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汉江颂

作者:徐业君 阅读:10 次更新:2025-09-12 举报

 ‌序章:大江之畔的秋日图景‌


当九月的风掠过汉江水面,仙桃段的江岸正上演着一场静默而壮丽的蜕变。铲车的轰鸣与江涛的奔涌交织成曲,工人们的身影在朝阳与晚霞间拉长成剪影。这不仅是泥土与石块的重新排列,更是一座城市对自然的深情告白——在防洪安全与生态美学的天平上,我们以双手铸就新的平衡。




‌第一章:汗滴与浪花的交响‌


清晨五点半,露水未晞。老李头已扛着铁锹蹲在坡道上,铲除疯长的杂木根系。他的手掌磨出厚茧,却精准得像在雕刻艺术品。二十米外,钢架被吊车缓缓放下,90后技术员小王攥着卷尺反复核对角度:“差一厘米,抗洪强度就降一成。”正午的烈日将地膜烤得发烫,女工人们弯腰扎网的身影,像极了江面跃起的银鱼。他们用晒脱皮的脖颈、磨破的胶鞋,在混凝土与芦苇荡之间写下劳动者的史诗。




‌第二章:石缝里长出的绿色未来‌


“垒石不是码积木,要像给江岸穿铠甲。”施工队长老张敲打着石笼,每块石头都经过水力冲刷测试。这些沉默的卫士将组成三级阶梯式护坡:下层消解洪峰冲击,中层种植耐水植被,上层铺设亲水步道。当泥浆注入钢网缝隙时,工程师们正用无人机测绘地形——明年春天,这里会绽放成粉白相间的樱花长廊,孩子们的笑声将代替机器轰鸣。




‌第三章:江与城的千年之约‌


汉江从秦岭奔涌而来,在仙桃划出温柔的弧线。这条哺育了楚文化的母亲河,曾用泛滥的河水刻下警示,如今以整治工程回应文明。江滩公园的蓝图上,防汛墙被设计成波浪状艺术装置,枯水期的河床将变身露天剧场。当市民们未来在观景台远眺时,会看见石笼里钻出的野荻花,那是建设者们留给岁月的绿色签名。




‌终章:致无名者的情书‌


黄昏收工时,老李头坐在新垒的堤石上抽烟。对岸华灯初上,他浑浊的眼里映着万家灯火。没有纪念碑镌刻他们的名字,但每一块石头都记得掌心的温度,每一寸草甸都收藏过汗水的咸涩。这江滩公园终将成为城市的名片,而他们——这些把岁月砌进堤坝的人,才是汉江最永恒的风景。

上一篇: 浣溪沙•健康四季

下一篇: 楹联 锁江楼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