市场里驶出来,车斗里的桃子被晨光镀上层金边。骑车的大叔哼着小曲,车铃叮铃铃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他要赶在早高峰前把桃子送到街对面的便利店,那里有等着买新鲜水果的上班族。车轮碾过露水,留下两道湿痕,像在大地上写着:日子虽难,却也节节高呢。


作者简介:晓岚,青年文学家理事,近年来有散文《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童年》《我的老师》《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读《小先生》得大感悟,小说《扶贫路上》《婚变》,诗歌《赞陇塬》组诗《月夜》,抗疫快板《战疫情》,游记《政平八景之唐塔》等先后发表于《华界先驱报》、《青年文学杂志》、《中国诗歌选》《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香港小说与诗頭版》、《甘肃教育》《红土地文学》《陇东报》《九龍》等网络报刊杂志。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